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搜神捕仙,中国奇谭,一壶装二酒,人生多秘辛。

内容简介

古时,山东有一县,名曰胶南。胶南矗一山,名曰大珠。大珠山抱一村,名曰秦家庄。秦家庄出一人,名曰秦巨伯。秦巨伯揣一技,名曰捕仙 技。技从何来?家传也。仙者何也?黄大仙也。黄大仙者又何?大仙乃尊称也,其学名黄鼬,俗称黄鼠狼,外号黄皮子。

山中岁月,说长也短。倏忽间四十载已过,秦巨伯年至花甲,步踏耳顺之年。本遭故事,即肇发于此年八月十五。

本书是一部以古代为背景的志怪小说。两心者,顾名思义,讲人与人的隔阂,沟通的无效,人性的裹蔽和幽暗。捕仙人秦巨伯是一家之主,在家里威望极高,但却寡言少语,与儿子、儿媳及孙子极少有言来语去。在外边,秦巨伯与亲家公李四倒是常喝酒谈天,但也只是“人心隔肚皮”的泛泛之谈,并不交心。某日阴差阳错,与一只即将成仙的白毛黄鼠狼结仇,在双方互相角力斗智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目录

  • 版权信息
  • 〇 捕仙之家
  • 一 都是老天一盘菜
  • 二 油旋儿 填末儿
  • 三 一山波浪
  • 四 没落子弟
  • 五 琅琊红 朱薯白
  • 六 黄鼠狼讨封
  • 七 天心月圆
  • 八 黄仙梦
  • 九 量身定穴
  • 十 狼来了
  • 十一 剜心刀 澄心堂
  • 十二 夜半小曲
  • 十三 连心扣
  • 十四 万物并作
  • 十五 白杜鹃独白
  • 十六 石道人
  • 十七 无头案
  • 十八 杨氏女
  • 十九 压箱底
  • 附录:《搜神记卷十六·秦巨伯斗鬼》
  • 后记:嘴是心灵的呼救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沟通悲剧的本质是人性和社会关系的失衡

    首先,尽管作者是导演、知名作家,但是作者并没有深刻理解到沟通不畅的本质,至少从后记里的内容可见一斑,我这个初级读者看不到作者关于沟通、表达的深刻理解,也可能是我的问题和局限。其次,故事也只能给 60 分,开始的故事引人入胜,简单的志怪故事都有这种魔力;但尾巴草草了事(小白的独白写作是流水账、李四的故事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看完了秦巨伯我觉得故事结束了,但因为作者要写沟通,所以秦、白、李的角度也要写,只能说用这种故事结构写沟通,冷得很)。最后,沟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表达吗?表达什么?跟谁表达?表达多少?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沟通二字可以解决的。我理解的沟通是对齐信息、是表达预期、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但这只是我的个人意愿,我表达的对象能不能 get 到,也与我共享他的信息,我是完全不可控的。我信任他,他可能完全不信任我,他就不是我能说得着的人,这就是无效沟通,鸡同鸭讲。正如书中引用刘震云的话找到 “说得着的人” 很难。好的沟通就是彼此之间说得着,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需要、有共识的关系,是一种知音的关系模式,而知音难觅,平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普通语境下的沟通也就是对其浅层的信息而已,至于关系到个人利益、生死攸关的重要信息,则需要找个 “说得着的人”,这就是基于自私的人性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沟通之所以难,就难在这是一种人与人重复博弈、建立深度关系的过程,沟通顺畅是信息彼此信任,有良好的关系(好关系基于可预期的沟通历史),有共同愿景;沟通不畅大体是彼此不信任、没有良好的关系、没有共同愿景。这么来看,本书沟通的悲剧既是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亦是时代的悲剧。而不仅仅是表达而已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心

      语言质朴无华,情节婉转流畅,写作功力非凡,思考深入,表达精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心》是宋方金创作的一部极具深度的志怪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故事,引发了读者对人性、沟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小说以《搜神记・秦巨伯斗鬼》为灵感,讲述了捕仙人秦巨伯与即将成仙的白毛黄鼠狼 “白杜鹃” 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背景设定在山东胶南大珠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秦巨伯身为捕仙世家传人,靠 “连心扣” 捕黄鼠狼为生,而白杜鹃则为了生存和复仇,与秦巨伯展开了长达半辈子的争斗。 书中对 “两心” 的诠释堪称绝妙。“两心壶” 能同时装两种酒,机关一按就能切换,这一物件巧妙地隐喻了成年人的 “言不由衷”。秦巨伯与亲家公对饮时,酒坛空了三五回,掏心话却始终困在喉头打转,他们之间看似亲近,实则内心隔阂深重。秦巨伯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他与儿子交流仅剩沉默,与孙子的互动更似隔山望雾,捕仙时的威风与归家后的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与至亲之间咫尺天涯的距离。 此外,小说的视角切换也十分巧妙。前半程以秦巨伯的 “人类视角” 展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直到第十五章《白杜鹃独白》,妖的视角突然铺开,读者才发现原来白杜鹃不但没有报复秦家,还一直在暗中保护他们,这一反转让人不禁感叹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也让读者对 “两心”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两心》不仅仅是一个志怪故事,更是对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和人性困境的深刻反思。正如作者所说:“人生中相当一部分问题来源于沟通不畅。本书的主题,就是沟通。” 书中的人物因缺乏沟通而产生误解,最终酿成悲剧,这提醒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他人交流,不要让嘴成为心灵的枷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专业文学艺术出版社,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图书出版,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图书出版,古代优秀文艺作品读物出版,以及影视艺术图书和音乐歌曲图书出版。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当代作家文集、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影视艺术图书等诸多门类,整合和优化国内外出版资源,扩大合作伙伴,开拓销售市场,形成自己独有的出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