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疫情之下,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心理建设和辅导?著名心理学家给你专业指导,免费阅读。

内容简介

本手册尤其针对疫情发展至现阶段——家长逐渐复工,孩子留在家里上网课的情况,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提出了实用的心理建设和行为指导建议。全书分为“隔离在家的春假”和“开学、复工以后:成长的机遇”两部分,紧跟抗疫形势,对在家自我隔离,同时陆续网上开学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生理,以及大环境的变化,鼓励学生将这次疫情当作一次历练,将“停课不停学”的特殊经历,当作从身心两方面摆脱惰性,重塑自我,习得新技能的契机,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隔离在家的春假
  • 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的反应正常吗?
  • 二、接受自己,理解家人
  • 三、梳理情绪
  • 1. 不回避、不压制
  • 2. 找到最适合你的疏通渠道
  • 3. 从被动情绪到主动情绪(营造正面情绪)
  • 四、肢体带动感受
  • 1. 呼吸
  • 2. 姿势
  • 3. 表情
  • 4. “一致性原则”
  • 五、人最害怕的是未知
  • 六、人最难受的感觉是无助
  • 七、重新获得控制感
  • 1. 抗击对“未知”的恐惧
  • 2. 抗击“无助感”,获取“控制感”
  • 八、家庭是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
  • 1. 坦诚交流、接受与包容
  • 2. 积极陪伴
  • 3. 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
  • 开学、复工以后:成长的机遇
  • 一、另类的新学期,逆境中的成长机遇
  • 1. 把被迫的调整变成主动的拓展
  • 2. 孩子:“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开端
  • 3. 家长:“全职保姆”卸任的开始
  • 4. 家庭角色的调整机会
  • 5. “学校学习”以外的成长目标
  • 6. “不务正业”的成长目标
  • 7. “核心能力”的成长目标
  • 8. 取悦父母、赢得信任的目标
  • 二、获得“意义”
  • 1. 贡献
  • 2. 成长
  • 3. 家庭关系
  • 4. 独立思考兼行为能力
  • 三、回到校园那天的你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评

    在对学习知识方面,做着提到一个每个人都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的焦虑也越来越强,学习焦虑从原有的谋生等级上升到求存。而且我们的消费环境也在变化,从原有的吃喝升级到现在的体验生活,将知识具体化,这就更加体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利益具体化,甚至在这一点上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帮助你完成阶层穿越,从而我们就更加存在知识焦虑。笔者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就要从 5 个點上作为切入,进行知识学习:1、跟书学不如跟人学(身边这样的人稀缺,不太可能实现);2、不断了解新概念;3、对新学的知识和以前的内容进行总结缝合,比如写一个读书笔记;4、碎片化时间阅读,我认为这点还需要细化,比如一本书前后开始结束时间不能太长,一周为宜;5、立场坚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选择纠结的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再开一个 "演讲" 领域进行训练强化自己,从而有学有说。采用博物学精神,将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并让知识实践而回归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 1. 把被迫的调整变成主动的拓展 2. 孩子:“我的人生我做主” 的开端 3. 家长:“全职保姆” 卸任的开始 4. 家庭角色的调整机会 5.“学校学习” 以外的成长目标 6.“不务正业” 的成长目标 7.“核心能力” 的成长目标 8. 取悦父母、赢得信任的目标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人,最难受的感觉是 无助

        通过你的学习,经历,你肯定总结出了一定的人生经验。碰到新的事物,自己会有 N 个可选择的应对办法。第一个不行,可以试一试另外一个。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你知道的方法都解决不了问题,也没有人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并且你还摆脱不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样?是不是很绝望?这时,人就会陷入一种无助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