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辑思维推荐,杨照解读《战国策》,带你走进战国时代。

内容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

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这个国、那个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战国策》的重点,在于保留当时有名的纵横家的言谈、行为,凸显在那个时代,这些人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今天,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
  • 第一章 还给荀子公正的评价
  • 纵横术士全记录
  • 道统之外的奇诡雄辩
  • 特殊时代的特殊梦想
  • 第二章 开创与沦丧的时代
  • 如何搬运九鼎
  • 秦国主导了时代气氛
  • 能臣的悲剧
  • 人话鬼话都能说
  • 圣王贤君从来不怕打仗
  • 合纵连横任君选
  • 翻身就靠一张嘴
  • 第三章 怎样游说才有效
  • 游士无祖国
  • 想称霸就要彻底
  • 史实不是重点
  • 赌上性命
  • 阶级不再是壁垒
  • 第四章 机锋百变
  • 进谏不须硬碰硬
  • 古圣先贤都是好理由
  • 名家与纵横家的联系
  • 昏君可以名利诱之
  • 凸显谋士的角色
  • 无法抗拒的诱惑
  • 第五章 全新的效忠模式
  • 权力的平衡游戏
  • 考验君王的智慧
  • 网罗奇人异士
  • 拉抬行情的艺术
  • 不求而求
  • 养士的原则—宽容
  • 附录 《战国策》选读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 卫鞅亡魏入秦
  • 孟尝君将入秦
  • 苏秦始将连横
  • 张仪说秦王
  • 赵太后新用事
  • 魏惠王死
  • 齐助楚攻秦
  • 张仪之楚贫
  •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 杨照
  • 杨照 解读·经典里的中国系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战国策的时代精神

    战国策记录的是说客利用巧妙言辞说服君王的故事。在这个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严格的封建秩序束缚,客观上推动说客这一群体崛起,反映了自由竞争的时代主题和精神。在那个时代,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说客,刺客,只要有才能,就有一席之地供他表演,时代的舞台是如此广阔。同时,侯爵地位世袭罔替的秩序被打破了,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有能力或是功绩拿的出手。触龙对赵太后就说过赵国国君的子孙被封为列侯,没有超过三代的,哪怕是贵族也要自力更生。诸侯之间的争斗,打破了原有的封建秩序,时代在进步,人们开始摸索新的治理模式和强国之道。说客的建议有对有错,多少都有些片面或是夸张,同时也都是从强国、惠民的角度来发表看法。按照曾巩《战国策目录序》的说法,这些谋士只注重是否能够说服国君,观点片面,不一定切实考虑到国君的切身利益,以显示自身价值为目的去游说各国。但是,在这样混乱的时代,各国君主思变、图强,如果没有谋士他们会很迷茫。谋士,也是一群知识分子,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去充当国君的智库,思考国君想不到的问题,妙计安天下。虽然封建秩序崩塌,但再混乱的江湖也有规矩,国君还得利用王道、仁义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局势,既要用实力说话也要讲信用和义气,来保持公信力。读者很容易相信谋士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其实不然。战国是谋士出彩的时代,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民大众的历史。秦能够统一六国,是基于秦国自身实力的强大,以及人民群众对统一的强烈呼声。毕竟,国与国之间一场算计,一场复仇要搭上太多百姓的生命,劳民伤财。并不是说因为秦国采纳建议,而楚国不采纳建议,秦就能战胜楚国。战国策把所有成败得失都归功于谋士的话语,是片面的,忽略历史背景,这是它的局限性。战国时代,是一个尚武、血脉偾张的时代,荡气回肠的时代,弱肉强食的时代,尔虞我诈的时代,但更是凭真功夫吃饭的时代。谋士没有国界,可以随时改变自己效忠的君主,所以对君主用人之道和治国之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哪怕贵为国君,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所以无论是谁,没有真本事是混不到饭吃的。虽然战国策不能准确反映史实,但它告诉我们,自由竞争,是战国时代的鲜明特点。这个时代,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是语言的艺术和张力。战国时代谋士的诡谲狡诈,以及苏秦、商鞅之辈讲究的绝对军事主义的霸道,在以后任何时代也看不到了。战国时代充满血气方刚,也充满奇思妙想,是一部再也无法穿越回去的中华民族的青春志。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慎独,更要慎读

      文字是信息的压缩版,至于如何解锁信息和用什么样的质量去解锁信息,还有信息的记录方式都是有着偏差的。第一时间能定义清楚的书都是精品了,可是作者用的词和当时代的处境写的东西实在是用常人的心也无法理解全。所以选择好书的同时也需要多角度的去理解书的含义,免得被带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策士纵横

        《战国策》中策士权量天下,精彩之极,鬼谷子是纵横家的开山鼻祖,相传他的弟子们辅助各国争霸,其中苏秦、张仪、庞涓、孙膑是代表人物,后来青史留名的谋臣策士都是这种思维,擅长根据信息出谋划策,但最终拍板做决策的还是领导者,因为策士思维是以规避风险、然后利益最大化为主,而真正定鼎者却是甘于承担风险、且杀伐果断的人,比如刘邦。利用信息的思维放在商业活动中,就是中间人、中介,或叫做掮客,干的是无本万利的事,因其不愿承担风险、有浓重投机属性而经常被人鄙视,但反过来,策士思维的框架就是围绕低风险构建打磨的,真要做得好是可以获得极高回报的。杨教授很明显没发掘《战国策》的精华,本书写得敷衍至极,连好的读书笔记都算不上。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