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15国际满学青年学者论坛:国际化,以青年为主,新史料共识。

内容简介

2015年9月,“国际满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国际性,二是以青年为主体,并与前辈学者展开积极对话,三是参会学者对挖掘利用满文档案等新史料的高度共识。本书精选该次会议论文25篇,结集出版。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序言
  • 目录
  • “惇亲王绵恺囚禁多人案”中的下五旗包衣
  • 一 前言
  • 二 道光十八年绵恺囚禁多人案相关档案及事件始末
  • 三 被拘禁者名单之性质
  • 四 档案中的身份注记
  • 五 道光二年惇亲王包衣佐领编设过程
  • 六 结论
  • 七 余论:《闲窗录梦》之后的穆齐贤经历
  • 论清代吉林义学
  • 一 设立背景
  • 二 义学的设立
  • 三 吉林义学的特点
  • 四 结语
  • 清代八旗驻防协领刍议
  • 一 协领的设置
  • 二 协领的选补
  • 三 协领的职责
  • 四 协领与城守尉的关系
  • 五 结语
  • 域外收藏满文天主教文献三种
  • 一 日本藏《古新圣经》
  • 二 法国藏《万物真原》
  • 三 法国藏《天神会课》
  • 四 神学术语的满文翻译
  • 五 结语
  • 蟠桃宫满、汉合璧《太平宫碑》考述
  • 一 《太平宫碑》满、汉碑文释读
  • 二 吴达礼身份考
  • 三 《太平宫碑》与清初道教旗人信众
  • 四 小结:碎片与断面
  • 清初蒙古多罗特部的政治变迁
  • 一 多罗特部首领世系与后金的征讨
  • 二 从锦州来投诚之多罗特部人
  • 三 编牛录入八旗
  • 四 结语
  • “清书庶吉士”考析
  • 一 绪论
  • 二 清书庶吉士的设立及拣选条件
  • 三 清书庶吉士的拣选名额
  • 四 清书庶吉士的教习及散馆
  • 五 余论
  • 附录
  • 加恩旧臣:清代内务府的包衣荫生
  • 一 前言
  • 二 内务府包衣适用的恩荫与难荫制度
  • 三 内务府荫生的补授规则
  • 四 小结
  •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是否规范满族萨满教考辨
  • 一 从文本内容看纂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初衷与目的
  • 二 从版本流布看《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影响范围
  • 三 野祭衰退与《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无关
  • 四 民间家祭并未与《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完全一致
  • 五 余论
  • 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治边政策的转型
  • 一 呼伦贝尔新政与治边政策的探索
  • 二 呼伦贝尔“独立”风波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局
  • 三 “复治”后呼伦贝尔多元政治文化体制的形成
  • 四 结语
  • 透过仪礼看皇太极时期对蒙关系以及“外藩”(tulergi golo)概念的形成
  • 一 绪论
  • 二 皇太极时期对待蒙古王公的仪礼
  • 三 “tulergi golo”(外藩)概念的形成
  • 四 结论
  • 清初堂子祭祀沿革及其意涵
  • 一 “天祭祠堂”与“礼天堂宇”
  • 二 从家庙到帝庙
  • 三 结语:文化冲击下的改造与适应
  • 论满洲瓜尔佳氏索尔果家族之旗分
  • 一 努尔哈齐统治时期索尔果家族旗分的初定
  • 二 皇太极继位后索尔果家族旗分的变更
  • 三 旗分变更的原因
  • 《西洋药书》及其解毒方探析
  • 一 前言
  • 二 作者与读者
  • 三 《西洋药书》的药方分类
  • 四 《西洋药书》的解毒方
  • 五 结语
  • 附录
  • 从“归附汉人”转到“汉军旗人”
  • 一 改善汉人地位与“太宗赐妻”
  • 二 “太宗赐妻”与祖氏家族的袭职争执
  • 三 “盛京出生”继承者
  • 四 结语
  • 清代珲春巡查南海问题初探
  • 一 巡查南海缘起
  • 二 巡查南海
  • 三 巡海活动的终结
  • 四 结语
  •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研究
  • 一 满文史料举要
  • 二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特征
  • 三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危害
  • 四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惩罚方式与防范措施
  • 清初“纪录”小考
  • 一 入关前的纪录特征
  • 二 纪录的满文名称
  • 三 结语
  • 论东北民间满族谱牒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 一 关于谱牒起源问题的一些看法
  • 二 民间满族谱牒的萌芽——英雄祖先谱
  • 三 民间满族谱牒的形成——子孙绳及条子式谱
  • 四 民间满族谱牒的确立——文字谱
  • 乾隆二十八年京口驻防汉军出旗拨补与伊犁驻防
  • 一 自愿出旗为民原则
  • 二 京口汉军出旗安置与调补
  • 三 江宁蒙古旗人调驻京口
  • 四 京口汉军出缺与伊犁驻防
  • 生息银两政策与内库银借贷
  • 一 康熙年间面向内务府旗人的贷款
  • 二 “生息银两”的运营
  • 三 借给长芦盐商生息
  • 四 结语
  • 民国时期清理河北旗地过程中拨补租地初探
  • 一 拨补租地概况
  • 二 相关各方态度与清丈政策的确定
  • 三 小结
  • 吉林满族伊尔根觉罗赵氏谱单初探
  • 一 谱单与墓碑的考察
  • 二 赵氏在吉林的史迹
  • 三 结语
  • 清代热河总管的职权及其功能
  • 一 前言
  • 二 热河总管设立的背景及其沿革
  • 三 热河总管的职务内容
  • 四 总管衙门的经费收支与清朝在热河的经营
  • 五 道光以后热河总管衙门职权的变化
  • 六 结论
  • 清代沧州驻防的设立、本地化与覆灭
  • 一 沧州驻防的兵力与族群
  • 二 沧州驻防的本地化
  • 三 浴血沧城
  • 四 重建驻防与“集体记忆”之形成
  • 五 结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