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第一次全译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内容简介

《教育的目的》是由怀特海的一些演讲词组成,虽然这些演讲跨年份跨学科领域,但是彼此有机关联、一以贯之、理性而富于节奏,给人以启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走向自我发展。学生不能仅仅抱住知识的碎片,还要有文化,他们必须审美与共情。学生要避免呆滞思想,而应有活跃的智慧,因此教育必须合于节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怀特海胸中的教育江山图(代译序)
  •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 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
  • 幼儿期的任务
  • 心智成长的各个阶段
  • 浪漫阶段
  • 精审阶段
  • 贯通阶段
  • 循环的过程
  • 青春期的浪漫
  • 语言的精通
  • 专注于科学
  • 大学教育
  • 心智能力的培养
  • 成长的节奏特点
  • 第三章 自由与训导的节奏性主张
  • 第四章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 第五章 古典在教育中的地位
  • 第六章 数学课程
  • 第七章 大学及其功能
  • 第八章 思想的组织
  • 第九章 对一些科学观念的剖析
  • 一、事实
  • 二、客体
  • 三、时间和空间
  • 四、力场
  • 五、结论
  • 第十章 空间、时间和相对性
  • 不同的欧几里得测量体系
  • 附文 美的教育背景——品怀特海的精神发展史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的目的

    这是我在观看 “跨年演讲” 策划会第九场直播,清华大学梅院长推荐的一本书,正好得到电子书库也有,顺便拿来看看。我有一个习惯,得到各位老师推荐的书,只要感兴趣一定会找来读。贾行家老师推荐俞敏洪 “在岁月中远行”,梅院长推荐的 “教育的目的”,北大郑也夫先生的 “吾国教育之弊端”…… 把这些书看完之后串起来思考一下,获益匪浅。深知梅院长作为中国理工科顶级大学的老师为什么极力推荐大家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教育家撰写的教育理论,世界上那么多的名牌大学为什么会长盛不衰,而且能够不断培养出世界上各学科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自 2017 年开始,对考进新生全面进行文学基本理论的再教育,这是清华教改的尝试,四年了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将人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审期和贯通期,论述了为什么从小就要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会像学生显示出两种心智类型之间的对照。让学生从坐着学习,逐步培养出站着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习惯。我们的教育虽有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从有科举考试开始就一直贯穿着应试教育为主的体系。其弊端郑也夫先生已经点数的淋漓尽致。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大门也一同打开,但是应试教育的习惯和一大批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阶层,看到阶层变化和文化水平的关系,急于改变命运的家庭不遗余力的投资下一代,更加推波助澜了应试教育的反作用。学区房,补习班推波助㳕,类似新东方从一所为出国留学补习英语的学校,发展到与 K12 教育争夺资源内卷严重,以致国家出手整顿。中国自解放以来曾经做过多次的教改,但是总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摇摆不定,甚至走回头路。近期关于中小学不再开设外语课的言论甚嚣尘上,实在令人失望担心。在俞敏洪老师的著作里,推荐学习清华刘瑜老师的 “可能的艺术 - 比较政治学”。我也认真看了,得到有电子书。我也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感谢得到提供了这么多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的目的推荐词

      《教育的目的》由怀特海的几次演讲组成,其内在关联性、严谨性可能存在问题,但作为一本论教育的书籍,其中令人震撼、给人启发之处颇多,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收获满满

        怀特海在百年前对教育的理解就如此深刻了,我们现在还在实践他所说的 “实践中形成感性认识和兴趣;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理论,方法;再在实践中应用,把理论方法融入血液。”  建议看前 5 章,后 5 章关于专业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