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青年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多年来,青年学的构建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缺乏青年研究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选题的把握、概念的运用、实证研究,以及基本逻辑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青年研究学术水平的提升,使青年研究难以在帮助党政和社会全面了解青年现实和历史的真实状况,准确把握青年本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和贡献。

要破解这些问题,提升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社会贡献,青年研究者必须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切实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本书适合对学术研究常常有无从下手之感、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面临较大困难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阅读、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代序) 一剑淬砺三十年:一本帮助青年学者修炼内功的好书——兼谈当前青年研究的三个问题
  • 绪论 青年学与青年研究
  • 第一章 学术研究与青年研究
  • 第一节 学术研究释义
  • 一、学术研究的基本涵义
  • 二、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
  • 一、学术研究具有严谨的规范要求
  • 二、学术研究与“无用之用”
  • 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科学思维训练
  • 一、人类主要思维方式
  • 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是重点和难点
  • 第二章 学术研究选题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选题的基本涵义和要求
  • 一、选题的基本涵义和意义
  • 二、好选题需处理好几对关系
  • 第二节 选题与“切入口”
  • 一、“切入口”的基本涵义
  • 二、选择“切入口”的方法
  • 第三章 青年研究中的选题
  • 第一节 中国青年研究的选题空间
  • 一、中国青年研究因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兴起
  • 二、当代中国青年研究拥有“金矿”
  • 三、青年研究选题必须“接地气”
  • 第二节 青年研究选题中的主要问题
  • 一、选题重复雷同缺乏新意
  • 二、自说自话选题
  • 三、“工作总结”充当选题
  • 四、“宏大叙事”选题
  • 五、缺乏学理支撑
  • 第三节 选题问题背后的原因
  • 一、学风态度不够端正
  • 二、学术积累重视不够
  • 三、学术能力训练不够
  • 第四章 概念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的基本涵义和意义
  • 一、概念的基本涵义
  • 二、“大概念”和“小概念”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一、下定义
  • 二、严谨界定概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
  • 一、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一:准确
  • 二、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二:到位
  • 三、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三:自洽
  • 第四节 概念和意象
  • 一、青年研究与意象
  • 二、概念和意象的区别
  • 三、意象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 四、让意象成为无歧义的概念
  • 第五章 青年研究中的概念运用
  • 第一节 青年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青年概念缺乏公允界定
  • 二、青年概念界定的历史梳理
  • 三、青年概念界定的主要特点
  • 四、青年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
  • 五、青年概念界定与对青年的认知
  • 六、界定基本概念需要接续努力
  • 第二节 青年研究概念使用中的问题
  • 一、现成使用,不做界定
  • 二、随心所欲,无规无矩
  • 三、缺乏梳理,逻辑混乱
  • 四、照抄界定,缺乏新见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基本涵义和基本要求
  • 一、实证研究的基本涵义
  • 二、数据及其作用
  • 三、实证研究与问题意识
  • 四、实证研究与理论支持
  • 第二节 青年研究中的实证研究
  • 一、“数据当家”难以反映事实
  • 二、“数学化”“模型化”倾向亟须纠偏
  • 三、思想缺位降低学术水准
  • 四、提升实证研究水平的思考
  • 第七章 基本逻辑
  • 第一节 论点明确
  • 一、缺乏具体明确论点问题普遍存在
  • 二、提炼能力短缺是主要原因
  • 第二节 论点有据
  • 一、论据必须真实
  • 二、论据和论点之间必须具有必然联系
  • 三、论据必须充分
  • 四、论证必须强化
  • 第三节 逻辑严谨
  • 一、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
  • 二、逻辑严谨是基本要求
  • 三、逻辑框架残缺现象较为普遍
  • 第四节 排列有据
  • 一、梳理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 二、梳理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 三、梳理对策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五节 文题对应
  • 一、文不对题
  • 二、题间关系混乱
  • 第六节 莫贴“标签”
  • 一、“贴标签”现象值得关注
  • 二、把准问题和学科之间的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 “思维与表达训练”的前世今生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本以为是一本青年研究论文集,看了序才发现是教授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方法的。从青年研究的角度出发,如何选题,找切入点,小题大作,定义概念等。虽然学术性强,对于调研层面的报告写作有帮助。摘录一段书中对于调研和田野的描述:田野的要义,在于掌握 “经验质感”,是对于经验事物的敏感把握能力,对未知问题的直觉能力,对复杂因素的分析能力,对社会现象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一个人的 “经验质感” 不会随着他的研究变化而失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纸上诗书,唯经独立思考,方可化成胸中峰峦。

      文章并非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想就是思维。文章好,无非涉及四个方面:内容充实(思维材料丰富)、条理清楚(思维逻辑性强)、观点新颖(思维方法和成果有新意)、表达生动(思维生动)。而这四个方面说到底都是思维问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