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览宋徽宗时期茶与人、文化相融合的登峰造极,体验宋人创造的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内容简介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本书是《香乘》注释版、《茶经》注释解读版的续篇,通过宋代八部极具影响力的茶书经典——《茗荈录》《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茶具图赞》,结合当下品茶生活,从饮茶文化、制茶工艺、茶人趣事、茶器审美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集知识、文化、故事、体验于一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巅峰时代的生活美学
  • 宋茶才是巅峰体验
  • 玩山头,他凭什么领先一千年
  • 喝茶到了极致会发生什么?
  • 茗荈录
  • 茶录
  • 东溪试茶录
  • 品茶要录
  • 大观茶论
  • 宣和北苑贡茶录
  • 北苑别录
  • 茶具图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茶道巅峰之作

    每日一书:《大观茶论》。宋徽宗不仅是皇帝里面排第一的艺术家,而且其审美之高雅、见地之精深,视野之博洽,在整个历史上的艺术家群体里,也堪称一流。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茶道无一不精,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浓厚兴趣,可惜是个皇帝。中国茶的历史有三大源流,一个是陆羽《茶经》为代表的草茶的源流,这个源流基本上没有中断过,明代太祖皇帝兴散茶废团茶,虽然得不到陆羽的真精神,但大体上这一脉是传下来了。另一个是扎根民间的调饮传统,无论陆羽排斥也好,宋人鄙视也好,在民间都有很大的生命力,直到现在南方的乡村,乃至超市的瓶装饮料,街边的快销茶饮,都还在延续。再一个就是宋代的銙茶或者说片茶传统,这个从各个方面来说,《大观茶论》都是巅峰。今天很多茶农忙着砍掉所谓的杂树,徽宗却知道好茶的种植是 “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还有关于采茶,徽宗要求 “茶工从容致力” 也是很少人会关注,却对茶叶品质有很大影响的。需要控制水柱的话,买水壶的关键是他也写绝了 “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 最经典的是他的品茶四字诀 “香、甘、重、滑”,至今依旧是评判茶叶品质的 4 个重要维度。宋徽宗不仅是皇帝里面排第一的艺术家,而且他的审美之高雅、见地之精深,视野之博洽,在整个历史上的艺术家群体里,也绝对是第一流的。宋徽宗的品鉴理念,更是大大超越时代,其对口感中重量感、空间感、平衡感的把握,实际上与现代葡萄酒领域专业人士颇能沟通,而反观其后的茶叶品鉴,则似乎是退步了。按《大观茶论》,好茶的标准是 “甘香重滑”,这个重,不是重口味之重,而是讲结构,讲内质,讲茶的力道。实际上宋人的审美和道家、禅宗有很大关系,了解这个对理解宋茶会很有帮助。在大宋来说,顶级的两种茶一个叫 “龙园胜雪”,这个其实是龙团升级好几次的版本,牛在等级和工艺。还有一个称 “白茶”,这个和现在的白茶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牛在品种。对于这样的顶级贡茶,拣选还不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顶级氪金玩家的极致点茶法

      对于饮茶,点茶是宋代主流的玩法,士大夫的日常。通常的点茶,第一步先加少量的水,先把茶粉调成膏。第二步再加水,逐渐打出泡沫。说俗一点,点茶就是做玉米糊之类的东西,必须先用少量水调匀,一下子加太多水,茶粉和水的融合就不太好。不仅范仲淹、蔡襄是这个玩法,一般士大夫是这个玩法,就连现在日本所谓的(抹)茶道也是。宋徽宗不。宋徽宗有他自己的神仙点茶法:第二注又分解为七次注水。调好茶膏,第一注,宋徽宗形容 “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 美,形象。他强调第一注的质感,酵蘖之起面 —— 就像发面,大致上就是一定时间段,面团逐渐膨胀,充满气孔。但是这个过程,浓缩到两三秒,是什么感觉?宋徽宗用文字完成了一次 “延时摄影”(这个咱们都看过,一整晚月亮西升东落,又或者高峰期车水马龙,几秒钟之内快进完)。发面好像是一件很俗的事,但是 “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在宋徽宗眼里,茶开始进入一个华美的幻境。第二汤,“色泽渐开,珠玑磊落”,这是说茶汤发色,泡沫渐细密。第三汤,“周环旋复,表里洞彻”,这是击拂的动态。日本人拿着一个建盏,说是曜变,无比伟大,里面能看见宇宙。然而,宋徽宗说 “击拂” 这个动作,“周行不殆,为天地母”,表里洞彻啊。道在平常,在击拂的循环往复间。至于日本人的天目曜盏里有没有,各自喜欢就好。第四汤,“真精华彩,既已焕然,轻云渐生”,此时最精彩的东西才展现出来。这不单只是个技术的问题,是手力,眼力,心力的综合。蔡京《太清楼侍宴记》说,徽宗有时候会亲自给左右大臣点茶。就是个打出泡沫的力气活么,谁干不是干,太监训练一下也可以吧?真不是这么回事。轻云渐生,徽宗已经开始进入他独享的精神世界了。第五汤,“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云气凝结,寰宇洁白。茶色完全显发,美轮美奂。可以喝了吗?还不行。还要有第六汤,茶色都完全显发了,也那么美了,怎么还要注汤?那是一般人的想法。徽宗这个时候注汤,是为了观赏茶汤的动态效果:云气蒸腾,细密的泡沫幻起幻灭。开始喝吧?No,还差一道:第七汤。这次再注水,是要让表面浓密的沫饽浮出盏面,这叫 “咬盏”。然后只取其上面 “轻清” 的部分,“重浊” 弃而不用。这取其精华的过程,也是 “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 仙山雾海,云蒸霞蔚,巅峰,极致。是不是最好喝,见仁见智。从精神层面来说,这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点茶的最高境界。喝茶而已,搞那么复杂干啥。这话没错,但人生,各自有境界。有的人觉得解渴就行了;有的人觉得香气要丰富,口感要顺滑;又有的人能看到结构和层次;而宋徽宗,他要跨越天人籓篱,进入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现实结果是什么?亡国。皇帝这个位置,太敏感,太脆弱。一个喜好,可能动用的就是全国的资源,甚至是不该动用的资源。宋徽宗不是富二代富三代,而是第八代(存在兄终弟及情况)的皇族。顶级氪金玩家,在所有服务器里,已体验了人间几千年的极致,他很难与人共鸣,不和神仙玩儿,让他怎么办?这样的皇帝玩茶,没有功利心,那对他没有意义;也不是为了休闲,他根本就不需要休闲。茶为他打开了一个通道,使他得以探索更多未知,更多奥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各种茶录

        本书是个大合集,好就好在这一点。如果要是单独某一录能更详细解读就完美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文天下

        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民营书业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公司策划了大量优秀畅销图书。其中多本图书单品销量超过百万册,在版权引进和国内原创作家的打造上,探索出一整套畅销书运营模式。2009年7月,成功引进盛大文学的战略投资,现名为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