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当下最全面、最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战争之一,它蹂躏了整个中欧地区,令数百万人死亡,将城镇和村庄夷为平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以比例而言,三十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损失甚至超过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三十年战争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本书全面介绍了这场战争,内容广泛,不仅囊括了军事、政治方面,还涉及了文化、社会层面。威尔逊分析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构,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细致描绘了战争的进程,还分析了战争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媒体评价
  • 哈布斯堡家谱,1500—1665
  • 1618年中欧地图
  • 地图和战场平面图列表
  • 地图
  • 战场平面图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开端
  • 第1章 序幕
  • 三个男人、一扇窗
  • 多种解读
  • 本书论点
  • 第2章 基督教世界核心地带的难题
  • 帝国
  • 教派化
  • 宗教与帝国法律
  • 第3章 奥地利王室
  • 领地和王朝
  • 等级会议和教派
  • 天主教复兴
  • 第4章 土耳其战争及其后果
  • 土耳其的威胁
  • 战争的方式
  • 长土耳其战争
  • 兄弟之争
  • 第5章 西班牙和平
  • 西班牙君主国
  • 尼德兰叛乱(1568—1609)
  • 西班牙之路
  • 西班牙缔造和平
  • 第6章 波罗的海霸权
  • 丹麦
  • 分裂的瓦萨王朝
  • 波兰—立陶宛
  • 第7章 从鲁道夫到马蒂亚斯(1582—1612)
  • 宗教与德意志诸侯
  • 至1608年的教派与帝国政治
  •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1608—1609)
  • 于利希—克利夫斯危机(1609—1610)
  • 第8章 一触即发?
  • 皇帝马蒂亚斯
  • 乌斯科克战争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1615—1617)
  • 普法尔茨的边缘政策
  • 第二部分 冲突
  • 第9章 波希米亚叛乱(1618—1620)
  • 为了自由和特权
  • 一个国王换一顶王冠
  • 费迪南德集结力量
  • 白山
  • 失败的原因
  • 第10章 费迪南德的胜利(1621—1624)
  • 普法尔茨事业
  • 新教圣骑士
  • 天主教占优势(1621—1629)
  • 第11章 奥利瓦雷斯和黎塞留
  • 奥利瓦雷斯
  • 黎塞留
  • 瓦尔泰利纳
  • 第12章 丹麦对皇帝的战争(1625—1629)
  • 下萨克森的麻烦
  • 瓦伦斯坦
  • 丹麦的失败(1626—1629)
  • 第13章 欧洲战争的威胁(1628—1630)
  • 波罗的海
  • 尼德兰
  • 曼托瓦和拉罗谢尔
  • 《归还教产敕令》
  • 雷根斯堡选帝侯大会(1630)
  • 第14章 北方雄狮(1630—1632)
  • 瑞典的干预
  • 在狮子和老鹰之间
  • 瑞典帝国
  • 呼吁援助
  • 顶峰
  • 第15章 没有了古斯塔夫斯(1633—1634)
  • 海尔布隆联盟
  • 莱茵河沿岸的紧张局势
  • 西班牙的介入
  • 瓦伦斯坦:最后一幕
  • 两个费迪南德
  • 第16章 为了日耳曼自由(1635—1636)
  • 黎塞留决定开战
  • 西方的战争(1635—1636)
  • 《布拉格和约》(1635)
  • 唤起爱国主义
  • 为和平作出新的努力
  • 第17章 哈布斯堡高潮(1637—1640)
  • 僵局
  • 争夺莱茵河的决心
  • 德意志北部的和平?
  • 第18章 均势(1641—1643)
  • 法国—瑞典联盟(1641)
  • 帝国内部的战争(1642—1643)
  • 西班牙日益严重的危机(1635—1643)
  • 从布雷达到罗克鲁瓦(1637—1643)
  • 第19章 谈判压力(1644—1645)
  •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 法国在德意志(1644)
  • 瑞典支配波罗的海(1643—1645)
  • 1645年:可怕和诞生奇迹的一年
  • 第20章 战争或和平(1646—1648)
  • 信心危机(1646)
  • 达成共识
  • 西班牙与尼德兰议和
  • 最后一轮(1648)
  • 第三部分 后果
  • 第21章 威斯特伐利亚协议
  • 国际层面
  • 基督教和约
  • 复员
  • 帝国复苏
  • 第22章 人力和物力损失
  • 一场毁灭性的狂怒?
  • 人口影响
  • 经济影响
  • 领地国家的危机
  • 文化影响
  • 第23章 经历战争
  • 经历的基本特征
  • 军民关系
  • 认知
  • 纪念
  • 缩略语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宗教被操控……

    关于三十年战争史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真正将这三十年战争史全面记录下来的却很少,因其涵盖三十年各个方面至少需要掌握 14 种欧洲语言,史实资料数不胜数,所以大多三十年战争史的著作都只是对那段黑暗的历史进行简短的概述。而彼得・威尔逊用这本《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带我们走进那曾经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影响的暗黑三十年。旨在用最详细的时间维度来横跨这段黑暗的历史,将注意力集中在 16 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局势中的战争起源上。1618 年 5 月 23 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并成立临时政府,宣布波希米亚独立。由此次布拉格 “掷出窗外事件” 而引发的波希米亚叛乱被视为是整个中欧三十年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夺去了 800 万人的生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宗教版图。彼得・威尔逊认为这场始于波希米亚叛乱的战争如果能够避免,或许全欧洲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它不仅是一场宗教战争,而是作为一个导火索的形式引发了政治、社会、语言、性别等其他因素相竞争的结果。他们用《圣经》来解释这场战争是一场圣战,一场正义与邪恶间的终极决战,在这种决战中,只要目的正当,几乎可以不择一切手段。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好战分子和政治权力相结合,用来行使他们正常权力的一种体现,是用他们的视角来解决宗教冲突的一种手段。而这种由宗教纷争引起的三十年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德皇意欲加强权力、新旧教诸侯要求割据称雄、几个大国乘机扩张的战争。它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天主教和封建势力,同时加剧了德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它还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国际环境,为俄国实施 “西进” 政策和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提供了契机。三十年暴虐战争的洗劫、破坏和暴力行为的泛滥,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四处流浪,导致德国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在欧洲史无前例。在这之后的奥地利王室继承战,七年战争,普法战争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不曾遭遇这样惨痛的人口灾难。彼得・威尔逊在本书中用前半部分来陈述欧洲的主要形势,将关键性问题与人物串联,按照年代顺序来论述事件,并将注意力重点放在被遗忘的 1635 年后的一段时间内,用于论述此段时间和平为何会如此难以实现,最后检视此三十年战争的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导致的人员和物质的多种损失,并试图总结战争对经历过它的人们和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

      当下最全面、最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作者是英语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史、中欧史、军事史权威专家。全书分开端、冲突、后果三部分,细致全面地将三十年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过程全景展现,批评了以往三十年战争研究的粗疏错漏之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很不愉快的时候,给我带来愉快的一本书,可惜配图太少了。

        本以为疫情封闭在家,应该有很多时间看书,然而原本一周能读完的书居然看了整整 38 天。该开的会正常开,甚至开得更频繁,抢菜、团购占据了几乎所有剩余时间,只有在深夜等待抢单时才有时间看几眼,还要防止自己看忘了时间耽误了口粮大事。我真的不容易😂    这本书的配图太少了,尤其是前半部分。大量兵种装备、贸易路线、各方势力变化乃至服装等等,只有文字没有配图,全靠想象,而每每打开手机查询地图,总不免去微信看看有什么团,唉😮💨    在梳理完战争的背景和脉络后,重温嘉宝的《瑞典女王》,很多细节变的丰富而有意义。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 7 位选帝侯选举而成,作为欧洲共主,长期以来哈布斯堡家族因其广袤的领地占据皇帝宝座,成为事实上的世袭王朝。帝国领土分属各公国,国王世袭并需获得皇帝的认可。皇帝通过帝国议会协调诸侯关系、征税对外作战(主要对付奥斯曼土耳其)等,但皇帝对帝国议会并不具有主动权,能否有所作为全靠与诸侯的关系(军事、经济实力 + 个人魅力)。帝国境内中北部地区是新教的发源地,南部多信天主教,皇帝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在处理新教、天主教关系时,必须保持不偏不倚,但实际上很难。    诸侯、贵族的领地购买、继承时有发生,同一块领地内臣民的宗教信仰也有不同,教堂、修道院的归属教派常常变化,这些都来带经济利益的争夺。无论是领主还是教会高层都出自贵族,支撑权利争夺的是各方实力(包括亲友团的力量)。由于复杂的姻亲关系,很多家族都有彼此帮衬或对抗的理由,并逐渐形成以普法尔茨代表的新教联盟和以巴伐利亚代表的天主教联盟二大阵营。二个联盟的在教派目标、王朝野心、对外关系三方面存在内部分歧,都非铁板一块。    西班牙、法国、丹麦、瑞典、波兰立陶宛并非(或不承认)神圣罗马皇帝的属国,但彼此有复杂的姻亲关系。联姻一是寻求政治同盟,二是为了获取领土,同时还会考虑宗教因素。西班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分支,从美洲殖民地获取大量白银,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试图加大对尼德兰的控制而引发叛乱。法国获得英法百年战争胜利后进入扩张期,与奥地利、西班牙存在竞争关系,支持尼德兰贵族。丹麦、瑞典、波兰立陶宛利用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绝嗣内乱的时机,成长为波罗的海三强,与帝国北部诸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三十年战争之前,局部战争不断,引发冲突的多是有争议领地的遗产继承。参战贵族及所携士兵效忠的代价是国王、诸侯提供的报酬,一旦钱花完了,军队通常鸟兽散。三十年战争亦然,不同的是出现了以圣骑士为代表的职业雇佣军人,如曼斯菲尔德伯爵。这些军队拥有超强的战斗力,但认钱不认人,常常劫掠城镇乡村,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战争起于 1618 年的一场遗产纠纷,不久升级为等级议会的政治斗争,波西米亚人罢黜了国王费迪南德二世,选举弗里德里希为国王(后称 “冬王”)。但费迪南德二世被选帝侯选为皇帝,在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安支持下在白山打败 “冬王”,对波西米亚、奥地利进行大清洗。没收的土地落入皇帝的支持者、效忠者之手,并重新天主教化,民众要么改宗要么移民,引起新教不满,战争持续进行。而白山战役则成为波西米亚被奴役、压迫的标志,至今仍被纪念。    丹麦支持流亡的 “冬王” 弗里德里希,雇佣曼斯菲尔德开启反对皇帝的战争,但被皇帝的雇佣队长瓦伦斯坦打败。帝国向波罗的海推进,支持西班牙对战尼德兰,帮助波兰对抗同样支持新教的瑞典,引起瑞典的警觉。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人称北方雄狮,率军进入德意志,在布莱滕菲尔德战役中打败帝国的天主教军队,被新教徒誉为新约书亚。对于瑞典这样的苦寒之地,德意志无异是富饶的。古斯塔夫斯挑战帝国权威的同时暴露了野心,但包括盟友在内的很多人却刻意疏远瑞典,他们要的是一个没有天主教、皇帝压迫的德意志,一个包括加尔文宗在内的平等新教世界,而不是瑞典的帝国霸权。瑞典在德意志突飞猛进,皇帝重启瓦伦斯坦,古斯塔夫斯在吕岑会战中阵亡,年仅 6 岁的克里斯蒂娜登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指挥官瓦伦斯坦被控叛国,上演一出风波亭。    帝国军队在新教地区长驱直入,法国担心自己被西班牙包围,黎塞留无法听凭西班牙打败尼德兰,不愿看到皇帝打败瑞典,通过各个联盟形成泛反哈布斯堡共同防御阵线。瑞典在法国的支持下如一头困兽在帝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目的除了领土和对波罗的海控制权外,还有巨额兵饷。    面对法国的干涉,皇帝选择了 “攘外必先安内” 与德意志和解,瑞典昔日盟友倒戈,但皇帝始终无法将骁勇善战的瑞典人赶回波罗的海。    常年的战争与瘟疫一同杀死了德意志 30% 的人口,掏空了国王的腰包,拖垮了各国的经济,各方都想寻求和平。为了在谈判桌上谋个好价钱,战争还在继续,边打边谈出来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是一组和约,很大程度上是解决军队的补偿问题。最终军队被遣散,军人拿到了并不满意的 “满意” 报酬,或沦为劫匪或当上保安。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