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高段位戒掉人际伤害,拿回人际关系的主动权。

内容简介

面对你很重视的人发起的正面冲突,你是否会因害怕破坏关系选择忍让、回避,却只能求得暂时的和平?而面对逃避、拖延、冷暴力、过度依赖等被动攻击,为什么讲道理或指责不仅无效,还容易激发对方的胜负欲与进一步的叛逆?

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冲突,很容易让人陷入无力、恐惧、委屈、孤独的负面情绪中,甚至会把对他人的怒气转移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拿回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这需要智慧与技巧。

作者表示,拒绝和反抗并不是自私,更不会让你失去重要的人——我们可以用现实检核来破除幻想中的恐惧,一个可以合理表达愤怒与观点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才有建立真实情感关系的基础。

本书集合作者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不仅涵盖关于冲突的心理学概念科普,对冲突场景中双方心理动机与真相的拆穿,和化解不同冲突场景的技巧与实践方案,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看清并理解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狠心”,不再被内疚困扰,不因别人的评判怀疑自己,也给自己以接受好的坏的结果的勇气,释放自己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建立对生活与关系的掌控感,活出充满力量的自在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推荐序 在真实中获得自由
  • 重新认识攻击性:生命的原始动力
  • 重建边界:在亲密关系中活出真实
  • 化解内在冲突:自我觉察与内心重建的工具
  • 结语:在真实中找到自由
  • 推荐序 敢于冲突
  • 再版自序
  • 第一部分 看见攻击性
  • 一、攻击性之真实之美
  • 什么是攻击性?
  • 真实面对自身的攻击性冲动
  • 咨询关系中的真实与坦然
  • 生活中的真实之美
  • 本节要点:
  • 二、攻击性之流动之美
  • 晓文和我之间的故事
  • 有人理解你,给你承托
  • 妈妈婆婆仇人变闺密
  • 我无法在此刻满足你,可是我爱你
  • 外在照顾者与内在照顾者
  • 本节要点:
  • 三、攻击性之活力之美
  • 可以吵闹,可以狂欢
  • 孩子闹腾是生命力的呈现
  • 老年人也可以肆意地活出生命力
  • 充满攻击性的来访者
  • 本节要点:
  • 互动:看见,是转化攻击性的灵丹妙药
  • 平衡攻击性
  • 第二部分 攻击性与全能自恋
  • 一、全能自恋与现实挫败
  • 全能自恋与现实边界
  • 自恋究竟是什么?
  • 真正成熟的人都有边界
  • 没有边界感的成年人
  • 本节要点:
  • 二、全能自恋与自恋暴怒
  • 我想要的,你就得给我
  • 无力无助与绝对依赖
  • 生死攸关的恐惧与挣扎
  • 全能自恋是自信的基础
  • 本节要点:
  • 三、全能自恋与月光宝盒
  • 月光宝盒扭转乾坤
  • 穿越应对丧失感与失控感
  • 偏执性地穿越是对自己、他人的攻击
  • 所谓扭转乾坤就是重新创造
  • 本节要点:
  • 互动:关照情绪,从幻想来到现实
  • 看见他人,看见自己
  • 第三部分 攻击性与抑郁的关系抑郁:无法表达的愤怒
  • 一、警惕过度拯救思维
  • 什么是过度拯救思维?
  • 拯救者通过付出感缓解内疚
  • 过度拯救带来的纠缠和怨恨
  • 成为有界限的父母
  • 本节要点:
  • 二、敌意是关系的杀手
  • 理想化背后都包含敌意
  • 完美妈妈身上隐含敌意
  • 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
  • 本节要点:
  • 三、讨好丧失真实自我
  • 讨好,恐惧情境下的生存策略
  • 讨好令人失去精神上的自我
  • 讨好核心: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 讨好者如何成为真实的自己
  • 本节要点:
  • 互动:恨和爱一样,都是人类的基本情感
  • 第四部分 攻击性与焦虑的关系焦虑:受抑制的自体感
  • 一、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
  • “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背后逻辑
  • 把孩子当作自我安全感的“人质”
  • 被控制者如何抵挡他人的控制?
  • 本节要点:
  • 二、焦灼的婴儿与缺位的母亲
  • 未经过依赖的独立是假性独立
  • 焦灼的婴儿对应缺位的母亲
  • 焦灼婴儿未被爱凝视的生命
  • 本节要点:
  • 三、焦虑源于过高的期待
  • 高期待的背后,是恐惧自己不完美
  • 有一种高期待,叫作你不要拒绝我
  • 高期待阻力,妨碍我们的创造力
  • 被接纳的环境,创造力发展得更好
  • 本节要点:
  • 互动:低自尊的分离焦虑,如何走出来
  • 第五部分 攻击性与主动攻击主动攻击与边界
  • 一、越界:无视他人边界
  • 越界是对独立个体的剥夺
  • 过度保护是变相的关系越界
  • 越界者幻想拥有无上权力
  • 本节要点:
  • 二、暴力:破坏性情绪表达
  • 攻击性引发的暴力
  • 暴力与压抑的关联
  • 施受虐痛苦的连接
  • 本节要点:
  • 三、指责:核心自我的丧失
  • 自卑与攻击性的背后
  • 指责与抱怨
  • 远离不断指责你的人
  • 本节要点:
  • 互动:分清边界,从混沌的关系中主动突围
  • 第六部分 攻击性与被动攻击
  • 一、依赖:隐藏在黏滞背后的攻击
  • 过度依赖对关系的伤害
  • 一场操纵与愤怒的游戏
  • 没人能做你的救命稻草
  • 本节要点:
  • 二、拖延:隐蔽在沉默背后的攻击
  • 拖延者的“三迟”
  • 不被回应的绝望
  • 拖延的四种类型
  • 本节要点:
  • 三、疾病:隐藏在身体背后的攻击
  • 低价值感带来过度牺牲
  • 身体信号提醒注意健康
  • 身体是我们的智慧导师
  • 我们的身体值得去珍爱
  • 本节要点:
  • 互动:“恰如其分”的愿望也会成为一个牢笼
  • 第七部分 攻击性的转化
  • 一、攻:学会去要
  • 坚信自己的价值
  • 学会清晰地表达
  • 接纳自我羞耻感
  • 本节要点:
  • 二、守:学会说“不”
  • 守住自我边界
  • 找准最好时机
  • 承受自己的内疚
  • 本节要点:
  • 三、道:学会去爱
  • 学会去爱,需要面对惨淡过去,哀悼过往丧失
  • 放松自我身心,内心安住当下
  • 带着恐惧连接,表达你的善意
  • 本节要点:
  • 互动:化解敌意,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 第八部分 攻击性的升华
  • 一、定:心安住在身体里
  • 面对和接受真实后果
  • 本节要点:
  • 二、容:创造内在空间
  • 空间的另一面无空间
  • 创造你自己的空间感
  • 弹性边界柔软而坚定
  • 本节要点:
  • 三、真:直面世界真相
  • 勇敢真实地活着
  • 面对真相
  • 本节要点:
  • 互动:在恐惧的无措中“定”下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冲突:被误解的生命力之源

    在传统语境中,“攻击性” 常被等同于破坏性行为,而作者黄玉玲在书中颠覆了这一认知。她援引弗洛伊德与温尼科特的理论,将攻击性定义为 “中性的、原始的生命力”—— 它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类建立真实关系的基石。压抑攻击性,可能导致自我攻击、情绪内耗,甚至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泥潭;而合理表达攻击性,则是捍卫边界、激活创造力的关键。书中以大量咨询案例为支撑,剖析了冲突场景中的心理动因。例如,面对冷暴力时,指责可能激发对方叛逆,而 “忍让” 则会让关系陷入虚假和谐。作者提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 “现实检核”:区分幻想中的恐惧(如 “反抗会失去重要的人”)与现实后果,从而打破自我设限的循环。作者的论述兼具深度与实用性。她将冲突场景细化为职场、家庭、亲密关系等六大场域,并针对性地提出 “攻守道” 策略:攻 —— 学会要求:明确表达需求,例如职场中捍卫语言与权力边界;守 —— 学会拒绝:通过 “原子式生存法” 保持独立性,避免过度依赖;道 —— 学会去爱:在亲密关系中平衡利益、道德与情感,以 “减弱道德优势” 换取情感联结。书中还引入 “自恋暴怒”“月光宝盒” 等心理学概念,揭示被动攻击(如拖延、疾病)的本质 —— 它们是对生命力的辜负,而直面冲突才是自我成长的契机。作者反复强调,“真实” 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唯一路径。她以自身家族故事为例:父母与奶奶皆以 “不好惹” 著称,却在冲突中维系了真实的情感流动。这种 “带着善意的锋芒” 并非伤害他人,而是拒绝伪装,让情绪自然流动。书中金句 “与其忍到内伤,不如撕出机会”,正是对 “虚假善良” 的犀利批判 —— 委曲求全的 “好人” 面具,终将导向生命的萎缩。这本《敢于冲突》不仅是一心理学著作,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觉醒的实践指南。它教会我们在冲突中观察自我、厘清边界,将攻击性转化为创造力。正如武志红老师在序言中所言:“攻击性就是生命力,” 对于困于人际关系、渴望活出真实力量的现代人,这本书提供的不只是方法,更是提供一份直面冲突的勇气。

      转发
      1

    出版方

    联合天畅

    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隶属北京联合出版社,是集出版与发行平台一起的一体化公司。(前身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已成立多年) 出版方面,公司已有包括未读、读创、天略、童立方等37家战略合作图书公司和图书工作室,年出版品种300种,发行码洋2亿。出版类别涉及社科、文艺、少儿、明星等。 社科类已经合作出版图书有科普类《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万物解释者》、《无言的宇宙》等; 家教育儿类有《正面管教》系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等; 文艺类有林清玄《从容的底气》、黄佟佟《不由分说爱上这世界》等; 明星类有戴军《该不该在一起》、李响《响聊聊创业》、丁克森《当你听到世界为你叫好的声音》; 少儿类有少儿绘本《晚安,月亮》、《杰瑞的冷静太空》、《好啦好啦》、《别说你快点快点》、《做自己,木朵》;少儿文学类有乐多多的《胡小闹》系列、《亨利王子》系列,儿童科普类有高新科技AR图书《艾布克的立体笔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