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八个视角深入解读现代中国价值观及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不了解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有那么强的民族自信心。本书从八个视角独到分析现代中国的多维观察,即从八个维度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改革之维、执政之维、治理之维、思想之维、文化之维、社会之维、人心之维、精神之维这八个角度,通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让读者观察和认识中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改革之维
  • 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 凝聚在改革的旗帜下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 渐进改革需要“过程哲学”
  • 改革没有完成时
  • 破除私心 成全公义
  • 不改革死路一条
  • 没有公平就失败了
  •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 以辩证思维解忧难
  • 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
  • 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
  • 执政之维
  • 为中国赢得下一个十年
  • 为民情怀筑牢政治根基
  • 党内规矩岂能束之高阁
  •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 别让干群关系出现“民意赤字”
  • “转作风”本质是规范权力
  • 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 服从组织不容讨价还价
  • 谋篇布局需要“全球定位”
  • “消极腐败”是政党致命伤
  • 治理之维
  • 把握一个真实的“微观中国”
  • 政府改革,“上下篇”能否融会贯通
  • 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
  • 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
  • “官不聊生”错在哪
  • 锻造我们时代的“好干部”
  •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 走出“选择性治理”误区
  • 用公开透明推动改革大业
  • 思想之维
  • 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 解放思想,永葆与时俱进的锐气
  • 关键时刻敢于“亮剑”
  • 有忧患意识,才有清醒头脑
  • “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 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 学点哲学,洞察大势
  • 读点历史,开阔视野
  • “权力”的滋味怎样品尝
  • 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 平和心态才有平稳人生
  • 文化之维
  • 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
  •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 “用史实发言”才能坚守记忆
  • 追寻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 涵养文化,培厚“精神新土层”
  • 网络“群居”,你准备好了吗?
  • 互联网规则:改变仍在路上
  • 教育,如何让生命蓬勃生长
  • 以文化发展擦亮“中国名片”
  • 文化品质就是国家品质
  • 社会之维
  • 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
  •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 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 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
  • “回不去的故乡”何以绽放梦想
  • 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
  • 理顺结构才能舒缓“社会焦虑”
  • “公共文明”标注社会成熟度
  • 人心之维
  • “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 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
  • 求取公约数是你我共同责任——增进当代中国的共识度
  • 2014,你将如何存在?
  • 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
  •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 善待精神建设的“道德热量”
  •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 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 精神之维
  • 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
  • 谁在支撑我们的“心灵成长”
  • 向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致敬
  • “逆袭人生”,个体命运诠释时代活力
  • 强健精神,拒绝“解构崇高”
  • 给梦想一片更宽广的牧场
  •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 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 民生改善离不开个人奋斗
  • 有创新意识,才能奋发有为
  • 关注现象 倾听“沉没的声音”——《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选粹》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