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3千字
字数
201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柏拉图最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是西方哲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最具奠基性的经典之一。
内容简介
这本讲演录根据作者2008年5月至6月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授《理想国》的内容整理修订而成。它用尽可能浅近的语言阐明《理想国》的专门概念,探讨其问题背景,分析其论证内容,并介绍西方学界关于该经典的最新争议与解释。在第八讲中它也呈现了作者自己的释读。希望《〈理想国〉讲演录(第2版)》能引起阅读或再阅读《理想国》的兴趣,并能帮助深化对这部伟大经典的理解。《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是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思想史上最具奠基性的经典之一。人们都熟知20世纪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名言,即整个西方哲学只不过是一连串柏拉图的注脚而已。这句话虽然不无夸张之处,但却大体上指出了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后世哲学家所讨论的许多问题都始于柏拉图,尤其是他的《理想国》。它不仅展现了柏拉图哲学的精华,也切中了哲学本身的核心内容、核心问题。理解《理想国》其实不仅仅要理解柏拉图到底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问题,他发明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方式,他所给出的答案和他对这些答案给出的解释。《理想国》不断地挑战和启迪我们的思维,即使我们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不同意他提出的答案,想要批驳他的观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讲 《理想国》与柏拉图的对话
- 一、《理想国》的主题
- 二、柏拉图的对话
- 三、如何阅读柏拉图的对话
- 四、苏格拉底问题
- 第二讲 什么是正义
- 一、正义问题的提出
- 二、正义与每个人的应得之份
- 三、强者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
- 四、考察色拉叙马库斯
- 五、苏格拉底的方法
- 第三讲 为什么要正义
- 一、《理想国》为什么需要第二个导论
- 二、格劳孔的挑战
- 三、格劳孔挑战的性质
- 第四讲 理想的城邦
- 一、个人与城邦的类比
- 二、理想城邦的建构
- 三、对保卫者的教育
- 四、保卫者的生活方式
- 五、理想城邦的性质
- 第五讲 灵魂三分与四主德
- 一、城邦中的正义
- 二、从城邦到个人
- 三、灵魂三分的方法
- 四、灵魂三分的内容
- 五、灵魂三分与意志薄弱
- 六、个人的正义
- 七、心理正义与日常正义
- 第六讲 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 一、第三次浪潮
- 二、谁是哲学家
- 三、eidos和idea
- 四、形式与具体事物
- 五、形式与being(是,存在)
- 六、知识与意见
- 第七讲 太阳、线段、洞穴
- 一、哲学家与统治问题
- 二、太阳之喻(504a~509c)
- 三、线段之喻(509d~511e)
- 四、洞穴之喻(514a~517c)
- 五、对哲学王的教育
- 六、形式论的问题
- 第八讲 哲学王与正义
- 一、哲学王悖论与《理想国》的目的
- 二、功能论证
- 三、短的路:心理正义与城邦之王
- 四、走向长的路:哲学家的正义和幸福
- 五、回到色拉叙马库斯的问题
- 第九讲 不完美的城邦与灵魂
- 一、堕落的开始与欲望的分类
- 二、不正义的城邦与个人
- 三、希腊哲学与希腊民主
- 四、个体的正义与幸福
- 第十讲 诗与死
- 一、为什么要对诗进行再批判
- 二、批判诗的主要论证
- 三、灵魂不朽与死后生活(608c~621a)
-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 一、关于柏拉图的总的哲学
- 二、关于《理想国》全书
- 三、关于《理想国》各卷的论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