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蒙尘50年后回归大众视野的文学经典。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

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8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生与人生

    这本书终被遗忘,而且没有派上用场,他觉得这也没什么关系。任何时候,它的价值问题都几乎微不足道。他不曾有过那样的幻觉,以为会从中找到自我,在那已然褪色的印刷文字中。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一小部分,他无法否认,已经在其中,而且将永远在其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熨平的意义(《斯通纳》读书笔记)

      也许,我们都没搞清楚,或者说误解了生活的意义。斯通纳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样子,我们不知道怎么就开始了现在的生活,我们也不知道生活接下去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我们就像斯通纳一样,没有多么愉快、也没有多么痛苦,我们就选择了一个能让我们生活下去的职业,我们不知道它通向什么地方,只是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顺着这条路走了下去。走了好远之后,我们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多少有点不认识原来的自己了,差不多就是跟自己莫名就多了些陌生的感觉,对过去的自己有些复杂的同情和遥远的爱意。一不小心,我们以为我们遇见了以为的爱情,但又或许我们并不知道对方想在我们这里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家庭的样子,然后有隐约地觉得,这或许有些不太对,可是又不知道怎们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然后我们告诉自己说,好吧,就这样吧,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也没什么不好,就这样吧。然后,我们遇到了些事情,或许是战争、或许是争执、或许是生命、或许是爱情、或许是死亡,我们不知道这些事情带给我们的究竟是好还是坏,它们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它们或许激起了一些生活中的涟漪,但是到最后仍然归于平静。当时间线拉得足够长的时候,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没人说的清楚。它们不过是我们遇到的一个一个事件,至于意义,当你认为它们有意义的时候,它们或许都是非凡的,然而当你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时候,它们就只是时间的褶皱,轻轻抚过去,时间仍是一样的平整,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再然后,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一生也就是如此了。我们或许都在寻找着人生的意义。是啊,我们总要找到点什么,能让自己在辛苦的世界上找到继续前行的理由。人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因为它不追求当下的美好,当下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铺垫,人们通常寻找的意义都不在当下,而在未来。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仍在不懈追求的是对未来稳定的希望,又或者说是,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变成我们所期望的样子,可是当未来及其确定的时候,我们却又觉得这样的未来毫无意义。我们既渴望可控,又不希望一成不变。所以,大多数人就在一刻不停地折腾着现在的自己,好让自己的未来看上去更有意义一些。只是当未来真的来临的时候,当它和我们昨天的想象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又往往消沉、愤怒、不满甚至绝望。当未来变成当下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想之前的期望,只会想未来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意义就在这样不断地想象中间,一刻不停的调整、变化。最后的最后,意义最终被时间熨平,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虚无。他四十二岁了,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读到这里时,心里没有其它,只有悲凉。这是一种无力的悲凉,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努力究竟意味着什么,哪怕它是为别人带来痛苦,都是刺戳自己以给自己生机的力量。但是,或许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力量,高估了自己的意义,我们不过是荒漠上的一粒沙尘,没有风的时候只是执拗的土地毫无意义的组成部分,有风的时候也不过是随风飘洒的尘埃中的一个,无法自拔也无法安生,而最终还是要同样将自己献给土地,如此而已。斯通纳说: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徒劳、虚空,毫无撼动的可能,这或许是学者的悲凉。当他越来越明白时间的力量,就越来越清楚,自己所为之努力、奋斗、抗争的一切,不过是徒劳,然后在这种徒劳中,平静走完自己的一生。好在,我们还拥有一个东西叫当下,好在,我们还有一种意义叫做在别人心中的意义。“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同样,我们生活的意义,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让你成为别人生活的意义,也让别人成为你生活的意义,或许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的意义了。

        5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可是斯通纳呀

        我们大部份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我们感知到的那点小意义完全是主观臆想,如果不是作者的叙事手法,我在一次次狗血推测剧情以后,全部落空,期通纳就是这么无聊,无聊到我现实中随处可见,我突然意识到我,我也有可能就是斯通纳。我反观我认为的婚姻,是不是最后都不可避免的滑下了斯通纳的结局?而那爱情的火苗却在绝处逢生滋生,直到在无能无力下看它熄灭。面对孩子,一种原本属于于我的稳稳的幸福,最后既然失控,甚至我怀疑我的人生是否还在我控欲制中,我仅剩的那点执拗用在了那还能算事业的工作中吗?奇怪,说着说着,我既然用第一人称描述起斯通纳,这该死的代入感。如果我非要强加那一点意义,你可是斯通纳呀,你离开的土地,你追求伊迪丝的勇敢,你为她换大房子的努力,你拒绝沃克尔的与劳曼克思抗争,这些全都在你内心,他就是你呀,当你读凯瑟琳的书时,你应该全明白了,这该死的肿瘤。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2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