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ArcGIS 10.3主要功能及应用,强调理论实践、教学科研的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发展变革,针对ArcGIS 10.3的基本组成及几个重要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以GIS数据输入及处理、栅格编辑、地理配准、投影转换、拓扑查错、栅格计算、重分类、距离分析、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为例介绍了基本的操作和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灾害评估、洪水淹没、农田保护、土壤分析、粮食估产、资源配置、设施选址、矿产预测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这些领域的综合应用。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软件与工程、教学与科研、项目与应用、基础与综合等方面的结合,融入了大量生产与科研成果,以及工程项目应用案例。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ArcGIS介绍
  • 1.1 ArcGIS总览
  • 1.2 ArcMap
  • 1.3 ArcCatalog
  • 1.4 ArcToolbox
  • 1.5 ArcScene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GIS数据输入
  • 2.1 输入简介
  • 2.2 坐标点输入
  • 2.2.1 问题提出
  • 2.2.2 手工输入坐标点
  • 2.2.3 表格数据转换点要素
  • 2.3 屏幕矢量化
  • 2.3.1 数据说明
  • 2.3.2 矢量化前的准备
  • 2.3.3 编辑矢量化
  • 2.3.4 ArcScan矢量化
  • 2.4 数据转换
  • 2.4.1 问题提出
  • 2.4.2 ArcGIS其他格式转入
  • 2.4.3 其他GIS软件格式转入
  • 2.5 属性数据输入
  • 2.5.1 问题提出
  • 2.5.2 数据说明
  • 2.5.3 手工键盘输入
  • 2.5.4 属性连接
  • 第3章 GIS数据处理
  • 3.1 栅格编辑
  • 3.1.1 问题提出
  • 3.1.2 数据准备
  • 3.1.3 编辑栅格
  • 3.2 地理配准
  • 3.2.1 问题提出
  • 3.2.2 配准图像
  • 3.3 投影转换
  • 3.3.1 问题提出
  • 3.3.2 数据准备
  • 3.3.3 设置坐标系
  • 3.3.4 投影转换
  • 3.4 拓扑查错
  • 3.4.1 问题提出
  • 3.4.2 数据准备
  • 3.4.3 新建并验证拓扑
  • 第4章 栅格分析
  • 4.1 栅格计算
  • 4.1.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4.1.2 数学运算
  • 4.1.3 函数运算
  • 4.2 重分类
  • 4.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4.2.2 重分类工具
  • 4.2.3 其他重分类工具
  • 4.3 距离分析
  • 4.3.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4.3.2 欧氏距离工具
  • 4.3.3 成本距离工具
  • 4.4 密度分析
  • 4.4.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4.4.2 点密度分析
  • 4.4.3 核密度分析
  • 4.5 粮食产量预测
  • 4.5.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4.5.2 预测2004年粮食产量
  • 第5章 矢量分析
  • 5.1 缓冲区分析
  • 5.1.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5.1.2 点的缓冲区
  • 5.1.3 线的缓冲区
  • 5.1.4 面的缓冲区
  • 5.2 叠加分析
  • 5.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5.2.2 相交
  • 5.2.3 擦除
  • 5.2.4 联合
  • 5.2.5 标识
  • 5.2.6 交集取反
  • 第6章 网络分析
  • 6.1 网络模型的建立
  • 6.1.1 网络模型元素
  • 6.1.2 建立网络数据集
  • 6.1.3 建立几何网络
  • 6.2 路径分析
  • 6.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2.2 寻找最短路径
  • 6.2.3 寻找最佳路径
  • 6.3 寻找最近设施
  • 6.3.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3.2 查找最近设施
  • 6.4 创建服务区域
  • 6.4.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4.2 建立服务区域
  • 6.5 位置分配
  • 6.5.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5.2 建立位置分配
  • 6.6 建立OD成本矩阵
  • 6.6.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6.2 建立OD矩阵
  • 6.7 几何网络分析
  • 6.7.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6.7.2 网络路径分析
  • 6.7.3 网络连接要素分析
  • 第7章 数字高程模型分析
  • 7.1 GRID的建立
  • 7.1.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7.1.2 离散点生成GRID
  • 7.1.3 TIN生成GRID
  • 7.2 TIN的建立
  • 7.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7.2.2 离散点生成TIN
  • 7.2.3 GRID生成TIN
  • 7.3 DEM应用
  • 7.3.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7.3.2 地形因子分析
  • 7.3.3 可视性分析
  • 7.3.4 三维显示
  • 第8章 综合分析应用
  • 8.1 农田保护区域分析
  • 8.1.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1.2 添加数据
  • 8.1.3 找出洪水淹没区域
  • 8.1.4 寻找可耕种区域
  • 8.1.5 确定水坝保护的可耕种区域
  • 8.1.6 将研究区域土质重分类
  • 8.2 商店选址评价
  • 8.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2.2 确定商店的服务范围
  • 8.2.3 分析消费者特征
  • 8.2.4 确定服务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数
  • 8.3 度假村选址
  • 8.3.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3.2 确定Kerri林地以外的区域
  • 8.3.3 确定坡度小于3%的区域
  • 8.3.4 提取年平均温度高于16.5℃的区域
  • 8.3.5 确定度假村地址
  • 8.4 燕麦试验田选址
  • 8.4.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4.2 数据预处理
  • 8.4.3 条件检索
  • 8.4.4 缓冲区分析
  • 8.4.5 叠加分析
  • 8.4.6 确定面积满足要求的区域
  • 8.5 洪水灾害损失的分析
  • 8.5.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5.2 数据预处理
  • 8.5.3 受灾区域分析
  • 8.5.4 灾害损失估计
  • 8.6 土壤肥沃度分析
  • 8.6.1 问题和数据分析
  • 8.6.2 加载数据
  • 8.6.3 分析土壤类型与钾元素含量的关系
  • 8.6.4 空间集中性计算
  • 8.7 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8.7.1 问题提出
  • 8.7.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8.7.3 数据准备
  • 8.7.4 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分析
  • 8.7.5 铜矿预测
  • 第9章 空间统计分析
  • 9.1 度量地理分布
  • 9.1.1 问题提出
  • 9.1.2 数据准备
  • 9.1.3 中心要素
  • 9.1.4 平均中心
  • 9.1.5 标准距离
  • 9.1.6 中位数中心
  • 9.1.7 方向分布
  • 9.1.8 线性方向平均值
  • 9.2 聚类分布制图
  • 9.2.1 问题提出
  • 9.2.2 数据准备
  • 9.2.3 聚类和异常值分析
  • 9.2.4 热点分析
  • 9.2.5 分组分析
  • 9.2.6 相似搜索
  • 第10章 空间分析建模
  • 10.1 模型构建器简介
  • 10.2 问题提出
  • 10.3 数据准备
  • 10.4 在模型构建器中执行工具
  • 10.4.1 创建新模型
  • 10.4.2 向模型中添加工具和数据
  • 10.4.3 工具参数设置
  • 10.4.4 添加到画布显示
  • 10.4.5 运行模型
  • 10.4.6 保存模型
  • 10.5 使用模型构建器创建工具
  • 10.5.1 打开模型
  • 10.5.2 显示工具参数
  • 10.5.3 创建模型参数
  • 10.5.4 重命名模型元素
  • 10.5.5 重设模型参数顺序
  • 10.5.6 设置模型参数类型
  • 10.5.7 对模型参数设置过滤器
  • 10.5.8 为输出数据设置符号系统
  • 10.5.9 管理中间数据
  • 10.5.10 更改模型的常规属性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