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具有比较文学视角的译者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近现代文学家曾朴为研究对象,在文化转型期的历史框架内考察他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实践,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对新材料的挖掘以及具体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探讨曾朴对法国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并通过对其翻译策略、翻译与创作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文化转型时期的译者所面临的跨文化对话问题。

本书有意识地考察曾朴作为译者-作家-出版者的多重文学实践,关注译者作为“历史存在”与“翻译主体”的双重维度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呈现一部更具比较文学视角的译者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总序
  • 导言
  • 一、走向译者
  • 二、作为译者的曾朴
  • 三、关于曾朴研究的课题史及本书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译者曾朴的文学道路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准备:同文馆的学习和陈季同的启蒙(1895—1903)
  • 一、语言学习与救国心态
  • 二、文学的转向:陈季同的启蒙
  • 第二节 走上文学之路:小说林时期的文学活动(1904—1908)
  • 一、小说林社:曾朴的文学出版事业
  • 二、“译”与“介”
  • 第三节 重返文坛:真美善时期的文学活动(1927—1931)
  • 一、登上新文坛
  • 二、《真美善》杂志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 三、法国文化的世界
  • 小结
  • 第二章 翻译观念与翻译选择
  • 第一节 曾朴的翻译观念
  • 一、文学理想与翻译动机
  • 二、“翻译是创造的肥料”
  • 第二节 曾朴的翻译选择
  • 一、时代风尚与个性选择
  • 二、语言转型期内的翻译语体选择
  • 三、译本的选择与阐释:译者对本土文学的参与
  • 小结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曾朴笔下的雨果
  • 第一节 译介取向之转变
  • 一、历史思考与现实政治
  • 二、知识倾向
  • 第二节 《九十三年》:在阅读与创造之间
  • 一、不一样的“革命”
  • 二、译者:阅读与创造
  • 第三节 曾朴对雨果戏剧的译介
  • 一、戏剧翻译的独特面目
  • 二、翻译与改编:一部雨果剧作在中国的流传
  • 小结
  • 第四章 翻译与写作
  • 第一节 作者与译者:曾朴的文学追求
  • 一、从真事实到真情感
  • 二、为人生而艺术?
  • 三、对“美”的推重
  • 第二节 创作中的异国因素:从《孽海花》到《鲁男子》
  • 一、《孽海花》中的异国因素:知识场和交游圈
  • 二、作者与译者的对话:《鲁男子》的创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曾朴翻译作品目录
  • 附录二: 曾朴著作目录
  • 附录三: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曾朴日记手稿中的文学史料
  • 病夫日记
  • 病的心声
  • 附录四: 《影之花》的译者问题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