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5千字
字数
202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与张之毅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在云南农村所作的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其中的“禄村”、“易村”、“玉村”分别是指禄丰、易门、玉溪的一个村庄。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社会学著作,更是一本爱国主义的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 序
- 序
- 禄村农田
- 导 言
- 第一章 农作
- 一、农作日历
- 二、农作物
- 三、农作活动
- 四、时间架格
- 五、农田单位
- 六、劳力单位
- 七、劳力估计
- 第二章 劳力的利用
- 一、农业里的忙闲
- 二、个人能耕面积的估计
- 三、禄村劳力自给的可能性
- 四、有田者脱离劳作
- 第三章 农田的负担
- 一、职业分化
- 二、街子
- 三、运输事业
- 四、家畜的豢养
- 五、农田在禄村经济中的地位
- 第四章 农田分配
- 一、耕地册的材料
- 二、各家所有田
- 三、团体所有田
- 四、团体地主的性质
- 第五章 劳力的出卖
- 一、没有田的新户
- 二、流浪的劳工
- 三、外来劳工季候性的接济
- 四、劳力供给的减少
- 第六章 自营和雇工
- 一、换工
- 二、女工
- 三、雇工的方式
- 四、雇工自营的利益
- 第七章 租营
- 一、租额和经营面积
- 二、租佃关系
- 三、评《云南省农村调查》
- 四、关于调查方法
- 第八章 生计
- 一、传统经济态度
- 二、五家支付估计清单
- 三、日常生活费用的分析
- 四、各家自给程度
- 五、农田经营的费用
- 第九章 生计(续)
- 一、公款的担负
- 二、养生送死关节上的费用
- 三、鸦片的消耗
- 四、物价变迁和农民生计
- 第十章 农田的继袭
- 一、单系继袭和妇女地位
- 二、上门的姑爷
- 三、分家
-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
- 一、互助和礼仪
- 二、合□
- 三、借贷
- 四、典质
- 第十二章 农田卖买
- 一、农田出卖
- 二、买田的原因
- 三、“升官发财”
- 四、土地权的外流
- 五、禄村经济的展望
- 易村手工业
- 序
- 一、工业和农业的界线
- 二、工业帮着农业来养活庞大的乡村人口
- 三、乡村工业的两种型式
- 四、都市工业和乡村工业
- 五、乡村工业的复兴和前途
- 六、乡村工业的变质
- 第一章 调查的经过和方法
- 第二章 土地利用
- 一、地理景观
- 二、水利
- 三、土地性质和作物种类
- 第三章 农业里劳力的过剩
- 一、农作活动
- 二、劳力调剂
- 三、单位耕地所需劳力估计
- 四、田地面积和劳力供给
- 第四章 农业里的投资
- 一、农田利润
- 二、农田经营方式
- 三、耕地外拓和它的限度
- 第五章 村民的生计
- 一、土地担负的极限
- 二、人口的压力
- 三、各家的差别
- 四、生活需要的自给程度
- 第六章 农工之间
- 一、家畜
- 二、渡船
- 三、赶街子
- 第七章 织篾器
- 第八章 土纸作坊的组织
- 一、作坊工业的性质
- 二、纸坊的合有
- 三、纸坊的主人
- 四、工人
- 第九章 土纸制造和运销
- 一、制造步骤
- 二、原料
- 三、配料
- 四、工具
- 五、技术
- 六、运销
- 第十章 纸坊经营和经济利益
- 一、自坊经营
- 二、租坊经营
- 三、造纸利益的估计
- 第十一章 金融和土地
- 一、资金的累积和利用
- 二、借贷
- 三、土地权的集中
- 玉村农业和商业
- 第一章 农业耕作和蔬菜种植
- 一、菜地在玉村农业经营中的地位及性质
- 二、农作活动
- 三、劳动力调剂
- 四、农业利润
- 第二章 土地所有和土地使用
- 一、全村人地对比
- 二、土地所有和土地使用
- 三、租田租地
- 四、典田典地
- 五、田地经营
- 第三章 织布和养鸭
- 一、织布
- 二、养鸭
- 第四章 家庭消费和积累
- 一、享受的悬殊
- 二、五家家庭状况及其生活费用支出
- 三、关于生活费用中特殊项目如何处理的问题
- 四、鸦片的消费
- 五、嫁娶中的消费
- 六、丧葬的消费
- 七、建造家宅
- 八、生产收入的综合比较
- 九、全村收支相抵的积累问题
- 十、在农业里由穷致富之路渺茫无期
- 第五章 农村人口的外流
- 一、浮悬未系的赤贫之家
- 二、富户迁去城市
- 三、个人离村
- 四、人口外流与田地经营
- 第六章 传统社会中财富的猎取
- 一、升官发财
- 二、私运鸦片
- 三、烟土走私中所担当的危险
- 第七章 商业资本的活动
- 一、玉溪商业活动及商业环境
- 二、在商业中玉溪一些巨富的兴起
- 三、商业资金与鸦片贩卖相结合
- 四、商人在金融上的活动
- 五、商业资金的转化趋势
- 六、1940年以后巨商的衰败和新兴
- 七、商业给予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八章 资金利用和土地权的集中
- 一、玉溪商业的落后性、投机性和冒险性
- 二、商业资金流向土地
- 三、城乡地主在土地上不同的剥削方式
- 四、地权的分散与集中
- 五、国民党政府对农村的加紧剥削及其后果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