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德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门德尔松的主要著作。

内容简介

摩西·门德尔松是德国启蒙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被称为德国的苏格拉底。《晨时或论神之存在的演讲》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

1785年雅可比出版著作《论斯宾诺莎的学说: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一书,他指出门德尔松好友莱辛向他透露自己信仰斯宾诺莎哲学。雅可比花了较大力气论证斯宾诺莎哲学实质是无神论、虚无主义,并进一步指出其根源在于理性本身。由此可见,雅可比是借“爆料”批判启蒙哲学。本书是对雅可比的回应,也是对启蒙哲学的维护。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什么是真理,即我们如何获得客观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论证上帝存在。门德尔松同样批判斯宾诺莎哲学,指出其学说本质上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一即一切取消了个别事物的实体性,而一切有限之物无法构成一个无限的一。

此外,门德尔松又指出从斯宾诺莎的无限实体推不出思维与广延两个属性来。批判了斯宾诺莎哲学,门德尔松指出莱辛信仰泛神论不假,但信仰的是精炼的泛神论。这种泛神论认可一切事物存在于神中,但又不否认神的决断,不把广延归之于神,门德尔松认为这样就可以回避雅可比的指控。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真理、幻象与谬误之初步知识
  • 第一章 何为真理
  • 第二章 原因-结果-根据-力
  • 第三章 直接知识-理性知识-自然知识的自明性
  • 第四章 真理与错觉
  • 第五章 实存-清醒-睡梦-迷狂
  • 第六章 观念的联结-观念论
  • 第七章 续篇:观念论者与二元论者之争。真理冲动与许可冲动
  • 第二部分 关于神之存在的科学学说概念
  • 第八章 探索的重要性-论巴泽多信仰义务的原则-公理
  • 第九章 纯粹与实用的重要学说的自明性-与神之存在的证明的自明性相比较-证明的不同途径
  • 第十章 寓言式的梦。理性与常识。证明神之存在的根据,以观念论者的体系为参照,以人自身的实存为基础。同样必要时以客观的感性世界的理想实存为基础
  • 第十一章 伊壁鸠鲁主义-可能性-偶然性。因果序列无终点无开端,往复以至于无穷-永恒,无开端无终点无过程
  • 第十二章 偶然之物存在于必然之物的充足理由-前者乃某时某地,后者乃每时每地-前者只关乎时空;后者是绝对的最完善者与最完满者。现存的一切即最完善者。神的一切思想就其以最完善者为对象而获得现实性
  • 第十三章 斯宾诺莎主义-泛神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反驳
  • 第十四章 与泛神论者的后续争辩-类似观点-观点之整合-纯化的泛神论的无害性-宗教与伦理就实践而言的相容性
  • 第十五章 莱辛-他对理性宗教的贡献-他关于纯化的泛神论的思想
  • 第十六章 对于必然性、偶然性、独立性与依存性概念的释义-基于自我认知的不完全性,尝试对神之存在进行新的证明
  • 第十七章 “最完满、必然与独立的存在者存在”证明的先天根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