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文库中的一种,作者是北京大学前副校长、著名学者沙健孙先生,本专著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共6篇文章,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历史研究,俄国革命的有关问题。
第二部分共6篇文章,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有关内容的研究文章,论述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经历和史学思想,和主席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相关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性质,批评了一些错误观点,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正气。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具体历史问题的探讨,如关于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的探讨,怎样认识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历史评价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研究”文库 编委会
- 总序
- 第一辑
-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历史研究
-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历史的理论及其启示
- 一、“随同人,我们进入了历史”
- 二、从原始群到原始公社
- 三、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与氏族制度的解体
- 四、历史的启示
- 运用唯物史观考察殖民主义问题
- 一、西方殖民者入侵时的印度社会
- 二、殖民主义的入侵和印度人民的深重灾难
- 三、殖民主义的入侵和印度社会的变化
- 四、反对殖民主义、摆脱外国枷锁,是东方社会获得重建与新生的前提
- 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和俄国社会的发展前景
- 一、对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 二、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与两种可能的发展
- 三、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及其条件
- 四、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提供的历史启示
- 关于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
- 一、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争论
- 二、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
- 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四、关于东方国家的革命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革命策略
- 一、世界划分为少数压迫民族和多数被压迫民族
- 二、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落后国家民族革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前途
- 第二辑
-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
- 一
- 二
- 三
- 四
- 李大钊史学思想述论
- 一、关于历史与历史学
- 二、历史学能否成为和怎样才能成为科学
- 三、历史的本体和对历史的认识
- 四、历史学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五、“向历史中寻找人生、寻找世界、寻找自己”
-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 一、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 二、党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
- 三、毛泽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
- 四、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五、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 六、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 七、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毛泽东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 一、 “我们研究党史”, “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 二、“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三、“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 四、“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毛泽东读中国文史古籍散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三辑
-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
- 历史理论的源和流
- 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 正确对待西方思想理论
- 一
- 二
- 三
- 胡乔木谈党史工作
- 第四辑
- 关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
- 一
- 二
- 三
- 四
- 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
- 一
- 二
- 三
- 四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怎样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
- 关于“实用主义因素”的问题
- 关于“民粹主义因素”的问题
- 关于“道德主义”因素的问题
- 向陈寅恪先生学习什么?
- 关于坚持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问题
- 一
- 二
- 三
- 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历史评价问题
- 一、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新观点”
-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 三、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究竟对不对?
- 四、为什么要就社会主义论战的历史评价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