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0千字
字数
201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本书是准确、迅速了解叔本华思想,轻松读懂叔本华思想的首选权威读本,曾获得李敖的强烈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叔本华的不同著作中选摘了两百余条格言式语句,用来阐述十个不同的主题:认识自己、清醒、冷静力、生死、读书与思考、出世与入世、修炼心灵、孤独、理智与情感、悲悯等。叔本华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种种界限,总能将自己清醒的思考以最优美的方式呈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点出事物的本质,一语道破这个世界的秘密。本书的译者是享誉两岸三地的叔本华翻译和研究专家。
目录
- 版权信息
- I 让心灵强健 先认识自己
- 不要以别人的不幸为幸
- 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你已经放逐了自己
- 认识越清楚,痛苦越明显
- 不要怠慢了思想的灵感
- 为自己思考的人才深刻透彻
- 性格决定你的言辞风格
- 偏见妨碍对新事物的认知
- 身处安逸,常思艰难
- 财富推高人的欲望
- 持久的成功需要持久的努力
- 勇于承认过错,是成功的第一步
- 应该具备与才情匹配的谦逊
- 欲望和期待,让我们成为笑柄
- 不经历逆境,不能完全了解自己
- 对世界的期待,大都来自青春的幻想
- 认清了命运的恶作剧,但再无重来的机会
- 看不到事情的因果,说明走得还不够远
- 不能忽视情绪的影响
- 诚实面对自己
- 看得见,却永远得不到
- 把心安顿在当下
- 各有各的风景,谁也不必羡慕谁
- 不要对抗人生的不确定因素
- 能够免除错误的劝诫,都来得很慢
- 充满魅力的错误
- 想象力开拓心域和眼界
- 生活的“真相”取决于你的观点
- 天才无不来自困学
- 狂妄自大的小东西
- 最好的朋友和你一样,绝不苟同他人
- Ⅱ 冷静力——锤炼你的心智
- 确信自己的价值,才能在痛苦中安坐
- 苦闷激发了创作的热情
- 没有偶然的不幸
- 当下关注的事情,往往是困难
- 不幸的命运是人生航船的压仓货
- 致使人残酷和引人好奇的原因
- 初见印象知内心
- 微笑的人,可能是恶棍
- 想飞得更高,就得提防随时摔下来
- 没有冷静,就没有才情
- 天才的痛苦
- 远见卓识必须超越时代
- 避免痛苦就已经获得了快乐
- 安宁的生活需要中和的态度
- 世事无常,我们应等闲视之
- 工作要有主次,生活要有节奏
- 分清真相和征兆,需要辨识虚伪的能力
- 实现不了的目标也比无所事事要好
- 说话的技巧
- 我们很少想我们已有什么,但永远在想我们缺乏什么
- 莫让明确目标变成死守目标
- Ⅲ 有一种悲观叫清醒
- 记性好,让人既轻松又痛苦
- 愉快的事情总是很短暂的
- 面对命运的捉弄,应该坦然
- 过分乐观,是不幸的根源
- 快乐的准确定位是没有痛苦
- 生活艰辛,看如寻常事
- 痛苦比快乐更让人敏感
- 角度决定现实
- 思考生存问题的人,本身并没有急迫的生存问题
- 希望总也摆脱不了失望
- 不要奢望从相貌判断他人的全部性格
- 同情能熄灭你心中的怒火
- 对拙劣的称颂,实际上是对优秀的诋毁
- 时间自会为真理主持公道
- 破除虚妄,把握真理
- 谬误不会瞬间消失
- 谬误带来毒害,真理才最可靠
-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 空谈只是装饰品
- 幸福是一种心灵状态
- 财富不能必保幸福
- 欢乐总在你绝望时突降,在你得意时骤离
- 欲求越少越容易满足
- 快乐只是没有痛苦
- 不为自己设计虚幻的目标
- 行动比认识更重要
- 有限的视野容易造成荒诞不经的结论
- 知识与权力的悖论
- Ⅳ 了悟生死
- 在自私的人眼中,一切都是工具,包括自己
- 不同的人生角色共享相同的生存忧虑
- 最美妙的事——把每一天都过成新的一天
- 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孔、多副面具
- 报复不是为了求得公正而是享受快意
- 死亡只是肉体的消失,精神仍与世界相连
-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本来状态的恢复
- 死并非不幸
- 憎恨与轻视
- 无法实现的事情,要明智地放弃
- 死只是存在形式的更新
- 抓住时机,莫怨命运
- 筹划来自幻想,失望来自筹划未能付诸实现
- 戒争少怒,免于受伤
- 对痛苦的难以忍受总会压倒对死的畏惧
- 遵从命运的人,被命运领着走
- 在一个方面不能被满足,只能在别的方面弥补
- Ⅴ 身入世间 心出世间
- 天才之人智慧多于欲求
- 论大自然的美
- 欣赏风景时,实际上你在欣赏自己的心
- 大自然让人崇敬
- 珍惜此刻的宁静
- 大自然是多么富有美感
- 占有与共享
- 从痛苦到疯癫:从直面现实到逃避现实
- 幸福感并不总随着拥有度的增加而增长
- 再精彩的人生,总有落幕的一天
- 人生需要全身心投入
- 离得越近,越看不清楚
- 人生就是从戏院的后排挪到前排的过程
- 人应该活在将来
- 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能缺少清醒的理智
- 把握现在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目标
- 全身心地介入生活,不断向前
- 万物长流不息,生命怎会永恒
- 常人为自己,伟人为大家
- 生前出名和实际本事往往不相关
- 生活的热望需要冷静的生存考虑来制约
- 乐不能忘忧
- 莫把想象变现到现实生活中
- 心灵的宁静和名噪一时不可兼得
- 追逐名声,了无价值
- 优雅的社交场合规模都很小
- Ⅵ 读书与思考
- 友谊的有限性
- 天才与美德
- 真知需要自己体会出来
- 读书增长见识,却往往只是拾人牙慧
- 思考需要一些建议时,读书才是必要的
- 不要在糟糕的书上花时间
- 博学是书呆子的另一种称谓
- 静下心来阅读也是一种修持
- 同类相知
- 世界上充满了智力平庸的可怜人
- 寻求深刻的观点,必须到首创者那里去
- 他人是自己的延伸
- 读书不等于思考,也不能代替思考
- 自己来思索才能不被别人的思想干扰
- 懒于动脑,因此频繁地捧着书本
- 读书越多,不等于收获越多
- 劣书——思想的毒药
- 博学可以,但不要蜕变成书柜子
- 心不在焉,人的精神就散掉了
- 生活是一次创作,需要精心准备
- 把读书当成单纯的消磨时间,也是在浪费生命
- 热爱读书,但不要沉溺其中
- 替别人思考的人和需要借助别人来思考的人
- 当真正的思想者隐退……
- 思考不能被任何活动替代
- 一个人的价值
- 高处不胜寒
- 不能消化,不如不学
- 思想,来自对大自然的体察
- 只按照兴趣来行动,行之不远
- 莫让自己的头脑依赖书本
- 自己踏出的路,自己最熟悉
- 盲信别人,就不能独立思考
- Ⅶ 修炼强劲的心灵
- 不同的心态看到不同的世界
- 心灵是什么样子,言辞就是什么样子
- 满足于自己内在的充足之人最幸福
- 珍惜当下片刻的幸福
- 生离死别消除了人的一切芥蒂
- 善能征服一切
- 睿智的格言取代不了生活经验
- 变现成经验,格言才有价值
- 快乐来自心灵
- 不幸是人生的试金石
- 在意名誉,往往忽视内在修为
- 宽容,让人高尚
- 克制欲念,痛苦才少
- 怀疑别人,首先表明你不相信自己
- 偏见增加了认识自己的难度
- 未知让人恐惧
- 世间的庸俗本是平常事
- 世间万物,皆为一体
- 天才皆有童真
- 头脑清醒的人,行动有目的
- 天才,无非是比常人更能克制情绪
- 天才喜欢和朴实的人相处
- 保持中庸
- 健全的心灵待人坦诚
- 记忆力越好,运用心理的能力就越强
- Ⅷ 不堪孤独 就无法脱离庸俗
- 我们不接受平常,因为不愿做庸人
- 上升的路都很难走
- 费脑筋的东西总是难以找到市场
- 乐观主义是一种别致的自我欺骗
- 见地深刻的人经常没有听众
- 人,越有智慧越显得孤独苦恼
- 卓尔不群的人必有一副不凡的相貌
- 清楚明晰是天才的标志
- 伟大思想的创造者必须具有领先时代的步调
- 没有前瞻的眼光,就不能创造奇迹
- 不为任何实利目的,才可能创造性工作
- 时机未到,应该忍耐
- 做自己想成为的人
- 一切事物都有双重性
- 天真的孩子也有不可改变的本性
- 幸福有可能是消极的
- 理性是一种虚妄,它把痛苦涂抹得面目全非
- 惊人之作让人沉默
- 欲求愈多,烦恼来得愈快
- 珍惜拥有,学会满足
- 从事一件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
- 距离保证了健康地相处
- 豪商巨贾一无所知是最不能原谅的事
- 性格奇特之人很少是快乐的
- Ⅸ 做个理智的人 更需要情感
- 精神越伟大,所影响的时空范围越广泛
- 依赖别人的思想甚于相信自己的思想
- 攀登到更高的层次,需要一种“务虚”的悟性
- 美好的生活只可远观
- 思考岂能无感情
- 所谓的快乐
- 当我们快乐之时,总是毫无察觉
- 若要不受迷惑,需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己的价值
- 我们应该设法保持目光远大
- 崇高的愁思加剧了幻象的真实程度
- 愉快和理智能帮我们避开痛苦和烦恼
- 无知,都以生命的挫折为代价
- 天性应当受到理智的监管
- 人生就是一场介入痛苦的表演
- 我们该如何使用我们的财富
- 我们如何避免意志活动产生的痛苦
- 使人更容易欢乐和痛苦的是人的虚荣心
- 虚荣心下的择偶眼光
- 妒忌和同情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 性格与生俱来,行为只是性格的外部表现
- 智慧是一位不请自至的客人
- 不要尝试改变他人
- 对艺术的评价
- 邪恶的谎言
- 生活的美需要距离
- 婚姻的陷阱
- 幸福是不能占有的,它需要被分享
- 对待幸福的两种不同态度
- Ⅹ 悲悯之人最强大
- 雄辩之人不需要旁征博引
- 过分追求荣誉,只是在滥用自由
- 勇气和善良是孪生兄弟
- 树立道德完美形象的企图,暗藏消灭个性的险恶用心
- 可笑的个人主义
- 制造痛苦的人也只能得到痛苦
- 最大的幸福是没有痛苦地落下生活的帷幕
- 脱离私欲,会让我们更幸福
- 悲悯自己
- 辨明是非需要一颗敏锐的心
- 对所有的人心怀善意
- 同情象征着正义与博爱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章同人
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隶属重庆出版集团,主要致力于经典图书和畅销图书的策划与营销,在文学、社科图书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拥有一批中外的重量级作家、学者资源。公司倡导文化品味与市场效益相结合的宗旨,主张图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源泉,强调图书的品质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