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牛津通识读本,出生、死亡、幸福……,人该如何思考生活的意义?带你建立怀疑道德的勇气。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出生、死亡、幸福、欲望、自由等主要伦理问题,努力想说明人应该如何思考生活的意义;并提醒我们,应该对那些经常主导着遒德论辩、事实上不过是诱人噱头的原则保持怀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言
  • 导言
  • 第一章 威胁伦理学的七大因素
  • 第二章 种种道德观念
  • 第三章 伦理学基础
  • 附录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伦理学非冰冷教条,乃人性共鸣的回响。道德的根基不在理性规则,而在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与对共同价值的朴素坚守,仁爱方为文明的底色。2. 道德环境铸就人格,幸福之钥终在己手。社会秩序为个体提供自由发展的基石,而实现人生幸福取决于个人选择与努力,外在保障无法替代内在追求。就像国家给每个孩子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保障机会),但有人成了科学家,有人却沉迷游戏荒废人生。3. 消极自由是免于枷锁,积极自由需自赋羽翼。自由分两种:没人绑着你,和你有能力飞。活着就有不被压迫的权利,但想过得精彩,得自己长本事。国家规定每天工作不超过 8 小时是第一种自由(免于加班压迫),但有人用业余时间学编程创业成功,这是第二种自由。就像给你一片海,但想当船长得自己造帆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应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简明通俗而又有深厚学术功底的伦理学入门书。这本书的书名原文直译是 “一个非常短的对伦理学的介绍”。作者认为,书店里伦理学的通俗书籍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心灵鸡汤,是提高士气或甜蜜可口的安慰剂。另一类是某些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的作品,他们迫不及待地传递这样的信息:“科学” 已表明我们和动物或多或少统属一类。人类都是利己主义者,利他主义并不存在。而作者想提供一种新的、既反映新的学术成果又面对真实问题的通俗伦理学。它主要不是为学者而是为普通读者写的,即为想知道一些伦理学通识的读者写的。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审视伦理学闯入现实生活时人们作出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不同方式对伦理学构成威胁。第二章思考生活中人们要应对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正义与权利原则的碰撞,以及幸福与自由。最后,在第三章是着眼于探讨根本性问题,包括伦理学的终极价值、伦理学与人类知识和人类进步的关系。任何一个人都仅仅因为其生而为人而配享那些基本的(消极)自由,但享受积极的自由幸福则还需要一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自己对自己个人提出要求,需要我们自己作出努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了个寂寞

        有些内容总结的不错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