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缓解焦虑、抑郁与压力,提高注意力与自我觉察力,做自信、自洽的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从正念迈入心理学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讲起,介绍了正念的概念、理论和机制,分别从临床和非临床领域讲述了正念的具体应用,正念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进行正念练习时避免风险的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本书对正念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帮助你提升专注力、降低压力、敞开心扉、收获平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绪论 正念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正念起源:人类内省实践的孕育成果
  • 第二节 正念的发展:由佛学跨入心理学视域
  • 第一章 正念是什么
  • 第一节 正念的概念
  • 第二节 正念的成分与测量
  • 第三节 正念与其他形式干预的区别
  • 第四节 正念到底是什么:疑惑和争议
  • 第二章 正念干预
  • 第一节 正念减压
  • 第二节 正念认知疗法
  • 第三节 其他正念相关干预
  • 第三章 正念的心理机制
  • 第一节 正念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正念的其他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正念心理机制探索的困境
  • 第四章 正念的神经生理机制
  • 第一节 正念与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正念引起激素的变化
  • 第三节 正念与细胞调节
  • 第五章 正念在临床领域的应用
  • 第一节 正念对躯体症状患者的效果
  • 第二节 正念对负性情绪的改善
  • 第三节 正念治疗成瘾行为
  • 第四节 正念缓解心理创伤
  • 第五节 正念缓解进食问题
  • 第六节 正念对睡眠的作用
  • 第六章 正念在非临床领域的应用
  • 第一节 正念提升领导力
  • 第二节 体育运动领域的正念干预
  • 第三节 正念提升幸福感
  • 第四节 在爱情中更加接纳:正念与浪漫关系
  • 第五节 正念在特殊职业中的应用
  • 第六节 正念与儿童青少年发展
  • 第七章 正念练习的潜在风险
  • 第一节 治疗中的风险
  • 第二节 正念冥想可能带来的伤害
  • 第三节 正念的潜在风险来源
  • 第四节 正念参与者/来访者的应对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由眼观鼻,以鼻观心,心方映得自如

    先说在前面,其实本书写的不错,只是罗嗦的地方也太多了,扣一星。正念,这一源自佛教禅修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心理修炼方法。它倡导我们以一种有意识的、非评判性的态度去觉察和体验当下的每一刻。当我们沉浸在正念之中时,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而是全神贯注于此刻的呼吸、身体感觉、思维波动以及周围环境的一切细节。正念的实践,往往从简单的冥想开始。我们静静地坐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在鼻腔中进出的感觉。随着呼吸的深入,我们开始逐渐觉察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仿佛进行一次全身的身体扫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去评判身体的任何感受,无论是舒适还是不适,只是单纯地体验和接纳。随着正念训练的深入,我们开始将这种觉察力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吃饭、工作还是休息,我们都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体验上。当负面情绪或思维出现时,我们不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而是用正念去觉察它们,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但不作任何评判或反应。正念的力量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从惯性又无知无觉的状态中觉醒。当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时,我们便能更加专注于当下,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同时,正念还能提高我们的自我觉察能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宽容和接纳自己。

      转发
      1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