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2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朱永新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助您培养孩子。
内容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从教育的田野里生长出来的,是他作为一个父亲、教师和校长,从家庭、教室和校园里体悟出来的,对于父母和一线教师来说,是鲜活的,生动的,可以操作的。这些理论和做法,不仅影响了几代人,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朱永新老师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睿智的父母之爱》等著作中遴选教育箴言进行解读和探讨。全书共十章,主要围绕儿童心理、教师教学、学校管理、阅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进行解读。书中所有的话题都与孩子的成长有关,对父母和教师培养孩子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导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理论与实践
- 第一章 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
- 导语
- 成为儿童才能理解儿童
- 教育首先是人学
- 五岁前的教育很重要
-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 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
- 人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物
- 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
- 让每个孩子成为真正的人
- 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未来的人
-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 童年是十分柔弱的
- 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
- 关注少年的精神生活
- 关注少年的情绪变化
- 尊重少年的平等意识
- 自尊心是孩子心灵最隐蔽的角落
- 不要把信任的露珠抖落
- 儿童是世界的发现者
- 感觉是儿童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
- 孩子从本性上不愿意被他人教育
- 关注儿童的情感生活
- 在孩子心里留下痕迹
- 信任意味着责任
- 把孩子幸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的哪些能力得到开发
- 用心去感觉孩子
- 把整个的心给孩子
- 帮助孩子恢复童年
- 关注儿童变成少年的那个时刻
- 善于保守少年的秘密
- 要看到形成过程中的人
- 不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坏学生
- 第二章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 导语
- 首先是教育者
- 真正的教育者都是情感丰富的人
-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 相信教育的力量
- 教育开发天赋
-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所有孩子享受快乐
- 教育上的创造性是真正理解教育规律
- 真正的教育需要洞察力
- 好教育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 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
- 给孩子真实的答案
- 上课不仅是以知识来教育学生
- 教育学生首先要教育他认识人
-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
- 人是自己志向的创造者
-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强有力的
- 教育学生心目中要看得见别人
- 不应当让儿童的劳动徒劳无益
- 教育机智就是让孩子不失信心
- 让学习成为精神需要
- 帮助孩子克服最初的困难
- 让每个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
- 发挥天赋可防止成绩不良现象
- 对学生的权威是把双刃刀
- 向年轻的心灵展现您自身的美
- 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
- 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 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掂量和深思熟虑
- 言语的力量取决于言行一致
- 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对少年说话
- 教育应该避免两个极端
- 对不好的东西毫不妥协
- 不能容忍教师挥舞精神的皮鞭
- 要教会人自我惩罚
-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 第三章 学校是启蒙的灯塔
- 导语
- 学校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场所
- 集体生活越丰富精神就越充实
- 小学应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 学前教育与小学不应该有鸿沟
-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使用知识
- 儿童为什么会对学校失望
- 让少年学点关于人自己的知识
- 学校的公正首先体现在评价
- 考查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 校长应当了解儿童
- 用统一的教育信念团结教师
- 进一步解放校长
- 教师集体的价值
-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儿童对知识的渴求
- 带着思想进课堂
- 不要榨干孩子的智力
- 人的精神生活需要闲暇时间
- 健康生活是抵御不良行为的关键
- 没有惩罚的学校
- 自我教育是教学变成教育的基础
- 校图书馆是学校精神生活中心
- 没有阅读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 家庭和学校都不可能独自造就人
- 家长学校是校长最必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 学校和父母密切联系具有特别的意义
- 没有家校合作就没有社会进步
- 第四章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 导语
- 尽早让孩子阅读
- 只有读书才能打开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 阅读点燃精神的火花
- 不会阅读就不会思考
- 不会阅读就是没有受过教育
- 不阅读就无法自觉选择生活道路
- 自我教育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从书本开始的
- 人需要阅读一些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书籍
- 读书就是读自己
- 让每个少年有自己心爱的书
- 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藏书
- 为少年挑选好书
- 一本好书宛如一位好友
- 要让书籍紧紧扣住青少年的心弦
- 掌握第二大纲的重要途径是阅读
- 科学阅读带来科学兴趣
- 儿童的生活不能没有童话
- 分析儿童在童话中表现的创造力
- 家庭最重要的作业是阅读
- 活动和阅读相辅相成
- 读和写是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
- 学会强迫自己每天读书
- 享受读书的快乐
- 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欲望
- 引导学生到书的世界有赖于教师
-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 读书应成为教师很重要的精神需求
- 各学科老师都应该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
- 要逐步教学生利用图书馆
- 为孩子读书
- 第五章 道德美才是幸福
- 导语
- 童年是生活理想的源头
- 童年是培养善良的学校
- 善良要用善良来培植
- 不让任何邪恶的种子落进孩子纯洁的心灵
- 恶习是怎样滋生出来的
- 懒惰是心灵的冬眠
- 激发孩子的振奋精神
- 让孩子知难而进
- 虚荣心是儿童心灵的大敌
- 特别谨慎地对待表扬
- 谨防幼稚病
- 重视儿童周围的复杂关系
- 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 用英雄的眼睛看自己
- 教育孩子说真话
- 公正使儿童的心灵变得高尚
- 活着就要天天关心人
- 让孩子成为富有同情心的人
- 为自己的过失感到难过
- 唤醒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责任心
- 不要扑灭心灵的第一次冲动
- 如何防止少年的『心灵牙痛』?
- 培养孩子的自豪感
- 关心他人命运是少年期的本质
- 发展少年高尚的感情
- 锻炼少年坚强的意志
- 自由首先意味着责任
- 知识和智力是提高道德尊严的基础
- 理科学生也应该有人文情怀
- 理想寓于平凡之中
- 让理想成为良心的捍卫者
- 一生有用的道德习惯
- 你们的行为是否给人们带来快乐?
- 要对卑鄙的、龌龊的东西感到恶心和愤慨
- 学会以德报德
- 对待妇女的态度是衡量道德的尺度
- 珍惜生命
- 让祖国为你而骄傲
- 第六章 体验智力劳动的激情
- 导语
- 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
- 人的大脑成熟期很长
- 少年期的大脑会发生深刻质变
- 少年开始用概念来进行抽象思维
- 什么决定儿童智慧的发展水平
- 智育成效取决于多因素
- 发展智力重要的条件是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 让孩子体验到智力劳动的激情
- 让儿童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
- 让渴望知识的火花永不熄灭
- 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 惊异感能使儿童进行最积极的学习
- 让学习变得有趣味
-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子
- 让新东西在儿童生活中逐渐出现
- 鼓励孩子进行探索
- 回答问题能激发孩子的认识兴趣
- 让大孩子教小孩子
- 让孩子学会与成年人交流
- 不能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开
- 不能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
- 牢固记住最基本的知识
- “高效快速”的教学法会伤到儿童的大脑
- 学习不要“紧急动员”
- 要善于对自己说:不!
- 学会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 善于建立未来的时间储备
- 强迫能力差的学生死记适得其反
- 训练少年良好的记忆
- 儿童的思维体操
- 情绪记忆对幼儿感性认识很重要
- 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自觉学习
- 创造的最重要源泉是语言
- 文学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
- 让少年学会自我观察
- 创作童话是趣味与诗意的创造
- 少年的智力需求被局限于上课是不够的
- 让孩子参加兴趣小组
- 孩子一年有五百个以上的“新发现”
- 第七章 体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
- 导语
- 少年的健康很重要
- 健康,健康,再健康
- 整个教育教学工作都要贯穿对学生健康的关怀
- 体育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 体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 体育能同时锻炼体力和心力
- 体育也能使人的其他一切方面变得高尚
- 当运动成为每个人都喜爱的活动
- 关注少年的饮食起居
- 片面的体育教育是有害的
- 少年吸烟是可怕的灾难
- 第八章 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
- 导语
- 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
- 美乃善良和热忱之母
- 美是全面发展的有力源泉
- 美育是立体的
- 美是不能够错过的
- 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美的精神养料
- 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 要注重隐性的审美教育
- 教会孩子追求美好的事物
- 关心活生生美好的东西
- 艺术有助于人格形成
- 每个孩子都是画家
- 绘画会使学生保持创造爱好
-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
- 音乐是强大的思想源泉
- 美的音乐开启人的心灵
- 聆听大自然的音乐
- 激发诗情的是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
-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
- 语言美能触及灵魂
- 体验本民族语言的美
- 童话与美分不开
- 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 第九章 在劳动中开始精神生活
- 导语
- 从物的世界到人的社会
- 人和劳动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
- 没有劳动就没有生活
- 真正的劳动捍卫着人的良心
- 不要忘记我们的根
- 劳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 劳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 要理解劳动的文化源泉
- 体力劳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终目的
- 体力劳动的智力效应
- 手是大脑的老师
- 手脑结合的体力劳动
- 让孩子在劳动中开始他们的精神生活
- 让孩子为自己和自己集体的劳动成果而自豪
- 经常不断地劳动才能丰富精神生活
- 体验劳动之美
- 懂得劳动的乐趣
- 用劳动去获得快乐
- 让每个人在劳动中找到自己
- 没有战胜过困难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 第十章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 导语
- 一切都取决于儿童时期的教育
- 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教师
- 父母教育孩子更需要智慧
- 教育孩子需要付出特殊的力量
- 家庭生活是儿童思维的基础
- 儿童变得难教的原因在教育
- 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
- 家长教育学是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 父母和年轻人都需要一本家庭教育学
- 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
- 非常个性化同时又非常社会化的工作
- 责任感是为人父母的道德准备
-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 教育孩子也在教育自己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同样能证实您的价值
- 让孩子有自己的根
- 几乎所有人都会成为父亲或母亲
-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
- 所有父母心里都有善的火花
- 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教育孩子
- 父母学识浅薄会给别人带来灾难
- 父亲是孩子最亲、最爱的男人
-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母亲
- 让孩子懂得崇敬母亲
- 父母的爱不可以用物质耗费来测量
- 家庭应该充满信任的气氛
- 祝贺新生命的诞生
-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儿童疾病的预防
- 让孩子经历风雨
- 用美好培育美好
- 教孩子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
- 父母的要求要一致
- 把讲道理和培养服从听话的习惯紧密结合起来
- 鼓励、指导、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
- 让实践教育孩子认识错误
- 父母的权利是权利也是艺术
- 让孩子学会感受妈妈的心情
- 让孩子关注老人的内心感受
- 尊重儿童想做个好人的愿望
- 让孩子看到完整的生命之树
- 怎样向孩子解释他们出世的秘密
- 父母应关心孩子什么
- 少年是人的第二次诞生
- 关注少年的身体变化
- 淡化女孩子对性成熟的兴趣
- 培养母性的自豪感
- 让少年懂得欣赏爱情之美
- 和中学生谈谈夫妻关系
- 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的爱情
- 爱情是灵魂的一面镜子
- 爱情之火需要不断添加好的燃料
- 选择爱侣须慎重
- 友谊是培养人的情感的学校
- 指导孩子怎样建立友谊
- 呵斥产生粗鲁和残忍
- 暴力是压迫儿童意志的凶恶力量
- 谨防恶习侵蚀儿童心灵
- 不要忘记给孩子写信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