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可分解、可量化、可落地的结果达成力模型。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个人成长周期模型的视角,借助结果力达成模型,帮助年轻人认清自我,躲避职场常见的“坑”,在职场实现更顺应规律的成长。

从内外因认知视角,思考如何在这个特别的时代找到自己的成人成事之道;从个人能力视角,通过结果力模型,有参照、有方向地提升结果达成能力;从阶段认知视角,理解和识别成长不同阶段的侧重点,达到聚焦重点、排除干扰的目的;从个人特质视角,更好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突破困局,实现阶段跨越升级;从思考适配性方面,呈现了“做事有结果”的多角度立体视角。

作为一套方法、一个工具,结果力达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个人职业发展阶段和个人特质,使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能清晰有力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在“职场海洋”中找到相对准确的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结果力之于人生的意义
  • 第1章 让思维跳出惯性
  • 拥有黑天鹅意识
  • 关乎我们职业发展的大变化
  • 重新思考“我”与世界的关系
  • 在迷茫中找旺盛的生命力
  • 第2章 个人结果达成力
  • 不在迷茫中无效打转
  • 普通人进化成高手的“三大心法”
  • 成长“攀岩”模式
  •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 跳出个人发展迷宫的两大法宝
  • 第3章 个人职业成长阶段
  • 与人生共处的四种状态
  • 自主的学习者,探寻人生志向的阶段
  • 合格的职场人,打磨职业作品的阶段
  • 出色的业务高手,聚人成事的阶段
  • 审时度势,做自己的职场军师
  • 第4章 个人职业发展特质
  • 职场中的五种个人特质
  • 产品人
  • 传播人
  • 合作人
  • 销售人
  • 流程人
  • 第5章 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 构建适配的知识底层逻辑
  • 因时而异和因人而异
  • 不同个人职业成长阶段的结果力运用
  • 运用结果力发挥个人职业发展特质
  • 心智成长
  • 后记
  • 系列丛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6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聚人成事, 与理解自己是五类人中那类,进而提高相对能力

    有启发 12 句话 1. 迷茫不是病,是内在生命力旺盛的体现 2. 从大量案例来看,在新领域的有效投入如果没有 100 个小时,连 "自我劝退" 的资格都没有 3. 成功的标准有很多,但成事的背后有规律 4. 在咨询领域,界定问题 - 分析问题 - 呈现问题是一门必修课。高手和低手往往是在这三个方面拉开差距 5. 在个人成长领域,思维方式的运用也应该考虑适配性 6. 职业作品意识是第一要紧的事 7. 在职场上,我们看起来是在为升职加薪而奋斗,但实际上真正能带走的、有升值价值的不是当前的职位和薪资,而是工作成果以及由此沉淀出来的做事逻辑,即你的职业作品 8."腿部"" 腰部 ""头部" 各个职能的主要工作能力重点,核心就是腿部做事情,腰部要培养人,头部要做的是打通人和事之间的 "任督二脉"9. 出色的业务高手,聚人成事的阶段 10. 降低犯错成本=提升成功概率 11. 在职场中,再好的性格,也好不过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贵的人脉,也贵不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真诚品格 12. 培训不是刚需,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整理 1."黑天鹅事件" 的三个特征: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非事前)可预测性 2. 服务的需求不会轻易消失,只会逐渐迭代和升级。增量时代供给不充分的旅游服务,逐渐向存量时代的特性转向 3."为自己工作、对职场负责" 成为大多数人面对职业和工作的态度 4. 在新个体时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超过职场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注重考虑从内到外的个人职业发展 5. 当老经验不再适用,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迷茫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需要害怕,不需要排斥迷茫。迷茫更像预测变化的探测器,它在提醒你:注意!新的变化要来了,你该做些准备了!6. 迷茫不是病,是内在生命力旺盛的体现 7. 薛兆丰: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而没有绝对的刚需 8. 了职场早期所有常见的 "坑" 把浅表信息当成取舍依据:在没有真实待选项时,纠结选 A 还是选 B 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坐在士兵的位置上操着将帅的心‌ 把条件不合适当作投入不够的借口 9. 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士兵,绝对当不成将军 10. 从大量案例来看,在新领域的有效投入如果没有 100 个小时,连 "自我劝退" 的资格都没有 11. 每一次面试失败都是在为下一次更好的表现做演习 12. 迷茫是新变化来临的探测器,勇敢面对、行动起来,总能迎来新的成长 13. 高手进化的三大心法不安于现状,渴望真正的成长舍得了诱惑,做得了取舍行动上做到持续迭代,心态上做到延迟满足 14.CEO 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好四件事想方设法掌握最新的、全面的一手信息 要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辨别信息 基于前两个信息做出‘不做什么’的决策 用各种方式向团队反复、清晰地传达为什么我们不做那些事情 15. 在经典路径上分阶段各个突破,不失为一种提高成功概率的策略 16. 成功的标准有很多,但成事的背后有规律 17. 个人结果达成力模型:理解力、分析力与执行力理解力的三个要素:目标理解、关键提取、灵活应变分析力的三个要素:问题识别、提供方案、要事优先执行力的三个要素:信息搜集、结果导向、行动执行 18. 在咨询领域,界定问题 - 分析问题 - 呈现问题是一门必修课。高手和低手往往是在这三个方面拉开差距 19. 巴尼维克:一家企业的成功 5% 在战略,95% 在执行 20. 在个人成长领域,思维方式的运用也应该考虑适配性 21. 人生一大幸事,莫过于少年立志 22. 有意义的人生,是有所奉献的人生 23. 人生志向不是具体的某种职业,也不是拥有一种完美的生活。恰恰相反,人生志向是关于付出、关于 "你愿为何奉献" 这一问题的回答的 24. 自我探索离不开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一边反思一边学习可以让自己拥有冷静客观的观察视角,在几乎是自动自发言行的背后,洞察到自己的深层意图 25. 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最便利的方法莫过于阅读经典书籍,特别是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好书 26. 职业作品意识是第一要紧的事 27. 在合格的职业人阶段,核心任务就是做出职业成绩,拿出具有代表性的职业作品,练就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才是解决这个阶段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方法 28. 职业作品第一层含义是指完成的具体工作成果第二层含义,那就是你从工作过程中思考总结出来的、有极大可能复制成功的做事逻辑 29. 在职场上,我们看起来是在为升职加薪而奋斗,但实际上真正能带走的、有升值价值的不是当前的职位和薪资,而是工作成果以及由此沉淀出来的做事逻辑,即你的职业作品 30. 遇到对工作感到厌烦想辞职的来访者时,我们都会请对方认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跟你开始做这份工作时相比,现在的你有哪些成长?这些成长是否凝结成了职业作品?包括有形的职业成果和无形的做事逻辑当前的公司或平台是否还能让你挖掘出更高价值的职业作品,为此你需要主动做出哪些改变?可能面临什么挑战?假如你辞职后,在下一份工作中依然需要做出同样的改变、面临同样的挑战,你还会辞职吗?31."腿部"" 腰部 ""头部" 各个职能的主要工作能力重点,核心就是腿部做事情,腰部要培养人,头部要做的是打通人和事之间的 "任督二脉"32. 一次职场跃迁,代表着你从独立完成职业作品的合格的职场人,进阶到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更高价值的职业作品的业务高手 33. 出色的业务高手,聚人成事的阶段聚:有进有出,推功揽过人:观察人、关心人、引领人成:直面不足,真实反馈事:以身作则,啃难啃的骨头 34. 进阶业务高手过程中常见的三种误区将团队管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 "任务分解" 用擅长的努力回避真正的 "挑战" 舍不得在沟通上花时间 35. 降低犯错成本=提升成功概率 36. 三大思维破局价值,掌握职场发展主动权思维破局价值一:清晰重点,治着急思维破局价值二:对症学习,花对钱思维破局价值三:提前准备,占先机 37. 不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岗位,职业的存在都依赖于 "交易"38. 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用 "人 - 货 - 场" 模型来理解 39. 人 - 货 - 场中五类人的特质产品人:学习能力强、喜欢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擅长发现事物的规律性;对特定话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能深入钻研下去。相较于广泛的知识面,拥有某个领域的知识系统更能让他们感到满足。产品人还很善于总结,分享经由自己实践、观察、领悟得来的做事方法和经验,有时候这会比事情本身更令他们感到兴奋。传播人:分享欲强烈,恨不得把自己遇见的美好事物告诉全世界;观察力敏锐,能快速洞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和内心需求;爱好广泛、领悟力强,对于新领域、新事物上手快,但也容易浅尝辄止;表达力强,稍微练习就能把握表达的技巧;个性突出,容易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合作人:情商高、情绪洞察力强,能快速捕捉到不同人的状态和需求;善于营造融洽氛围,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心思细腻、思维缜密,能注意到旁人忽略的细节销售人:精力旺盛、行动力强,一个人可以承担好几个人的工作量;竞争欲和目标感都比较强,对于认定的事情往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个人战斗力强,加上想到就做的风格,独立工作的时候表现突出。由于销售人的目标感和获胜欲强烈,容易忽略周围人的感受,言行比较自我,在团队中显得不够融洽流程人:守时守信,非常看重道德和规则;事业心强,不断追求进步;维护集体利益,常常以大局为先,愿意为了集体牺牲自己的权益;对秩序很敏感,擅长将事物标准化,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对自我要求高,不断给自己提出高标准并且严格执行,在给他人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带来压力。他们在人群中不喜欢高谈阔论,却能通过稳重理性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0. 职场中,产品人容易遇到三种发展困局带着产品人的特质去非产品人的岗位在产品人的岗位上,只专注产品而不重视借用外部力量产品人面面俱到,反而消耗了用于产品创造的精力 41. 传播人容易遇到三种发展困局空有传播的热忱,没有传播内容如何把传播变成传播影响力如何在传播有了爆发势能后,把传播影响力转换成系统影响力 42. 合作人容易遇到的三种发展困局。合作人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四个字:聚人成事。聚集合适的人才,成就有市场前景的事。同理,合作人发展的困局往往也跟人和事有关。要么无人可聚,聚不了更优质的人才,抑或是人才聚不长久;要么无事可成,或者成事时机不佳、前景有限 43. 销售人容易遇到的三种发展困局在读书学习时不容易沉静专注。相较于当学霸,他们更享受 "校园一哥(一姐)" 的状态销售人要学会抑制短期攻坚的冲动,建立起长期耕耘的习惯,否则他们的职场成果容易变成 "项羽打仗模式"——"项羽一攻城池就破,项羽一走城池就丢" 的攻而不能占的局面。长此以往,无法创作出成体系的职场作品,会给销售人的职场发展带来困扰到了管理阶段,销售人容易遭遇 "上马能打仗、下马不能安" 的困局。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追求务实,看得见直线结果,而对你来我往、进三步退一步的部门沟通与合作缺乏耐心。如果在个性上再不懂得收敛锋芒、以和为贵,就会形成部门内部下属认可追随,但部门之间、公司上层阻力重重的局面 44. 流程人容易遇到的三种发展困局只有 "做事思维",缺乏 "做业务思维" 眼里只有 "事",容易忽略事背后的 "人" 对创新事物的混乱忍耐度低,容易错过创新事物的早期发展机遇 45. 发展策略产品人的发展策略:重要的是本质,而不是形式 传播人的发展策略:良禽择木而栖 合作人的发展策略:做只有代表作品的 "好运花蝴蝶" 销售人的发展策略:离钱最近,谦字在心 流程人的发展策略:找对支点,拉长杠杆 46. 核心结果力修炼建议产品人:结果导向,即做事有结果,不半途而废,没有回音提供方案,即出现问题、遇到卡点时,积极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传播人:目标理解。通过反复沟通、澄清,描绘出预期结果,使最终目标清晰化(符合 SMART 原则)行动执行。选择合适的方法,快速开展行动并密切跟踪进展,排除障碍,确保工作有效执行合作人:关键提取。在模糊分散的信息、步骤、局面中,能快速捕捉到切入点信息搜集。遇到问题,通过各类渠道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筛选整理出想要获取的信息销售人:问题识别。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思考,找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关键所在结果导向。做事有结果,不半途而废,没有回音流程人:灵活应变。遇到临时变化能够快速了解现状并适应新局面结果导向。做事有结果,不半途而废,没有回音 47. 古斯塔夫・勒庞:影响大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48.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能真正让自己变强大的,不是去征服别人,而是全力引导合作 49. 在职场中,再好的性格,也好不过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贵的人脉,也贵不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真诚品格 51. 不要试图用新问题 "假性解决" 老问题 52. 打仗靠勇,结寨靠谋 52. 做事讲效率,做业务讲效果 54. 小池塘里钓不到 "鲸鱼"55. 个人成长周期模型的运用价值首先,要降低迷茫的价值其次,诊断关键问题的价值最后,明确规划行动方案的价值 55. 戴尔・卡耐基:只有不断积极地温习并应用,才能将理论变为习惯 56. 贯穿自主学习者阶段的破局点:遇到挑战无从下手时,通过识别关键问题、结合自身能力,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 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实践 57. 过合格的职场人的职业作品有两层含义:具体的职业成果从工作过程中思考总结出来的、极有可能复制成功的做事逻辑 58. 培训不是刚需,解决问题才是 59.F.S. 菲兹杰拉德: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60. 心智成长:关提升心智、加强心力的学习。当我们在汲取知识、习得技能、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挫折、遭受麻烦时,它有助于我们快速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理性,化解压力,直面恐惧,走出迷茫,获得内在能量和情绪做朋友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活出生命的意义 61. 和情绪做朋友的三步法第一步,有意识地暂停第二步,对当下的情境保持开放第三步,看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62. 活出人生意义的方法全力以赴你的热爱活在生活里,习得 "爱" 的能力 63. 保持活力的持续探索者这本书是过去时间内阶段性的结束,我要公开向一直支持我的人道谢这本书是一段新的路程的开始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分解、可量化、可落地的结果达成力模型让你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找到实现职场跃迁的突破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