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理学领域的熵减问题研究,探究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和思维偏差。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大众心理类图书。当我们面对别人或公众的指责、质疑时,你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是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定,甚至是攻击。外在的力量成为对立面时,是容易觉察的,当这个外在的公众或他人换成自己的经验,或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就很容易掉进自我肯定的陷阱。

对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熵减意识,堪破自我迷思,澄明心灵秘境。我们心中所肯定、相信的经验和认知越坚决,一旦这些经验和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势必带来心理层面的紊乱。系统性、结构性的心理紊乱,是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心理熵增,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具备并保持一定的熵减意识。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熵减思维,不仅用它来审视自己,也用它来审视社会以及他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 叙述偏见
  • 2. 普遍信念谬误
  • 3. 逆火效应
  • 4.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
  • 5. 外部动力错觉
  • 6. 晕轮效应
  • 7. 自我消耗
  • 8. 多元无知
  • 9. 衣服认知
  • 10. “无真正苏格兰人”谬误
  • 11. 去个性化
  • 12. 沉没成本谬误
  • 13. 过度合理化效应
  • 14. 自我增强偏见
  • 15. 不对称认知错觉
  • 16. 觉醒的错误归因
  • 17. 事后归因谬误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观点也许是新颖的,但是内容太拖沓,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观点愣是拖成了一大段重复的文字。全书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自我记忆不可完全相信,因为大脑会用主观感受对事实进行加工,得出只属于个人的记忆版本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挺有意思的一门心理学,深刻理解我们的认知偏误。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12 本《熵减心理学》事实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思维是有严重缺陷的。有些事情你就是不擅长,而且永远也不会擅长。让你哑口无言的证据比比皆是。每个市场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和应用在售,计算器、记事本、待办事项清单、支票簿、闹钟等等,而这些都是用来弥补你的这一缺陷的。并且所有专业领域的存在,无一不是为了弥补你能力不济的鸿沟。把一切东西都联系起来,造就一种更简单但不精确的东西,这些东西内容更丰富、更有趣,且可以在大多数场景下应用。你的大脑里有一团非常复杂、功能强大得惊人的神经组织,所以你在寻找其他动物不曾寻求的东西:意义。你清醒的精神生活的日常现实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把事件变成故事,故事变成记忆,记忆又变成你生活故事中的章节。当你和其他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用同样的故事形式告诉你他们的现实,并且故事越好,你越有可能接受他们的解释。当你有选择的时候,你更喜欢用叙述的方式来传达和接收信息。你更喜欢故事的结构,你已经明白这是讲好故事的基础。这个故事由三幕到五幕组成,在开幕时,故事的主角被迫面对逆境,要有一个转折点,主角打算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冒险,于是开始了一段旅程,主角在其中不断成长,这使他终于战胜了千难万险为了让你保持活力和成长力,大脑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让你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有些原因会导致你所看到和感觉到的结果,而因为结果出现在原因之后,有些原因是能被追溯并强调出来的。你相信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信号,混乱的时间轴中存在一种模式,有一些可以预测的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和模式就可以操纵现实社会。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假设中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认为,当你尝试叙述失败时,你就会像自由落体一样,陷入到萎靡、倦怠、社会反常和停滞之中。他认为,这就是人们在退休后迷失自我的原因。没有叙事的维系,他们的欲望、需求和目标就会分崩离析。麦克亚当斯是叙述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在几本书中描述了个人神话形成的可预见过程和神话的普遍性。他写道,讲故事出现在每一种人类文化中。麦克亚当斯认为,意义比幸福更重要,“创造意义就是创造动态的故事,使人类存在的表面混乱变得合理和连贯”。对于所有的存在,你都赋予了一种内在叙述,你每时每刻都在构建故事以让自己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你更喜欢以叙述为框架的信息。你倾向于无意识地构造故事来理解这个世界的意义,而当你需要解释你的思想、感情、行为以及其他所有的事情时,当你停下来思索你是谁,你为什么在这里等此类的问题时,你就会不断地重复那个故事。即使是现在,坐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如果你被问到为何如此做,你也会编出一个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故事。故事里有因有果,有叙述者,有主人公,如此等等。你回忆过去,并把它的更好的版本告诉你的新朋友。你解释和编排,你突出某些情节,模糊另一些情节,你重构故事,将故事合理化。当你直面自我时,你会发现自我也不过是一个故事。这是对你自己的记忆的解释,其他任何人都是听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注意的思维偏差

        多年的研究表明,我们仍然相信朴素实在论。你仍然相信,虽然你的输入可能不是完美的,但一旦你开始思考和感觉,这些想法和感觉就是可靠的,并且是可预测的。我们现在明白了,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一个 “客观” 的现实。误解:你是一个具有逻辑思维和理性的人。真相:你虽然是一个具有逻辑思维和理性的人,但是有一点可以预见:你表现得往往不尽如人意 1. 叙述偏见误解:你通过理性思考来理解生活。真相:你通过叙述来理解生活的意义。难以置信的叙述只要被装进故事的框架内,就变得看似可信了。(1)一个赤身的和尚对着一群孩子大吼大叫,因为他发脾气了。(2)一个赤身的和尚对着一群孩子大吼大叫,因为他得知自己的村庄在一次政治起义中被夷为平地。所以讲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确认可以让他人信以为真。2. 普遍信念谬误误解:一个信念的赞成者越多,它就越有可能是正确的。真相:一个信念不可能仅仅因为许多人相信它,它就更为准确。3. 逆火效应误解:当你的信念受到事实挑战时,你会改变你的观点,然后把新的信息融入到你的思考中。真相:当你内心深处的信念被反面证据挑战时,你的信念反而会变得更加坚定。4.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误解:你为自己喜欢的人做好事,为你讨厌的人做坏事。真相:你会喜欢上那些你为之做好事的人,讨厌那些你伤害的人。5. 外部动力错觉误解:你总是知道什么时候你能把事情做得最好。真相:为了维持你的乐观主义,你经常错误地相信外部力量。比起应当善待你的人,善待过你的人更愿意再次善待你。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不可能重新来过的,有太多的情况是不可能在不伤害对你重要的人的情况下改变的,所以你要学会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因为这比改变世界本身要容易得多。6. 晕轮效应误解:你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人品。真相:你会根据自己对他人的性格和外表的总体评价来判断他们的具体品质。7. 自我消耗误解:意志力只是一个比喻。真相: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8. 多元无知误解:你的许多想法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真相:在某些问题上,多数人相信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相信的观点;实际上,那些观点只有少数人相信。9. 衣服认知误解:作为日常用品的衣服,只是用来保护和装饰身体的织物。真相:你穿的衣服不仅会改变你的行为,还会影响你的心理承受能力。10. “无真正苏格兰人” 谬误误解:你诚实地定义了你珍视的东西。真相:你会改变你对事物的定义来保护你的意识形态 11. 去个性化误解:那些暴动和抢劫的人都是社会渣滓,他们只是在为偷窃和暴力找借口。真相:在合适的条件下,你往往容易失去自己的个性,变得专注于群氓心理。12. 沉没成本谬误误解:你根据对象、投资和经验的未来价值做出理性的决策。真相:你的决定被你所积累的情感投资所影响,你在某件事情上投资越多,就越难放弃它。13. 过度合理化效应误解:世界上最好的事情,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得到回报的了。真相:做你已经喜欢的事情而得到回报,有时会减少你的工作热情,因为你认为你的动机来自回报,而不是来自你的内心感受。14. 自我增强偏见误解:你设定的可实现的目标是基于你对自己优势和劣势的现实评估。真相:为了保持清醒和避免绝望,你会对自己的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态度。15. 不对称认知错觉误解:你崇尚多样性,尊重他人的观点。真相:你在不断创造和组成群体,然后仅仅因为别人不属于你所在的群体就被认定是错的 16. 觉醒的错误归因误解:你总是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真相:你产生了某种情绪状态,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即使你相信你可以找到源头。17. 事后归因谬误误解:当因果不一致时,你能够注意到。真相:你会相信一系列难以置信、毫无意义的事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文

        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直属的高度市场化运营的企业,持用传播推动人与社会进步的经营思想,历经20年,成长为卓越的商业、教育领域图书内容供应商和企业培训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