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3千字
字数
2020-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构、特点与机制的深度探析。
内容简介
领导―部属关系是最难相处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有多少人受之困扰。
本书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通过多个国家地区、多种组织类型的1100多名中高层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心理实验与问卷调查,揭示了中国人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构、特点与机制。辨析了欧洲诸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之间领导―部属关系的“骨干挺拔”与“丰满圆润”、“互惠互利”与“重情重义”的不同特点。
书中有古今中外思想的纵横捭阖,有统计数据的细微求索,还有生动丰富的案例、名言和访谈实录,能够帮助读者从义、情、利、法角度建立健康有为的领导―部属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一、 背景情况:剪不断,理还乱
- 二、 主要价值:杀鸡用“牛刀”
- 三、 内容安排:解剖“麻雀”
- 第一章 领导—部属关系的古今中外
- 一、 西方关于领导—部属关系的理论
- (一)核心理论:领导—部属交换理论
- (二)源头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理论
- (三)述评:纷繁争议与刨根问底
- 二、 中国古代关于领导—部属关系的传统思想
- (一)儒家思想:君仁臣忠
- (二)法家思想:上下相得
- (三)道家思想:君臣师友
- (四)墨家思想:君惠臣忠
- (五)其他观点
- (六)述评:发掘优秀“文化基因”
- 三、 中国现代关于领导—部属关系的研究状况
- (一)“关系”:中国人的生存法则
- (二)领导与部属的“关系”
- (三)述评:跳出“同心圆”
- 第二章 中国人领导—部属关系结构的理论构想
- 一、 领导—部属关系(LMR)的概念
- (一)领导—部属关系研究的发展阶段
- (二)“新”概念:领导—部属关系(LMR)
- (三)概念辨析:LMX, SSG和LMR
- 二、 领导—部属关系的维度与类型
- (一)维度观:重新探索本土化维度
- (二)类型观:德与才
- 三、 领导—部属关系的质量:岂能没有消极关系?
- 四、 领导—部属关系的评价视角与内容
- (一)评价视角:领导和部属各有各的“秤”
- (二)评价内容:行为、态度还是个体特质?
- 五、 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果变量
- (一)工作成果:行为指标与态度指标
- (二)被忽视的人文关怀:领导—部属关系与心理健康
- 第三章 中国人领导—部属关系的矩形结构
- 一、 领导—部属关系的“上”与“下”:质性研究的探索
- (一)三箭齐发: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与文学著作分析
- (二)上下结构:各七个维度的模型
- 二、 领导—部属关系的矩形结构:心理测量学方法所得
- (一)因素分析的技术与来之不易的样本
- (二)新的因素结构:探索、验证与简化
- (三)矩形结构模型的内涵与贡献
- (四)新工具的诞生:LMR量表
- (五)与西方经典LMX-7量表一较高下
- (六)对工作成果和心理健康的预测成效
- 第四章 “丰满圆润”与“骨感挺拔”:中国和澳大利亚官员的质性比较
- 一、 半结构化访谈:发现细节,探寻意义
- (一)访谈对象: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中层官员
- (二)访谈的方式与程序
- (三)资料分析: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
- 二、 澳大利亚与中国官员的对比
- (一)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
- (二)“德”与“才”
- (三)资历与“个人导向”
- (四)人情和“关系”
- (五)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 (六)关系中的分歧与矛盾
- 三、 中澳领导—部属关系的差异
- (一)中国人的“丰满圆润”与西方人的“骨感挺拔”
- (二)再审视:西方领导—部属交换理论与本土领导—部属关系矩形结构模型
- 第五章 “重情重义”与“互惠互利”:西方、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准实验比较
- 一、 三地管理者在代表性量表评定上的比较
- (一)代表性量表:寻找领导—部属关系典型表现的捷径
- (二)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 (三)一个有趣的准实验设计
- (四)新LMR量表与其他量表的比较
- (五)中国内地“重情”、中国香港“重义”与西方“重利”
- 二、 在文化情境条件下西方、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管理者的比较
- (一)文化启动: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先进武器”
- (二)社会赞许性:需要克服的评分者偏见
- (三)改进版的准实验设计
- (四)中国人青睐:情感关心、角色义务、工作之外关系
- (五)再次验证:重情、重义、重利
- (六)预期之外:中国香港研究对象的领导—部属关系特点
- 第六章 文化价值观对领导—部属关系的影响:“关系相处”角度的实证分析
- 一、 文化价值观:权力距离和中国人的个体传统性
- (一)权力距离:对与领导权力关系的态度
- (二)中国人的个体传统性:对与权威人物关系的态度
- 二、 文化价值观对领导—部属关系的调节机制
- (一)“涌泉相报”:关注更为传统的部属
- (二)权力距离影响的不同机制:非社会交换的解释
- (三)传统性与权力距离的效应分离
- (四)领导—部属关系(LMR)对文化价值观更敏感
-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中国人领导—部属关系的“阳”与“阴”
- 一、 领导—部属关系的“中”与“西”
- (一)中国人领导—部属关系矩形结构模型的独特性
- (二)领导—部属关系的中西方差异
- 二、 领导—部属关系的“阳”与“阴”
- (一)领导—部属关系“阴”“阳”结构的缘起
- (二)领导—部属关系之“阳”:君臣道合
- (三)领导—部属关系之“阴”:“圈子”流弊
- 三、 “义”“情”“利”“法”:增进领导—部属关系的着力点
- (一)领导—部属关系之“义”
- (二)领导—部属关系之“情”
- (三)领导—部属关系之“利”
- (四)领导—部属关系之“法”
- 附录1 领导—部属关系结构质性研究的方法与结果
- 一、 质性研究方法
- (一)行为事件访谈
- (二)开放式问卷调查
- (三)文学著作分析
- (四)三种来源资料的整理
- 二、 领导—部属关系条目的分类
- (一)第一轮分类结果
- (二)第二轮和第三轮分类结果
- 附录2 领导—部属关系结构因素分析的方法与结果
- 一、 研究方法
- (一)初始领导—部属关系(LMR)量表的编制
- (二)研究对象
- (三)测量工具
- (四)研究程序
- 二、 研究结果
-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 (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 (四)LMR量表与西方LMX-7量表的比较
- 附录3 西方、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管理者评定代表性量表的方法与结果
- 一、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材料
- (三)实验设计
- 二、 研究结果
- (一)量表层面的分析
- (二)维度层面的分析
- (三)条目层面的分析
- 附录4 在文化情境条件下西方、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管理者比较的方法与结果
- 一、 研究方法
- (一)实验设计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材料
- (四)施测程序
- (五)统计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一)材料组别层面的分析
- (二)维度层面的分析
- (三)条目层面的分析
- 附录5 文化价值观对领导—部属关系调节机制的方法与结果
- 一、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测量工具
- 二、 研究结果
- (一)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层次回归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