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如何做出正确抉择?

内容简介

吉仁泽通过剖析大众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指出风险认知中的确定性错觉。风险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分。应对已知的风险,统计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足以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但是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并不都是已知的,我们无法通过计算做出最佳选择。这时,我们还需要借助简单且有启发性的经验法则和直觉,根据实际情况调动适应性“工具箱”,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正确认知风险是决策的基础。吉仁泽教授介绍了三种行之有效的风险沟通的技巧:以绝对风险数值而非相对风险数值、自然频率而非事件概率来表述风险,使用图标框和信息框来传达信息。清晰明确地描述信息,提升对风险理解的准确度,解决之道自然显而易见。

本书将富有启发性的风险决策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健康医疗、投资理财、生活娱乐等生活实际娓娓道来,剖析种种认知误区,讲授各种决策原则,指导人们轻松、自主、明智决策。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 正确认知风险
  • 第一章 现代人很愚蠢吗?
  • 1.你明白专家在说什么吗?
  • 2.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有天壤之别
  • 3.恐惧心理比恐怖袭击的杀伤力还要大
  • 4.面对风险,人们无计可施?
  • 5.练就认知风险的智慧
  • 第二章 确定性是一种错觉
  • 1.追求确定性是正确认知风险的最大阻碍
  • 2.必不可少的两套思维工具
  • 3.应对已知风险
  • 4.应对不确定性
  • 5.不要将风险和不确定性混为一谈
  • 6.零风险错觉
  • 7.火鸡的错觉
  • 8.总结
  • 第三章 风险厌恶与防御性决策
  • 1.人都会犯错,爱因斯坦也不例外
  • 2.智慧的系统会犯有益的错误
  • 3.积极的错误文化与消极的错误文化
  • 4.退而求其次的防御性决策
  • 5.疯狂的防御性医疗行为
  • 6.如何避免防御性决策?
  • 7.流程规范与实际效果哪个更重要?
  • 第四章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 1.社会模仿:害怕别人所害怕的事物
  • 2.生物性准备:根植于基因中的恐惧
  • 3.自控力是对抗焦虑情绪的最佳利器
  • 第二部分 正确应对风险
  • 第五章 简单安全的投资之道
  • 1.金融顾问是上帝还是黑猩猩?
  • 2.简单的经验法则完胜诺奖投资模型
  • 3.少即是多:走出预测专家的困境
  • 4.9%并不总比1%多
  • 6.该不该信任金融顾问?
  • 6.看不懂的金融产品都是不安全的
  • 7.简单安全的投资之道
  • 第六章 卓越领导力和直觉
  • 1.优秀的管理者会凭直觉决策吗?
  • 2.直觉式决策和防御性决策的竞争
  • 3.卓越领导者“适应性工具箱”
  • 4.简单法则和复杂方法的较量
  • 5.后见之明与先见之明
  • 6.甄选优秀的领导者
  • 第七章 娱乐节目、老虎机和点餐
  • 1.“蒙提·霍尔问题”:你改变选择吗?
  • 2.自然频率法:拆穿赌场骗人的诡计
  • 3.几条行之有效的生活决策法则
  • 第八章 家庭生活背后的决策机制
  • 1.结婚利弊:最大化法则还是经验法则?
  • 2.计算出的婚姻:富兰克林簿记法
  • 3.应对不确定性,满意法则优于37%法则
  • 4.倾听内心的声音
  • 5.男性和女性,谁的直觉更准?
  • 6.分配方法平均为什么结果不平均?
  • 7.风险沟通艺术
  • 第九章 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知道的风险知识
  • 1.豪华酒店自动降星,都是医生惹的祸
  • 2.风险沟通技巧:让医生正确传达信息
  • 3.使用自然频率,人人都能看懂检查结果
  • 4.准妈妈们要不要做唐氏筛查?
  • 5.新基因技术引发的道德冲突
  • 6.医学院应重视风险教育
  • 7.少即是多法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8.我们从哪里获取正确的医疗信息?
  • 第十章 自主决策: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 1.过度医疗下的癌症筛查误区
  • 2.图标框法,让信息一目了然
  • 3.医生的认知误区
  • 4.医疗保健的金钱游戏
  • 5.信息框:助你自主理性决策
  • 6.绝对风险和自然频率:轻松识破宣传诡计
  • 7.为什么信息越多决策未必越明智?
  • 8.预防是人类远离癌症的最佳方法
  • 9.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让你远离癌症
  • 第十一章 以简单法则应对复杂的风险世界
  • 1.用简单法则构建更安全的世界
  • 2.如何进行风险沟通才能避免恐慌?
  • 第三部分 人人都应补修风险课
  • 第十二章 风险社会需要普及风险教育
  • 1.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应该掌握认知风险的技能
  • 2.学校都应该秉持的两个教学原则
  • 3.让孩子们拥有识别风险的能力
  • 4.人人都能学会如何应对风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透风险的巅峰之作#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第一次遇到一本书能把风险、不确定性和理性与直觉讲得如此清晰。我最开始只是把本书当作一本普通科普作品看待,但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本书的价值远超《黑天鹅》与《反脆弱》,作者直接讲清楚了为什么概率难以理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研究风险的专家反而不是风险投资的高手,为什么越来越复杂的模型不能为我们带来正确的预测。


    同时,本书还给出了不同条件下作正确决策的参照系,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精细理性的计算是最优解,而那些时候仅仅依靠简单的规则,甚至是直觉反而更有利。
    一、理清两对概念
    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两对概念之间的关系,一个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另一个是理性与直觉。
    通常人们都将风险和不确定性混淆,哪怕专家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往往都没有认识到概率的三种不同形式,频率、物理限制和可信度,前两者就是我们理解风险的大多数样子,一件事发生的频率,色子被先天限制的每个点数出现的几率,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已知,关于可信度我们往往将它忽视,它是我们关于某事发生的信念,然而它却是我们面对无法估算的不确定性时常见的解决方案,于是已知的风险和未知的不确定性混杂在一起,让我们坚信那些看得见的,然后掉入看不见的东西中去。
    理应与直觉则相反,它们本是一体,在我们不断推崇理应主义的教条下变成了对立面,说不出理由的决策都是非理性,我们看到风险厌恶、锚定效应在各种实验中造成的预判,却忽视了球员无需计算就能知道球的落点,投资组合理论的创始人却在用简单的平分资金的方式投资。本书告诉我们,直觉大多数时候在帮助我们理性决策,少数时候在让我们犯着帮助我们进步的错误,只在很少时候会误导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学会找到直觉值得学习的经验,把它运用到我们生活中。
    二、正确决策的两个建议
    本书给出了两个做出正确决策的建议,一是认识人们易犯的错误,另一个是区分简单与复杂。
    人们易犯的错误有三个,零风险错误即把风险这类已知当成了确定,比如概率上是三分之一就认为三次必定会发生一次;火鸡错误即把不确定当作了风险,比如把股票连续两天上涨当作会继续上涨;最后一个是情绪化,人们因为文化引发的恐惧,基因先天的恐惧,造成的过激反应。
    区分简单与复杂可以说是本书给予我最大的启发,面对不确定性高、可选方案多、历史数据少的情况,用简单策略进行预测、决策的效率要远胜复杂的方案,一个例子就是相比于投资组合理论,1/N 法则的收益高些,而后者仅仅是平分资金,分类投资罢了,前者的收益要超过后者却需要 500 年的数据支持;当然,复杂的策略也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在不确定低、可选方案少、历史数据多的领域,复杂的方案更能带来精准的预测。

    三、我的收获
    相较于纳西姆塔勒布的书中云山雾绕的各种观点,本书直接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讲明何时该用简单策略,何时又该用复杂策略,并且非常直接的给出了投资、婚姻等等领域的范例,有种拨云见日的快感。
    而这本书非常中立的视角也使得书中的内容可用范围不断拓展,在讨论专家意见为什么不靠谱时,也给出了判断专家建议是否值得采纳的建议,不会像很多书籍那样一棍子打死。
    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的边界,一味的套用就像中毒,而这本书最开始就告诉了我合适的剂量是什么,真的非常值得反复阅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确定的时代,如何精准决策,这本风险认知有答案。

      📕 ‭‮知认‬‬风险需要人们有勇气面对不‭‮定确‬‬的未来,‭‮战挑‬‬权威,并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掌重‬‬自己情绪的控制权。‭‮种这‬‬改变会让我们的‭‮活生‬‬更具启发性,让‭‮们我‬‬的焦虑更少。📕 ‭‮类人‬‬似乎离不开确定性,这种需求促使‭‮们他‬‬坚持相信某事,‭‮非而‬‬提出质疑。对‭‮性定确‬‬需求‭‮大较‬‬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种‭‮知认‬‬模式,而不愿意接收‭‮些那‬‬与他们的既有模式‭‮悖相‬‬的信息。在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们我‬‬不可能凡事都‭‮前提‬‬计划好。事先‭‮划计‬‬并安排好所有‭‮情事‬‬是问题‭‮生产‬‬的原因,而‭‮是不‬‬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满充‬‬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不可能通过‭‮确精‬‬地计算‭‮险风‬‬来选择最理想的行为方式。我们不得不和 “未知的‭‮知未‬‬” 打交道,这样一来,‭‮外意‬‬就会发生。但是,即使‭‮法无‬‬通过计算找到清晰的答案,我们还是要做出决定。📕 ‭‮验经‬‬法则,用‭‮学科‬‬术语讲就是 “启发法”。做‭‮策决‬‬时,我们需要以下‭‮套两‬‬思维工具:・风险:‭‮果如‬‬风险是已知的,想要‭‮出做‬‬明智的决策,你‭‮要需‬‬的就是逻辑思维和统计学思维。・不确定性:如果‭‮些有‬‬风险是未知的,‭‮要想‬‬做出明智的决策,你还需要‭‮觉直‬‬和睿智的经验法则。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確的理解數字的意義,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風險溝通就是解釋好統計數字的意義,相對風險與絕對風險的描述,甚至要能理解「為了得到風險統計數值」的實驗其「設計、執行與數據解讀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發布訊息的人是誰?背後有無利害關係?是否有作者沒直接講明的立場問題。理解遇到的是「已知風險」還是「不確定性」?理解風險有時不必用複雜數學,自然頻率、1/N 定理就可以簡單估算,雖然精度較差但是勝在快速且容易理解,所謂「少即是多」。(某些事例在解釋醫療相關的風險數值算滿清楚容易理解。)講到醫療風險如過度強調早篩和不必要的治療檢查那段覺得作者有點偏激(?),但整體還是值得一讀。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