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尽管这是一段被人长期遗忘的历史,但是通过作者的叙述,这种极其常见的饮品不同寻常的过去和迷人的起源跃然纸上。

内容简介

在这部记录史上著名的商业间谍案的书中,萨拉·萝斯围绕这一个经济史的转折点讲述了她的令人着迷的故事。19世纪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即将要丧失它在对华茶叶贸易中获利丰厚的垄断地位,这也迫使英国人派出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深入中国内陆盗取了中国茶叶的种子,并将其广泛种植于印度大庄园。福琼险象环生的冒险在本书中被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得本书读起来更像一部探险小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所获赞誉
  • 序言
  • 1 1845年,中国,闽江
  • 2 1848年1月12日,伦敦市,东印度公司
  • 3 1848年5月7日,切尔西药用植物园
  • 4 1848年9月,从上海到杭州途中
  • 5 1848年10月,浙江杭州附近
  • 6 1848年10月,长江,绿茶加工厂
  • 7 1848年11月,安徽省,王宅
  • 8 1849年1月,春节,上海
  • 9 1849年3月,加尔各答植物园
  • 10 1849年6月,印度西北部省份,萨哈兰普尔
  • 11 1849年5月和6月,伟大的茶叶之路,从宁波到武夷山
  • 12 1849年7月,武夷山
  • 烧水
  • 准备茶杯
  • 加入干燥的茶叶
  • 喝茶
  • 13 1849年9月,浦城
  • 14 1849年秋,上海
  • 15 1851年2月,上海
  • 16 1851年5月,喜马拉雅山脉
  • 17 1852年,恩菲尔德·洛克皇家轻兵器工厂
  • 18 维多利亚时代的茶叶
  • 运输
  • 生产
  • 英国人的生活
  • 19 福钧的故事
  • 致谢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偷走的茶叶,被改变的国运

    这本书讲述了清朝末年,英国人福钧以植物学家园艺学家身份,乔装改扮秘密潜入福建安徽等大陆腹地,运用种种不光彩手段窃取茶种、茶苗,并以欺骗手段将制茶师诱拐至印度喜马拉雅山脉,进而发展起大吉岭等红茶产地的故事。细节很丰富,却也充满了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值得维护商业知识产权的当代社会警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微观历史:偷茶叶的英国人

      《茶叶大盗》… 茶,这种吃不饱喝不醉英国自己也不产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须品?必须到要用大量英磅(金币)从遥远的中国来进口,必须到要用阴险的鸦片来交换,必须到要为此打几仗…?可是打赢了还是没能扭转贸易逆差。…… 偷,是走头无路时最好的办法吗?偷,偷种子、偷工艺、偷技术,连喝茶的样子都偷…… 印度、斯里兰卡的优质低价茶完全取代了中国茶地位,英国人终于称心如意的喝上了更好更便宜也更多的茶… 可是英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喝茶呢?…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一些东西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缺了就会不惜去偷?…(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笔一般吧,讲故事讲得挺没重点的。以及终归还是带着赞扬的态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