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时代找回专注力的科学自助手册。

内容简介

平常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总是迫不急待想把待办清单上的每个事项都打勾;
迫切想要知道突发新闻,但看到越多新闻越焦虑;
无法忽略手机通知,随时查看各种消息;
休息时却无法放松,反而有懈怠的罪恶感。

小心,贪多心态与超常刺激正在拖累你的效率。

曾被TED誉为“有史以来最高效的人”——克里斯·贝利是全球知名的效率专家,却在一次演讲时焦虑发作,过往有效的高效技巧与放松策略,一夕之间全都失灵了。他才发现自己的高效计划似乎缺少了什么。保持高效依然很重要,种种提升效率的建议也都有用,只是如果不懂得节制和休息,追求极度高效只会走入倦怠和过劳的死角。

在这个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效的时代,要达到真正极致的高效,找回平静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当世界混乱,当太多忧虑、担心和关注占据我们有限的时间,平静能帮助我们储备更多心理能量,做好工作、过好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平静
  • 引言 平静比高效更值得追求
  • 第一部分 是什么让我们与平静渐行渐远
  • 第1章 迷恋成就
  • 成就心态
  • 效率建议有效的前提
  • 定义平静
  • 效率图谱
  • 成就心态的两大代价
  • 应对成就心态的两大策略
  • 先做容易的事
  • 第2章 倦怠状态
  • 倦怠=精疲力竭+愤世嫉俗+效率低下
  • 衡量你的倦怠程度
  • 摆脱倦怠状态
  • 第3章 贪多心态
  • 贪多的代价
  • 被多巴胺控制的生活
  • 在追求“更多”和享受成果之间找到平衡
  • 将倦怠转化为投入
  • 创建品味清单
  • 第4章 超常刺激
  • 沉迷数字世界让我们离平静越来越远
  • 多巴胺偏好让我们更焦虑
  • 无法抗拒的多巴胺诱惑
  • 制作活动刺激程度图
  • 第二部分 在焦虑的世界找回平静
  • 第5章 刺激戒断
  • 压力的流动
  • 刺激戒断实验
  • 让神经递质保持平衡
  • 刺激戒断实验的发现
  • 以平静的方式开启一天,才有可能一天都保持平静
  • 原始大脑如何适应现代世界
  • 第6章 选择现实世界
  • 神奇的数字世界
  • 划分你的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
  • 现实活动
  • 提升平静水平的6个习惯
  • 从简单的改变开始
  • 第三部分 让平静成为一种能力
  • 第7章 平静和效率
  • 焦虑降低效率
  • 焦虑损害认知能力
  • 追回失去的时间
  • 别让负罪感绊住我们追求平静的脚步
  • 如何保持平静又不内疚
  • 第8章 对平静的投入越多,当下的幸福感越强
  • 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 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 平静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在一个充满纷扰的世界里,达到内心平静是最精妙绝伦的 “人生窍门”。1)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花费的时间越多,我们就越趋于平静。2)当你处于休闲模式的时候,你可以设置一个稍后处理清单。把突然冒出来的事情写在备忘录或者便利贴,随后处理,继续专注在你目前做的事情上。3)倦怠 = 筋疲力尽 + 愤世嫉俗 + 效率低下 - 长时间超额工作 - 缺乏控制感 - 缺乏奖励 - 不良的人际互动 - 工作环境不公平 - 价值观冲突(仔细想想 我好像都没有,那么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些错误期待和不合理感受在作祟)4)所有的追求总会有一个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点,继续追求可能不会再有任何益处了。(学会知足,福祸相依)5)多巴胺网络致力于最大限度扩展我们的未来,而平静网络则提醒我们工作已经完成,是时候停下里好好休息,品味当下的一切了。多巴胺驱动的倦怠会:筋疲力尽 + 效率低下 + 愤世嫉妒全情投入的话:充满活力 + 效率极高 + 强烈的目标感 6)投入 + 放慢节奏 + 创建成就清单 7)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一个刺激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个刺激产生偏好。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它感到熟悉,而不是与其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有关。8)一般俩说,你从一项行动中越享受到乐趣,你就越应该质疑它是否符合你的长远利益。9)我们对超常刺激的新鲜感会随着不断接触刺激而降低,对刺激的麻木使我们更加频繁地寻求刺激并找到更新奇的刺激。10)高效 - 确定需要减少 or 剔除的活动和分心因素 - 需求并参与更多元的活动 - 选择开始然后观察自己的变化(分心只能导致更多的分心,因为多巴胺会引发更多的多巴胺)11)用一些成瘾的 及时满足的习惯来逃避压力和负面情绪后,我们将不得不再次面对我们的压力。12)当负罪感升起,提醒自己实际上自己已经开始走在追求平静的路上了。13)我在平静上的投入越多,我就越享受生活,越快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尽管在平静心态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促使我调整生活中的优先事项,但我内心的感受变化得更多。我开始更深入地享受我的生活,因为我更加活在当下。我有了能量、耐力和动力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贪多心态其实是种错觉,我们渴望的很多东西,彼此之间往往存在冲突。现代社会告诉我们,拥有更多才会带来幸福。但现代社会是我们最不应该从中寻求幸福建议的地方。因为,现代世界并不幸福。相反,我们需要向内寻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10.平静Tips:去做具体的事,去爱具体的人

        1. 划定效率时间和休闲时间,并尽量减少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次数。2. 建立压力清单,并对压力进行分类。3. 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电子邮件,这些是可以优先处理的慢性压力源。4. 列出一个月内要做的所有工作,只挑选出 3 项来完成。5. 在效率时间中安排一些自由时间。6. 定期回顾自己在 6 个倦怠因素(工作量、控制感、奖励、人际互动、公平度、价值观)上的表现情况,与倦怠保持距离。7. 用投入度而不是忙碌度来衡量工作日的表现。8. 创建成就清单,打破假性高效。9. 列出一份品味清单,每天挑一件事情来品味。10. 关闭社交应用中的 “广告个性化” 功能。11. 画出自己的活动刺激程度图。12. 在刺激程度低的活动上多花时间,能有效放松身心。13. 远离人为刺激,确保自己做的事能释放让人平静的化学物质。14. 重置自己的刺激程度,恢复自己能体会最微小快乐的能力。15. 进行一次刺激戒断实验,初始时的不安感其实是你的内心正在平静下来的信号。16. 以平静的方式开启一天,才有可能一天都保持平静。17. 用现实世界中的活动代替数字活动,尤其是那些线上线下都能进行的活动。18. 如果能在专注呼吸的过程中保持平静,基本上在做任何事时都能保持这样的平静状态。19. 相比数字社交,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平静感更强。20. 运动、冥想、减少摄入咖啡因,会获得强劲持久的能量。21. 保持平静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追加失去的时间。22. 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勤奋地工作。23. 用实际完成多少工作而不是努力程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效率。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来找回平静呢?1. 如果连手写的时间都没有,就不急着写书评。2. 亲近自然,去徒步。3. 倾听音乐,去学吹箫。4. 与人面对面,真诚地交流;或用语音(电话)交流。5. 尊重身体的感觉,用感觉去倾听,而不只是理性和思维。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