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剖析群体特点,颠覆认知,引发心理研究热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会心理学著作。在书中,勒庞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颠覆了人们对大众群体的认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一上市就引发了大众心理研究热潮,更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本书预见了20世纪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书中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罗斯福、戴高乐等,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无意识与群体心理特征
  • 引言——群体的时代
  • 译者序
  • 第一卷群体的心理
  •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观和道德观
  •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 第四章 群体采取的宗教信仰形式
  •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 第一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 第二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直接因素
  •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 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 第二章 犯罪群体
  • 第三章 刑事陪审团
  • 第四章 选民群体
  • 第五章 议会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纠结需不需要买本纸质版。1. 群体是情感的奴隶,只臣服于极端与偏执的煽动;理性在数量狂欢中沦为虚妄的祭品。2. 无意识是支配行为的永恒主宰,理性在群体狂潮中不堪一击;英雄的神话由想象铸就,真相在集体幻觉中湮灭。3. 历史的车轮不会重复,但群体的狂热总在轮回中重演;文明的火种由精英点燃,却终将被盲从的野性吞噬。4. 断言与重复是统治的权杖,真相在信仰的祭坛上枯萎;所有伟大的征服,不过是煽动者与信徒的共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勒庞的观察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某种社会共识:第一,人在群体中会变 “笨”,群体弱化了每个人的决策能力。第二,群体更容易狂热,情绪会快速传导放大,人们更容易被空洞的理念和口号驱动。最后,群体更有破坏的冲动。单个人时,人们会约束自己的破坏性,而群体分散了责任,就算有错误也是 “大家一起”。平时个性温和的人,在群体中也可能表现得更暴力。这本书写于 1895 年,那时还没有世界大战,没有 20 世纪风起云涌的历史,更没有今天让人头疼的网络暴力。但这本书就像一本预言之书,描绘出了那些将会一再上演的群体性悲剧。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今天仍然享有盛誉。勒庞的思想也影响了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大多数心理学家。不过,毕竟这本书写于一百多年前,今天阅读的时候,也要带上一点反思性。书中很多观点都是主观论述,缺乏研究实证,也没有理论支持勒庞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这导致他的观察停留在一种精英主义的批判上:“你看吧,乌合之众就这么不靠谱!” 如果沉浸在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当中,沾沾自喜于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心态恰恰让我们更容易成为 “乌合之众” 的一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对当时发生事情的观察和思考~批判吸收~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原为江苏文艺出版社,创建于1958年,后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底恢复建制。2009年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音乐作品及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专著,同时兼及古代优秀文艺作品等。是一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荟萃八方精英,力推百家佳作,重视文化内涵,追求高雅品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作家文集、人物传记、言情小说、散文、诗歌以及学术精品等诸多门类形成出版特色。近年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推出的动漫网游系列图书也取得较好的市场业绩,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