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的每一篇介绍与评述,都是对各法学名著研读心得的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中每一篇介绍与评述,都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的博士、硕士课堂上作为“西方法学名著精读”和“外国法律史研究”两门课程中精读和深入研讨过。现在收入书中的文字,实际上是当时课堂上讨论时作主题发言的博士和硕士所发表的内容,并吸收了各即兴发言者的精彩观点。因此,可以说,本书的每一篇介绍与评述,都是对各法学名著研读心得的精华。同时,本书在体例和内容上也力求创新: 在体例上,本书在卷首设置了一个6万多字的导论,比较详尽系统地描述了西方法学从诞生到定型到发展到变革的整个过程。这对于广大读者加深理解本书正文所涉及的26篇法学名著的内容、精神和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作用;在内容上,本书对每一部法学名著的作者、译者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倾注了比较多的笔墨,对每一部名著的思想传承,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虽然观点未必都很正确,但作为一家之言,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若干有益的启迪。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导论:西方法学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法学的诞生:古代罗马
  • 二、中世纪西欧法学
  • 三、法国法学
  • 四、德国法学
  • 五、英国法学
  • 六、美国法学
  • 七、日本法学
  • 八、二战后西方法学理论的发展
  • 柏拉图:《理想国》
  • 一、作者简介
  • 二、中文译本
  • 三、写作背景
  • 四、思想来源
  • 五、柏拉图对“正义”的阐述
  • 六、《理想国》对后世的主要影响
  • 柏拉图:《法律篇》
  • 一、结构
  • 二、写作背景
  • 三、阅读角度
  • 四、影响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 一、作者简介
  • 二、版本概况
  • 三、中文译本及译者
  • 四、思想传承
  • 五、内容要点
  • 六、基本特征
  • 七、影响
  • 八、整体印象
  •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 一、作者简介
  • 二、中文译者马清槐的生平经历
  • 三、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四、成书的历史背景
  • 五、思想的传承及其渊源
  • 六、写作特征
  • 七、阅读和理解的切入点
  • 八、对后世法学的贡献和影响
  • 九、个人评价
  • 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 一、作者简介
  • 二、历史背景介绍——欧洲的三十年战争
  • 三、中文译者介绍和版本
  • 四、主要观点
  • 五、格劳秀斯及其《战争与和平法》的影响
  • 洛克:《政府论》
  • 一、作者与译者(译本)
  • 二、结构、目录、主旨、主要内容与内在逻辑
  • 三、思想传承
  • 四、《政府论》的理论贡献及后世影响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一、作者简介
  • 二、内容简介
  • 三、对后世的影响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一、作者简介
  • 二、写作背景及内容评介
  • 三、对后世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 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第一卷)》
  • 一、作者与译者
  • 二、写作背景
  • 三、结构和内容
  • 四、意义及影响
  •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 一、著作简介
  • 二、时代背景介绍
  • 三、作者简介
  • 四、版本介绍
  • 五、读后感:《联邦党人文集》只是一个起点——从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之争看美国宪政的本质
  • 六、从征税问题看《联邦党人文集》——一部经典的税法学著作
  • 惠顿:《万国公法》
  • 一、作者、译者和点校者
  • 二、翻译出版的背景
  • 三、内容、结构特点
  • 四、重要地位
  • 五、影响
  • 梅因:《古代法》
  • 一、作者简介
  • 二、写作背景
  • 三、思想传承
  • 四、切入点
  • 五、特征
  • 六、对后世的影响
  • 七、对本书的评价
  • 莫理斯:《法律发达史》
  • 一、作者、译者及点校者
  • 二、主要内容
  • 三、特色
  • 四、亮点与不足
  • 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
  • 一、作者及译者
  • 二、写作背景及思想传承
  • 三、内容简介
  • 四、特点
  • 五、影响和评价
  • 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
  • 一、作者简介
  • 二、译者简介
  • 三、写作及出版背景
  • 四、阅读此书的最佳切入角度
  • 五、特点
  • 六、对后世的影响
  • 七、对本书的评价
  • 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 一、作者简介
  • 二、出版背景
  • 三、思想传承
  • 四、内容介绍
  • 五、特点
  • 六、对本书的评价
  • 七、对后世的影响和学术史上的地位
  • 冈村司:《民法与社会主义》
  • 一、作者、编纂者、译者与点校者
  • 二、写作背景和翻译出版背景
  • 三、思想的传承
  • 四、主要内容
  • 五、特点
  • 六、本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七、对本书的评价
  • 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
  • 一、成书背景
  • 二、作者、译者、点校者简介
  • 三、汉译版本
  • 四、内容辑萃
  • 五、对本书的评价
  • 六、学术地位
  • 七、余思
  • 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 一、原著论文的写作背景
  • 二、主要内容
  • 三、作者、译校者和作序者的介绍
  • 四、我妻荣在日本民法学界的地位和其著作在日本民法学界的影响
  • 五、我们的一点感想
  • 詹宁斯:《法与宪法》
  • 一、作者简介
  • 二、时代背景
  • 三、内容评析
  • 四、学术贡献
  • 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的发展为观察重点》
  • 一、作者及译者
  • 二、写作背景
  • 三、阅读本书的视角
  • 四、对本书的评价
  • 五、需要注意的几点
  •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 一、作者与译者简介
  • 二、写作背景
  • 三、结构与内容
  • 四、简要评述
  • 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
  • 一、功能比较方法
  • 二、法系划分理论
  • 三、对西方法系的“深度描绘”
  • 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一、作者及译者
  • 二、内容简介
  • 三、特点: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的比较
  • 四、学术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 五、对本书的评价
  • 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
  • 一、作者及译者
  • 二、主要内容
  • 三、对本书的评价
  •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 一、作者及译者
  • 二、写作背景
  • 三、中心议题
  • 四、特色
  • 五、对本书的评价
  • 大木雅夫:《比较法》
  • 一、作者和译者
  • 二、主要内容
  • 三、特色
  • 四、本书的影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