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中国儒学通志两汉卷的纪事部分,内容主要是两汉儒学的重要事件。

内容简介

《中国儒学通志》拟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纪年篇、纪事篇和学案篇。结合《20世纪儒学通志》,基本覆盖先秦至20世纪末的整个儒学历史,为中国儒学的演进、发展理清脉络。该书以历代大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传统文献为依托,从较高的高度俯瞰整个儒学发展脉络,体系完备,方法科学,可望著成新时期儒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儒学通志”总序
  •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
  • 萧何收秦图籍文书
  • 除秦社稷,立汉社稷,置乡三老
  • 立黑帝祠
  • 叔孙通归汉王
  • 郦食其欲立六国后世
  • 刘邦作《武德》之舞
  • 刘邦论得天下之由
  • 叔孙通制定礼乐制度
  • 曹参从盖公习黄老之术
  • 张良学道
  • 刘邦广置神祇而祠
  • 张苍定律历
  • 高堂伯传《礼》
  • 叔孙通实施朝仪
  • 叔孙通著《仪品》、作庙乐
  • 汉高祖立灵星祠祭祀后稷
  • 田何传《易》
  • 唐山夫人作《房中祠乐》
  • 汉高祖求贤
  • 陆贾著《新语》
  • 刘邦以太牢祠孔子
  • 申培见高祖
  • 曹参以黄老之术治国
  • 和亲匈奴
  • 除“挟书律”
  • 伏生传《尚书》
  • 颜贞出《孝经》
  • 曹参卒
  • 陈平为左丞相
  • 弛困辱商贾之律
  • 孔鲋弟子襄为博士
  • 申培游学长安
  • 张良卒
  • 陆贾、陈平等谋除诸吕
  • 贾谊为博士
  • 张苍传贾谊《左氏传》
  • 董仲舒生
  • 贾山上《至言》
  • 诏能言极谏者
  • 张苍为丞相
  • 贾谊作《谏除盗铸钱令》
  • 贾谊上《治安策》
  • 晁错学《尚书》
  • 晁错上《言兵事疏》
  • 晁错上《论贵粟疏》
  • 贾谊著《新书》
  • 土德与水德之争
  • 文帝举贤良
  • 文帝置一经博士
  • 文帝议封禅
  • 文翁兴学
  • 胡毋生为博士
  • 董仲舒为博士
  • 河间献王立
  • 丁宽作《易说》
  • 胡毋生授公孙弘《公羊春秋》
  • 董仲舒论五行
  • 司马迁生
  • 鲁恭王得古文经
  • 立明堂
  • 公孙弘为博士
  • 窦太后黜儒臣
  • 置五经博士
  • 司马谈作《论六家要旨》
  • 汉武帝崇儒
  •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
  • 公孙弘征为博士
  • 汉武帝好神仙
  • 裸葬之争
  • 毛苌为河间献王博士
  • 公孙弘复为博士
  • 孔安国献《古文尚书》
  • 诏令举孝廉
  • 颁布推恩令
  • 张汤以治《春秋》《尚书》者补廷尉史
  • 公孙弘封侯拜相
  •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 《公羊春秋》大兴
  • 吕步舒以《春秋》决狱
  • 立乐府
  • 盐铁专卖
  • 张汤自杀
  • 武帝封禅泰山
  • 司马迁为太史令,撰《史记》
  • 孔安国卒
  • 造太初历
  • 司马迁与壶遂论史书
  • 儒生的方士化
  • 司马迁遭腐刑
  • 司马迁作《报任安书》
  • 武帝卒
  • 司马迁卒
  • 召开盐铁会议
  • 刘向生
  • 京房生
  • 戴德、戴圣从后苍习《礼》
  • 萧望之言灾异
  • 褚少孙补《史记》
  • 《穀梁春秋》兴
  • 王吉上疏言得失
  • 丙吉为丞相
  • 征刘向受《穀梁》
  • 宣帝与太子论王霸之道
  • 石渠阁会议召开
  • 桓宽撰《盐铁论》
  • 翼奉言六情十二律
  • 儒者与外戚宦官的斗争
  • 翼奉因地震言事
  • 儒吏与宦官外戚间的再次斗争
  • 周堪为光禄勋
  • 匡衡上疏言改革
  • 焦延寿与焦氏《易》
  • 严彭祖精《公羊春秋》
  • 京房言五声六律
  • 刘向上封事
  • 周堪、张猛被贬
  • 京房奏考功课吏法
  • 刘向著《疾谗》、《擿要》、《救危》及《世颂》
  • 议罢郡国庙
  • 议毁庙
  • 毁太上皇、孝惠皇帝寝庙园
  • 诸儒议定祭时
  • 朱云与五鹿充宗辩《易》
  • 京房借奏灾异弹劾宦官
  • 京房被杀
  • 朱云下狱
  • 议复诸毁庙
  • 尽复诸所罢寝庙园
  • 毁太上皇诸庙
  • 五鹿充宗被贬
  • 梁丘临善京房《易》,为少府
  • 成帝尊师
  • 张禹荐彭宣
  • 匡衡论婚制
  • 匡衡等议郊祀之制
  • 匡衡奏罢诸淫祀
  • 杜钦谏成帝戒色
  • 杜钦以灾异谏成帝慎后宫
  • 谷永对策
  • 刘向言不当罢甘泉泰畤
  • 平当上书言宜复太上皇寝庙园
  • 平当等论河间献王之《乐记》
  • 成帝诏求遗书于天下
  • 刘向等校中秘书
  • 刘向《别录》
  • 刘向著《洪范五行传论》
  • 张霸上百两篇《尚书》
  • 翟方进为京兆尹
  • 胡常与翟方进同讲经
  • 刘向上疏谏起延陵
  • 刘向上《列女传》《新序》《说苑》
  • 谷永说成帝禁祭祀方术事
  • 星孛东井,谷永言灾异
  • 刘向以山崩说灾异
  • 李寻说王根
  • 封孔吉为殷绍嘉侯
  • 刘向说成帝兴辟雍
  • 刘向卒
  • 刘歆为中垒校尉
  • 翟方进因灾异被责而自杀
  • 下诏罢乐府淫乐
  • 议毁武帝庙
  • 刘歆继父业校书,作《七略》
  • 刘歆改名秀
  • 刘歆请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
  • 刘歆作《移让太常博士书》
  • 扬雄作《太玄》
  • 扬雄作《法言》
  • 王莽杀王宇、吴章
  • 王莽奏立明堂、辟雍
  • 《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立于学官
  • 西汉察举制设“明经”科
  • 王莽作《大诰》
  • 刘歆等议王莽母服
  • 王莽为假皇帝
  • 颁布《符命》
  • 扬雄为大夫
  • 王莽授诸侯茅土
  • 王莽变官制
  • 刘歆欲夺扬雄《方言》
  • 扬雄卒
  • 立《周礼》于学官
  • 刘歆自杀
  • 崔篆“辞归不仕”,著《周易林》
  • 班彪作《王命论》
  • 薛汉受诏校图谶
  • 桓谭上疏陈时政所宜
  • 苏竟说刘龚
  • 议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
  • 起太学
  • 杜林以明经为侍御史
  • 郑兴、卫宏、徐巡从杜林受古文
  • 朱浮因日食上疏
  • 郑兴不为谶
  • 王隆作《汉官篇》
  • 戴凭说经
  • 桓荣说《尚书》
  • 包咸入授皇太子《论语》
  • 张纯等议宗庙之礼
  • 起明堂、辟雍,宣布图谶于天下
  • 桓谭卒
  • 赵晔作《吴越春秋》
  • 樊鯈等以谶记正五经异说
  • 博士董钧善为礼
  • 郑众、贾逵从杜子春受《周礼》
  • 改太乐为《太予乐》
  • 伏恭删《齐诗》章句
  • 为四姓小侯置五经师
  • 丁鸿为侍中
  • 贾逵上《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
  • 贾逵论《春秋》三传优劣
  • 白虎观会议
  • 班固作《白虎通德论》
  • 贾逵整理《书》《诗》《周礼》
  • 诏令群儒选高才生学古文经
  • 丁鸿因日食上封事
  • 崔骃卒
  • 班固卒
  • 贾逵奉诏校定古文
  • 张奋上疏请定礼乐
  • 鲁丕辩经
  • 徐防上疏请策试时从其家法
  • 张霸删《严氏春秋》
  • 樊准上疏请举明经及旧儒子孙
  • 刘珍校书东观
  • 班昭作《女诫》
  • 马融从班昭受读《汉书》
  • 马融上《广成颂》
  • 刘珍、李尤、刘毅等受诏撰《汉记》
  • 王逸作《楚辞章句》
  • 窦章为东观校书郎
  • 缮起太学
  • 以太学新成举明经
  • 初行限年察举法
  • 郎上书言灾异
  • 张衡上疏请收禁图谶
  • 张衡作《周官训诂》
  • 延笃举孝廉,注《左传》
  • 令郡国举明经
  • 朱穆推灾异说梁冀
  • 马融为梁冀写奏章诬李固
  • 张楷作《尚书注》
  • 崔寔作《政论》
  • 边韶、崔寔、伏无忌、朱穆、延笃撰《汉记》
  • 郑玄、卢植从马融受业
  • 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
  • 刘陶等千余太学生请愿
  • 崔寔拜议郎,定五经
  • 郑玄东归
  • 初置秘书监
  • 延笃论仁孝
  • 赵岐始作《孟子章句》
  • 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请愿
  • 荀爽对策
  • 党祸起
  • 初赦党人
  • 党人表谱
  • 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
  • 钩党狱起
  • 党魁李膺下狱死
  • 李巡请刻五经于石
  • 诏刻石经
  • 卢植请立古文博士
  • 蔡邕徙朔方
  • 蔡邕上书奏其所著“十意”
  • 大赦天下党人
  • 服虔作《春秋左氏传解谊》
  • 牟子撰《理惑论》
  • 谢该作《谢氏释》解《春秋左传》
  • 《东观汉记》
  • 刘表兴学于荆州
  • 虞翻以所著《易注》示孔融
  • 曹操杀孔融
  • 仲长统《昌言》
  • 刘备使诸儒典掌旧文
  • 刘劭为太子舍人
  • 刘劭作《爵制》
  • 曹操卒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