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博采历代典籍,成就鸿篇巨制。
内容简介
《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历时8年,汇聚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古籍专家,包括总顾问许嘉璐、主编尹小林等学者。他们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使命,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690余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形成166册、2亿字的鸿篇巨制。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本书为《中华传世藏书》经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传世藏书(第1册):经部·经传注疏一
- 《中华传世藏书》编辑委员会
- 《中华传世藏书》出版工作委员会
- 《中华传世藏书》总序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承
- 《中华传世藏书》凡例
- 周易正义
- 解题
- 上经乾传卷一
- 上经需传卷二
- 上经随传卷三
- 下经咸传卷四
- 下经夬传卷五
- 下经丰传卷六
- 系辞上卷七
- 系辞下卷八
- 说卦卷九
- 尚书正义
- 解题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中华传世藏书(第2册):经部·经传注疏二
- 毛诗正义 解题
- 序
- 诗谱序
- 卷一一
-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
- 卷一二
- 卷一三
- 召南鹊巢诂训传第二
- 卷一四
- 卷一五
- 卷二一
- 邶柏舟诂训传第三
- 卷二二
- 卷二三
- 卷三一
- 鄘柏舟诂训传第四
- 卷三二
- 卫淇奥诂训传第五
- 卷三三
- 卷四一
- 王黍离诂训传第六
- 卷四二
- 郑缁衣诂训传第七
- 卷四三
- 卷四四
- 卷五一
- 齐鸡鸣诂训传第八
- 卷五二
- 卷五三
- 魏葛屦诂训传第九
- 卷六一
- 唐蟋蟀诂训传第十
- 卷六二
- 卷六三
- 秦车邻诂训传第十一
- 卷六四
- 卷七一
- 陈宛丘诂训传第十二
- 卷七二
- 桧羔裘诂训传第十三
- 卷七三
- 曹蜉蝣诂训传第十四
- 卷八一
- 豳七月诂训传第十五
- 卷八二
- 卷八三
- 卷九一
- 鹿鸣之什诂训传第十六
- 卷九二
- 卷九三
- 卷九四
- 卷十一
- 南有嘉鱼之什诂训传第十七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一一
- 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
- 卷十一二
- 卷十二一
- 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
- 卷十二二
- 卷十二三
- 卷十三一
- 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
- 卷十三二
- 卷十四一
- 甫田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一
- 卷十四二
- 卷十四三
- 卷十五一
- 鱼藻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二
- 卷十五二
- 卷十五三
- 卷十六一
- 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
- 卷十六二
- 卷十六三
- 卷十六四
- 卷十六五
- 卷十七一
- 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
- 卷十七二
- 卷十七三
- 卷十七四
- 卷十八一
- 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
- 卷十八二
- 卷十八三
- 卷十八四
- 卷十八五
- 卷十九一
- 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
- 卷十九二
- 臣工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七
- 卷十九三
- 闵予小子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八
- 卷十九四
- 卷二十一
- 训传第二十九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中华传世藏书(第3册):经部·经传注疏三
- 周礼注疏
- 解题
- 周礼正义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中华传世藏书(第4册):经部·经传注疏四
- 仪礼注疏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上
- 卷二十六下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中华传世藏书(第5册):经部·经传注疏五
- 礼记正义(一)
- 解题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中华传世藏书(第6册):经部·经传注疏五
- 礼记正义(二)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中华传世藏书(第7册):经部·经传注疏六
- 春秋左传注疏(一)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上
- 卷十九下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中华传世藏书(第8册):经部·经传注疏六
- 春秋左传注疏(二)
- 卷三十
- 襄公起五年,尽九年
- 卷三十一
- 襄公起十年,尽十二年
- 卷三十二
- 襄公起十三年,尽十五年
- 卷三十三
- 襄公起十六年,尽十八年
- 卷三十四
- 襄公起十九年,尽二十一年
- 卷三十五
- 襄公起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 卷三十六
- 襄公二十五年
- 卷三十七
- 襄公二十六年
- 卷三十八
- 襄公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
- 卷三十九
- 襄公二十九年
- 卷四十
- 襄公起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 卷四十一
- 昭公元年
- 卷四十二
- 昭公起二年,尽四年
- 卷四十三
- 昭公起五年,尽六年
- 卷四十四
- 昭公起七年,尽八年
- 卷四十五
- 昭公起九年,尽十二年
- 卷四十六
- 昭公十三年
- 卷四十七
- 昭公起十四年,尽十六年
- 卷四十八
- 昭公起十七年,尽十九年
- 卷四十九
- 昭公二十年
- 卷五十
- 昭公起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
- 卷五十一
- 昭公起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 卷五十二
- 昭公起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 卷五十三
- 昭公起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 卷五十四
- 定公起元年,尽四年
- 卷五十五
- 定公起五年,尽九年
- 卷五十六
- 定公起十年,尽十五年
- 卷五十七
- 哀公起元年,尽五年
- 卷五十八
- 哀公起六年,尽十一年
- 卷五十九
- 哀公起十二年,尽十五年
- 卷六十
- 哀公起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 中华传世藏书(第9册):经部·经传注疏七
- 春秋公羊传注疏
- 解 题
-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春秋穀梁传注疏
- 解 题
-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中华传世藏书(第10册):经部·经传注疏八
- 论语注疏
- 解 题
- 论语注疏解经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孝经注疏
- 解 题
-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尔雅注疏
- 解 题
- 尔雅疏叙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孟子注疏
- 解 题
- 序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上
- 卷二下
- 卷三上
- 卷三下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上
- 卷五下
- 卷六上
- 卷六下
- 卷七上
- 卷七下
- 卷八上
- 卷八下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上
- 卷十三下
- 卷十四上
- 卷十四下
- 中华传世藏书(第11册):经部·经学一
- 尚书大传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韩诗外传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春秋繁露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大戴礼记
- 解 题
- 主言第三十九
-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 礼三本第四十二
- 礼察第四十六
- 夏小正第四十七
- 保傅第四十八
-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曾子本孝第五十
-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 五帝德第六十二
- 帝系第六十三
- 劝学第六十四
-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 盛德第六十六
- 明堂第六十七
- 千乘第六十八
- 四代第六十九
- 虞戴德第七十
- 诰志第七十一
- 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 诸侯迁庙第七十三
- 诸侯衅庙第七十三
- 小辨第七十四
- 用兵第七十五
- 少闲第七十六
- 朝事第七十七
- 投壶第七十八
- 公符第七十九
- 本命第八十
- 易本命第八十一
- 白虎通义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五经异义
- 解 题
- 周易集解
- 解 题
- 原 序
-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四书章句集注
- 解 题
- 大学章句
- 中庸章句
- 论语集注
- 孟子集注
- 附录 序跋
- 七经小传
- 解 题
- 卷 上
- 卷 中
- 卷 下
- 中华传世藏书(第12册):经部·经学二
- 汉学师承记
- 解 题
- 阮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汪 跋
- 孟子字义疏证
- 解 题
- 序
- 卷 上
- 卷 中
- 卷 下
- 经学历史
- 解 题
- 一、经学开辟时代
- 二、经学流传时代
- 三、经学昌明时代
- 四、经学极盛时代
- 五、经学中衰时代
- 六、经学分立时代
- 七、经学统一时代
- 八、经学变古时代
- 九、经学积衰时代
- 十、经学复盛时代
- 经传释词
- 解 题
-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马氏文通
- 解 题
- 序
- 卷一 正名
- 卷二 实字一
- 卷三 实字二
- 卷四 实字三
- 卷五 实字四
- 卷六 实字四
- 卷七 虚字一
- 卷八 虚字二
- 卷九 虚字三
- 卷十 论句读
- 孔子改制考
- 解 题
- 叙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今古学考
- 解 题
- 卷 上
- 卷 下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