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从河图洛书的数理玄机,到二十八星宿与人体经络的呼应;从五运六气的天时密码,到“人身小宇宙”的养生真谛;从“熬夜伤肝”“暴食伤脾”背后的天人合一法则,到《易经》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无缝对接,作者让阴阳五行变身实用的“身体黑科技”,将玄奥医理转化为现代人可轻松理解的“生命系统说明书”。

无论是中医小白,还是传统文化爱好者,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养生秘籍,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生命对话。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中医为什么产生在东方
  • 一、起源与背景
  • 二、成型与深化
  • 第二章 原始生命观
  • 一、神话与医疗
  • 二、医道——内证的文化
  • 三、汉字——意象的文化
  • 第三章 人文之光
  • 一、儒家与医学
  • 二、道家思想与医学
  • 第四章 道教和医学
  • 一、道教的开创
  • 二、道教生命观
  • 三、道教与中医
  • 第五章 中国佛学与医学
  • 一、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接受佛教
  • 二、佛教生命观
  • 三、儒、释、道三家比较
  • 第六章 《黄帝内经》天道观
  • 一、《内经》与古代天文
  • 二、本原与演化
  • 三、天地结构论
  • 四、天人合一
  • 第七章 中医医道观
  • 一、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 二、思维方式的特异性
  • 三、中医医道的再诠释
  • 四、中医的危机
  • 第八章 另眼看中国
  • 一、沟通与碰撞
  • 二、中西医学的交流与呼应
  • 三、东方的回归
  • 参考书目
  • 后记
  • 一切只是使命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医典籍的现代化注脚

    曲黎敏教授以医者视角切入,巧妙避开了专业术语的迷阵。阴阳五行化作檐下流转的晨昏光影,经络气血幻为街巷穿梭的市井烟火。书中鲜见虚浮赞誉,代之以可触可感的日常场景:春分踏青与肝气疏泄的共振,夏至揉按劳宫穴对心火的调伏,千年医理在生活褶皱里显影。作者深耕传统医典的理论,撷取《黄帝内经》的养生真谛,在二十四节气轮转中勾画天人图谱。其阐释方法颇具现代性解构 ——"怒伤肝" 的病理机制被投射为职场压力曲线,"子午流注" 的时辰学说转化为都市白领的作息优化方案。这种古今对话不仅消解了典籍的时空阻隔,更让中医智慧成为当代生活的动态参照系。全书最有意思的,是在于作者对疾病本质的哲学诠释。咳嗽被解作 "肺腑庭院的清扫铃音",发热则是 "正气与邪气的疆场鏖战"。作者以诗性笔触重塑医学叙事,将病理现象转化为生命自我修复的密语。这种拒绝妖魔化疾病的勇气,构建起医患共情的桥梁,使健康认知回归人文本质。作为中医启蒙读本,全书架构暗藏匠心。四季轮回的章节脉络形成天然认知坐标,篇末 "养生手记" 如同渐次展开的修行图卷。普通读者可循着生活化案例拾级而上,在观察体悟中自然构建中医思维框架。这种去神秘化的知识传递,既不神化传统亦不盲从科学,恰如其分地搭建起理解中医的认知津梁。

      转发
      1

    出版方

    河南文艺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96年6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黄河文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处),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主办。主要出版文学及文化和艺术类图书,以当代原创为主,兼及古代及外国优秀作品。以“和谐立社、改革强社、品牌兴社”为立社之本,2005、2006、2007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经营管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