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8千字
字数
202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北朝通语语音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从三国、西晋到北朝时期的语音变化,深入探讨了南北各地方音的特点以及它们与通语的关系。
内容简介
作者从方言的角度解析了重纽问题、泥娘是否合一以及南北朝通语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成分等问题。
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切韵》性质及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1
- 序2
- 緒論
- 第一章 北朝時期聲母系統研究
- 第一節 《顔氏家訓》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南北聲母差别
- 第二節 史籍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北朝聲母特點
- 第三節 《齊民要術》音注材料反映的北朝後期聲母特點
- 第二章 北朝時期陰聲韻的發展變化
- 第一節 魚虞模尤侯幽歌戈麻九韻的關係
- 第二節 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九韻的關係
- 第三節 蕭宵肴豪四韻的關係
- 第四節 祭泰夬廢四韻的關係
- 第三章 北朝時期陽聲韻的發展變化
- 第一節 東冬鍾江陽唐六韻的關係
- 第二節 庚耕清青蒸登六韻的分合情况
- 第三節 真諄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十四韻的關係
- 第四節 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九韻的關係
- 第四章 北朝時期入聲韻的發展變化
- 第一節 屋沃燭覺藥鐸陌麥昔錫職德十二韻的關係
- 第二節 質術櫛物迄月没曷末鎋黠屑薛十三韻的關係
- 第三節 緝合盍葉怗洽狎業乏九韻的關係
- 第五章 子史材料反映的北朝時期韻部情况
- 第一節 《顔氏家訓》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南北韻母差異
- 第二節 史籍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北朝韻部特點
- 第三節 《齊民要術》音注材料反映的北朝後期韻部情况
- 第六章 北朝時期聲調方面的一些情况
- 第一節 北朝時期詩文用韻異調通押情况分析
- 第二節 《顔氏家訓》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南北聲調情况
- 第三節 史籍中語音材料反映的北朝聲調情况
- 第四節 《齊民要術》音注材料反映的北朝後期聲調情况
- 主要參考文獻
- 後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