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1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具体语言事实出发,汉语规律有趣。
内容简介
一切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因此,几乎每个章节都努力挖掘出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趣事,或从令人深思的歧义结构人手,或从与汉语密切相关的文学典故人手,进而引导出某些汉语运用的规律来,以充分体现“趣味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追求的目标——有趣 有用
- 前言
- 第一章天上小米洒落,夜里孤鬼啼哭
- 一 话出如风,一发即逝——口头语言的局限
- 二 短斧还是烟斗——古代酋长的战书——“实物”信和结绳记事
- 三 纳西族的原始文字——文字画
- 四 是仓颉创造了汉字吗——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
- 第二章中药材里发现了古代汉字
- 一 汉字大约产生于夏代——对汉字产生过程的勾勒
- 二“射”和“矮”该不该互换字形——从金甲文到行楷书的全景扫描(上)
- (一)龟甲作纸,刻刀当笔——甲骨文
- (二)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汉字——金文
- (三)秦始皇实现“书同文”的字体——篆书
- 三 张旭的草书与公孙大娘的剑舞——从金甲文到行楷书的全景扫描(下)
- (一)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 (二)方正平直,规范楷模——楷书
- (三)纵任奔逸,赴速急就——草书
- (四)离方遁圆,好认易写——行书
- 第三章“哭”字那一点儿不是眼泪
- 一 汉字都是象形字吗——汉字造字方法的认识误区
- 二 顺着汉字演变的轨迹往上追根儿——动态溯源
- (一)描摹有形之“物”——象形
- (二)记录无形之“事”——指事
- (三)搭配音、义法——形声
- (四)追“豕”追“鹿”都是“逐”——会意
- (五)“颠”与“顶”可以互释——转注
- (六)“裘(求)皮”的“求”借给“请求”的“求”——假借
- 三 照着汉字现在的模样进行描述——静态描写
- (一)单部件字
- (二)多部件字
- 第四章“波”是水之皮
- 一 “沙发”的“沙”不是“沙石”的“沙”——汉字的性质
- (一)现代汉字记录语言的方法和手段
- (二)现代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
- 二 利中有弊,弊中有利——汉字的优缺点
- (一)构形:二维平面
- (二)造字:长于滋生
- (三)功能:超越时空
- 三 汉字是人类的文化瑰宝——汉字的地位和作用
- (一)人类文字的“活化石”
- (二)形象生动的文化百科全书
- (三)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文之一
- 第五章他干吗要姓“万”呢
- 一 多加一个点儿,十六万元打水漂——笔画的数目
- 二 “于妈”不是“干妈”——笔画的形状
- 三 杀鸡焉用牛“力”——笔画的组合关系
- 四 “一横一竖,一竖一横”,打一字——汉字的笔顺
- 第六章 “沁阳”错成“泌阳”,胜仗变成败仗
- 一 鄙姓zhāng,弓长张——部件的界定
- 二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部件与偏旁部首
- (一)部件与偏旁不同
- (二)部件与部首不同
- 三 此木为柴山山出——部件的切分与分类
- (一)“楚中天”变成了“林蛋大”
- (二)成字部件与不成字部件
- 四 “秃宝盖”与“平宝盖”——部件的名称
- 五 “呆”与“杏”的不同——部件与部位
- 第七章苏东坡巧写字形诗
- 一 汉字构形的美学和力学——汉字构形的特点
- 二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独体字与合体字
- 三 汉字王国里的一座座玲珑宝塔——合体字字形的组合模式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平面分析法
- 第八章“猪八戒”改名
- 一 秀才识字读半边,错多对少——汉字的表音功能
- 二 光凭字形猜字义,处处碰壁——汉字的表意功能
- 三 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该怎么读——汉字的多音字
- 四 “牎户”是什么东西——汉字的异体字
- 五 “三楼没有厕所”还是“三楼设有厕所”——汉字的形近字
- 六 施氏食狮史——汉字的同音字
- (一)三个“是”字的差别——同形同音字
- (二)莫把“启事”写成“启示”——异形同音字
- 七 “机械”应读jī xiè还是jī jiè——汉字的异读字
- 第九章试问汉字有几何
- 一 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汉字的数量
- 二 哪些字可以不用——汉字字数的精简
- (一)淘汰异体字
- (二)更改地名生僻字
- (三)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 三 通用层面要用多少字——现代汉字的通用量
- (一)现代通用汉字的数量
- (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制定
- 四 三千个常用字就能编份报纸——现代汉字的常用量
- (一)现代常用汉字的数量
- (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制定
- (三)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特点
- 第十章本店出售烧并油并并回收啤酒并
- 一 简化字“国”背后的故事——繁体简化
- 二 小土为“尘”,人本为“体”——汉字简化的方法
- 三 “歌後鄧麗君”与“時尚美發廳”——简化字、繁体字的对应
- 四 “盧”家分成了两户——偏旁类推简化
- 五 有“心”之“愛”与无“心”之“爱”——简繁字的争论
- 六 孔乙己挂在嘴边的“回、囬、囘”——异体整理
- 七 “俞”“兪”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字形微调
- 第十一章王照气得掉棉裤
- 一 普通话标准音和《汉语拼音方案》——汉字字音的规范
- 二 “贾平凹(āo)”还是“贾平凹(wā)”——汉字异读的整理
- 第十二章 “与”“工”“万”都是三画,谁排前谁居后
- 一 从ㄅㄆㄇㄈ到ABCD——音序查字法
- 二 老祖宗创造的检字法——部首查字法
- 三 一种最直观的检字法——笔画笔形查字法
- 四 王云五巧用汉字四个角——四角号码查字法
- 第十三章 古老汉字与现代电脑的结合
- 一 告别火与铅的时代——汉字信息处理的成功突破
- 二 让汉字钻进计算机的肚子里——汉字的输入
- (一)给电脑装上“眼睛”
- (二)给电脑安上“耳朵”
- (三)给每个汉字编代号
- 三 让汉字从计算机肚子里跳出来——汉字的输出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