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第1版引入至今,是被广为推崇的学习引导的入门经典。

内容简介

引导,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一群人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合作的能力,它已经成为当今经理人、团队领导、部门经理、教育培训工作者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决策力的重要方法。本书自2011年引进第一版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一直畅销。本书提供了团队引导的核心技能和过程工具,包括问题清单、评估要素、决策方法等,新增了各情境下如何有效提问、组织中的领导者如何做好引导,以及18个不同主题的会议过程设计范例及其虚拟会议指导。它们均来自于近二十年间各种场合被验证过的有效的实践经验,适用于组织内外部的引导者在工作场所、团队会议,甚至任何需要调动大家群策群力的场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好评如潮
  • 致中国读者
  • 推荐序1 引导——团队协作的秘方
  • 推荐序2
  • 推荐序3
  • 译者序
  • 作译者简介
  • 引言
  • 第1章 何为引导
  • 什么是引导
  • 引导者做什么
  • 引导者应拥有怎样的信念
  • 引导者典型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 过程与内容有什么区别
  • 团队引导的技能与工具
  • 核心技能概述
  • 中立的含义
  • 学会说“收到”
  • 何时说“我们”
  • 引导者如何做到自信而坚定
  • 引导中的语言模式
  • 讨论的结构
  • 会议引导的启动
  • 会议引导过程中
  • 会议引导的收场
  • 有效的会议记录
  • 用词的原则
  • 如何使用白板架
  • 引导者的最佳经验与最差表现
  • 引导者的行为特点和策略
  • 引导的核心技能观察清单
  • 引导过程观察清单
  • 引导胜任力分级
  • 引导胜任力的自我测评
  • 第2章 有效提问
  • 有效提问的原则
  • 提问的类型
  • 提问的格式
  • 跟进提问的重要性
  • 询问敏感问题
  • 提问示例库
  • 第3章 团队引导的步骤
  • 评估和设计
  • 给予反馈和完善方案
  • 最终准备
  • 开始引导
  • 引导过程中
  • 结尾
  • 后续跟进
  • 收集关于会议引导的反馈
  • 第4章 谁适合做团队引导
  • 何时需要由内部人员担任引导者
  • 何时使用外部引导者
  • 何时组织内的领导者来做团队引导
  • 适用于团队领导者的引导策略
  • 领导者做会议引导时的经验和教训
  • 将引导作为一种领导风格
  • 其他要面对的挑战
  • 第5章 了解参会者
  • 对参会者进行评估
  • 团体和团队
  • 团队发展的5个阶段
  • 引导者的策略
  • 第6章 创建群策群力的氛围
  • 创建群策群力的条件
  • 提高参会者参与积极性的方法
  • 引发团队积极参与的技巧
  • 鼓励有效的会议行为和习惯
  • 同伴评审
  • 第7章 引导团队高效决策
  • 决策过程中的4种会谈类型
  • 授权的4个级别
  • 明确授权级别
  • 转化决策思维模式
  • 做决策的5种方式
  • 发散/收敛模型
  • 团队达成共识的重要性
  • 做决策的有效行为
  • 低效决策的表象、原因和应对策略
  • 第8章 化解团队冲突
  • 争执与研讨的区别
  • 管理冲突的步骤
  • 管理冲突的规则
  • 接受和给予反馈
  • 如何干预
  • 干预时的语言用词
  • 如何应对来自团队的抵触
  • 应对抵触的正确步骤
  • 冲突出现的常见情境
  • 第9章 管理会议
  • 高效的会议
  • 低效的会议
  • 管理会议的基本流程
  • 引导虚拟会议
  • 第10章 引导者的过程工具箱
  • 创建愿景
  • 递进式提问
  • SWOT法
  • SOAR法
  • 引导式聆听
  • 欣赏式访谈
  • 头脑风暴
  • 书写式头脑风暴
  • 亲和图法
  • 差距分析
  • 供需对话
  • 力场分析
  • 根本原因分析
  • 5个“为什么”
  • 画廊浏览
  • 多项投票法
  • 决策矩阵
  • 离场评估表
  • 通过问卷获得反馈
  • 系统性解决问题
  • 扫清障碍
  • 第11章 会议过程设计范例
  • 会议场景1 组织探索的会议
  • 会议场景2 项目环境扫描
  • 会议场景3 项目团队启动
  • 会议场景4 制定项目使命和愿景
  • 会议场景5 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各自角色与责任
  • 会议场景6 风险评估
  • 会议场景7 利益相关者分析
  • 会议场景8 制订项目沟通计划
  • 会议场景9 项目例会
  • 会议场景10 创新思考
  • 会议场景11 项目中期检查
  • 会议场景12 系统化解决问题
  • 会议场景13 收集建设性反对意见
  • 会议场景14 调研反馈
  • 会议场景15 人际关系问题解决
  • 会议场景16 克服对变革的抵触
  • 会议场景17 项目复盘
  • 会议场景18 项目收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领导者如何让团队在会议上能群策群力?

    指令型领导风格容易导致一线人员只会 "执行",不会思考,这种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教练、引导式的领导风格是大势所趋。而沟通会议这个具体场景要求领导者平衡好做决策和听建议的关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在寻找答案时无意中发现这本书,阅读之后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它的理念与教练技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照例先介绍作者背景。作者英格里德・本斯(Ingrid Bens),是一位引导者、培训师和咨询顾问,在团队引导、组织发展与团队建设、冲突管理、员工与组织变革等方面有 25 年实践经验。本书是一本实战书。从介绍引导的概念开始,到引导的步骤、所需的工具及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有谈及。回到我的问题 "领导者如何让团队在会议上能群策群力?",可以先看第 4 章的内容。一、领导者要克服 2 个困难:1、领导身份对成员的权力影响,不敢讲出他们认为领导不想听的想法。2、有些领导者常常在征询意见时忍不住表达自己的观点,遏制了成员的表达。二、区分哪种会议适合采用引导者身份三、首次采用引导者的方式主持会议,开始几次需要向大家解释引导者的角色,以及为什么要在这次会议中由自己作为引导者。逐步让大家能够接受领导者扮演的角色。四、领导者在会议中很可能既要做引导者又需要做决策者,那么利用《决策层次表》向大家澄清会议中各个议题的决策层次,可以让参会者理解自己所需参与的程度。五、领导者如何尽量保持中立?1、提问时使用中立的语言,避免大家猜测。如:可以同时问两个方向的问题:"请告诉我这个想法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或者提前声明:"我对要如何做并没有确定的想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2、善用引导技巧让大家可以轻松、匿名地发表观点。① 书写式头脑风暴,大家各自在纸上写下想法,再用多项投票法选出优先级。② 匿名对若干方案投票。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现代企业中,引导越来越被企业的领导者、公司高层、各层级经理和员工所重视,但掌握引导绝非易事。本书深入浅出,介绍了诸多关于引导看似简单、实则关键的定义、方法、模板和工具等。无论是刚刚开始学习引导的朋友,还是希望将引导这门艺术作为职业选择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是值得参考和学习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引导,是一门艺术。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33 本 #《引导》️引导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一群人的团体动力,并且促进高质量合作的能力,它已经成为当今经理人、团队领导、项目经理、团体的组织者、部门经理、教育培训工作者的一项核心能力。️引导者(Facilitator) 通过设计和引导结构化的互动过程,协助一个团体(或团队)更加有效地交流互动,达成高质量的决策或共识。引导者的目标就是支持大家实现他们的目标。️内容(Content) 本书中 “内容” 指会议内容,即会议中要讨论的主题、话题,包括在会议中谈到的工作任务、要做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等。过程(Process) 在会议互动中所采用的会谈结构、方法、工具,也包括会场气氛、引导者的风格。引导(facilitation)是一种领导风格,让团体成员拥有决策的权力,这样引导者也能够更加聚焦在创建团队协作氛围、提供架构和工具、促进团体有效互动上。引导者不提供解决方案,但他们为团体提供结构化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大家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引导者的角色就是管理好会谈过程,把会谈内容留给会议参加者。在团队引导中,你常常听到的词就是 “过程” 与 “内容”,“过程” 指的是 “如何交谈”,而 “内容” 指的是 “交谈什么”,它们代表了人际互动中的两个维度。️引导者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角色,这意味着引导者在过程上支持团队做出决策,在内容上不加入个人的观点和评判。引导者必须专注于团队互动的过程,而不干预团队讨论的内容。引导者可以对团队正在讨论的话题贡献自己的想法,对引导者的挑战就是如何清晰地觉察 “中立” 的界限 —— 中立而不干预团队讨论的内容。️非决策性讨论非决策性讨论主要指大家在一起分享想法或信息,例如:头脑风暴时大家产生想法但不对想法做判断;大家互相通报各自近况,分享信息,分享彼此的经验;列出个人的偏好,或者列出某个情境下的关键要素。在非决策性讨论中,大家提出各自的想法,但不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和排序。引导者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记录,无须探究别人是如何评价的。️决策性讨论决策性讨论指团体的想法汇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行动计划,或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愿意执行的规则。引导者需要协助大家达成共识,这就需要澄清想法,激发想法之间的碰撞,鼓励大家互相启发,还要能够做出总结,并且记录团体的观点。️每个问题都需要仔细评估,看是否合适。以下是一些提问的原则。1. 与情境相符。确保所提问题符合客户的组织文化,如性别、价值观、环保因素、财务情况、组织的近况和当前的压力。2. 提出真诚的问题。避免提问中加入太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否则会导致回答者投引导者所好,会感到被引导者操控。引导者要提出开放性的、鼓励深度思考的、创造性思考的问题。3. 注意提问语气。除非你决定刺激客户走出惯性思维,你提问时还是要保持觉察,避免使用严苛的语言,否则会加重客户的焦虑和不信任。提问时要保持积极的肢体语言。4. 厘清假设。核对你是否理解客户的表达,有时对方使用语言的方式和你使用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可以这样问:“我理解你的意思是…… 对吗?”“你看我是否理解正确,你的意思是……”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