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交织起纷繁的文化和复杂的时代背景,为你揭开暴力冲突根源的神秘面纱。

内容简介

从司空见惯的超市插队现象,到抢停车位而引发的冲突,似乎绝大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都源于区区小事,我们通常也都认为:人际暴力是“个人”的产物,即个体因一时激动而轻率地使用暴力。

但在美国社会学家罗杰·古尔德看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将人际暴力看作是关系的产物,具体来说:小规模的冲突更有可能发生在对等关系(即朋友或社会地位大体平等者)之中,而当既有关系发生变动或个人想要取得优于他人的地位时,人际冲突易爆发,同时,对社会等级的不同理解也会引起暴力。

作者通过对日常纠纷、宿怨、谋杀、复仇、革命等一些列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分析,探讨了群体暴力的结构性起源,并指出,暴力除了与个人品性及文化背景有关之外,更多的是受到人际关系结构类型的影响,这一主张与涂尔干的《自杀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插图
  • 总序
  • 第一章 冲突、荣誉与等级
  • 第二章 支配关系
  • 第三章 对称性冲突
  • 杀人事件的经验模式
  • 暴力模式中的跨文化一致性
  • 结论
  • 第四章 团结与群体冲突
  • 群际关系由什么组成?
  • 集体暴力
  • 群体冲突的路径
  • 科西嘉暴力事件的一个系统性分析
  • 复仇
  • 第五章 冲突与社会结构
  • 社会结构中的冲突传导
  • 结语
  • 第六章 荣誉与个体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据资料显示,这种暴力偶尔会在投票站爆发,尤其当一派成员怀疑对手在投票箱上做手脚时。古尔德认为这未必只是一派对另一派的无端猜疑,因为负责投票箱的地方官员常常附属于某一统治家族。当选举削弱了某家族的地位从而改变地方势力平衡时,也就会导致致命性的暴力。除了法国以外,意大利的数据也佐证了古尔德教授的观点,因为意大利历史上每到政权更迭时候,地方上凶杀案的数量总会暴涨一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古尔德在这本书里讨论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同时在社会学研究中也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因为琐碎的小事发生暴力冲突?本书的作者通过对历史档案和犯罪卷宗的考察发现,发生暴力冲突其实是为了建立支配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暴力冲突不是人类社会的弊病,而是社会关系形成的正常过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