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刘易斯·托马斯的经典科普散文集。

内容简介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托马斯撰写的科普散文集,29篇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科普散文,均原载于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刘易斯·托马斯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家,他极富想象力,温情脉脉地从细胞驰骋到广袤的宇宙,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真挚之情。书中刘易斯・托马斯从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切入,以渊博的学识和举重若轻的笔法书写,对整个生物学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他所探讨的远远超过了生物科学知识,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的深刻反思,深深地影响了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时代经典,历久弥新。这本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在断档多年后,终于重装上阵,新版采用全新译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静静倾力打造经典译文,精准传递作者深远的洞见和源于对生命透彻理解的无限能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细胞生命的礼赞
  • 关于倒计时的想法
  • 作为有机体的社会
  • 对于信息素的恐惧
  • 地球的音乐
  • 一个诚恳的建议
  • 医疗技术
  • 说味
  • 鲸鱼座
  • 长期的习惯
  • 曼哈顿的大力士
  • 海洋生物学实验站
  • 自主
  • 作为有机体的细胞器
  • 细菌
  • 身体十分健康
  • 寒暄
  • 信息
  • 暴尸荒野
  • 自然科学
  • 人与自然
  • 伊克人
  • 计算机
  • 科学的规划
  • 生物神话种种
  • 语汇种种
  • 活的语言
  • 概率和可能性
  • 世界上最大的膜
  • 译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首细菌的赞歌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首先是位医学科学家,被誉为 “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他还拥有理学、法学、文学,甚至音乐等荣誉学位,是位不折不扣的跨界科普达人。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由 29 篇随笔结集而成。每一章篇幅不长,但却往往从特殊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知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可以说每一篇都透着作者深刻的哲思,读完之后大受启发。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他观察到的一切,小到细胞,大到地球,在作者眼中都是彼此相连的。地球是一个能呼吸有生命的奇大无比的细胞组织,用臭氧层等组成的巨膜阻挡紫外线和太空陨石,使得地球万物得以安然的生存,他们互相协作,共生在一起;而只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细胞也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世界里有 RNADNA…… 它们遵循一套固有的法则复制着,互相关联着、影响着,生产着能量。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作者说:我也是一个很大的、会移动的呼吸菌落,操控着一个由细胞核、微管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系统,为细菌的家庭欢乐和生计工作着。托马斯还以幽默的方式讲了自己对炎症的理解:炎症不单纯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身体给自己造成的一种不自在。当炎症出现时,各种防御机制可能出现互不相容的局面,造成的结果常常是对宿主的损伤大于对入侵者的杀灭,这是一次生物学上的事故,如同在一个桥上,事故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都撞到了一起。疾病往往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过度反应,而不是病原体的入侵。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比较理性地议论了现代医学的成就与问题,希望人类不要过于傲慢,关注医学技术带来的风险,告诫我们对医学不要报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更加睿智地审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很多观点需要细细品味,一点点改变曾经的固有认知。以下书摘段落或许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身边的生物世界:💠病毒,原先只被人们看作疾病和死亡的介质,如今看来更像是活动的基因。进化仍旧是一场冗长、无穷尽的生物赌局,唯有赢家才能留在桌上,但游戏规则似乎渐趋灵活了。我们生活在病毒的舞蹈矩阵中;它们像蜜蜂一样,从一个生命体窜向另一个生命体,从植物到昆虫,再从别的哺乳动物到我,又反方向跳回去,回到海里,从这里拖几片基因串,再移植到那里的 DNA 上,像大型派对上递菜一样传递着遗传特征。它们也许是一种机制,使新的突变型 DNA 在我们中间最广泛地流通着。如果真是这样,一些靡费我们诸多关注的病毒性怪病可能不过是一场因为纰漏造成的意外事故。💠已知的大多数生物之间基本上是合作关系,是不同程度的共生关系;看似敌对,它们通常保持距离,其中的一方发出信号和警告,打旗语要对方离开。一种生物要使另一种生物染病,那需要长时间亲近、长期和密切的共居才能办到。💠据估计,我们真正熟知的微生物只占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一小部分,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无法单独培养。它们在相互依赖的密集群体中共同生活,彼此供给营养,维持对方的生存环境,通过一个复杂的化学信号系统,调控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现有的技术还不允许我们把微生物一个个地分离出来,单独培养,正如我们不能把单只蜜蜂从蜂巢取下。💠蚂蚁的确太像人类了,这真让人为难。它们会养真菌,像人类养家畜一样养蚜虫,组织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编织蚁会使用童工,会抱着幼虫往返穿梭,用幼虫吐出来的丝把树叶织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农场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若干种生物受某种隐形力量的驱使,共同组成了混毛虫,然后进一步与白蚁结合。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趋势,就可以由此推测:单个彼此分离的细胞凑到一起,构成原生动物,而最终形成玫瑰花、海豚,当然,还有我们人类。或许最终会证明,生命体融入群落,群落融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融入生物圈,也是同样的趋势。事实上,如果这就是生命的漂移,是世界存在的方式,我们也许最终会发现免疫反应、调控化学标记自我的基因,以及所有进攻和防御的反射性应答,在进化中都是次要的,但对于调整和协调共生关系是必要的,不过不是强行进行干预,只不过是用来防止整个过程失控。💠在癌症治疗中,包括手术、放射和化疗在内的很多技术都是半吊子技术的代表。因为这些措施都是指向业已存在的癌细胞,而不是针对细胞转变成肿瘤的机制。这类技术的特点是耗费大量的金钱,且需要不断地扩充医院设备,永远需要新的、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员来操作这些设备。而且,在目前的知识条件下,也没法走出这样的困境。💠第三类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却很少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是现代医学中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技术,最好的例子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儿童病毒性疾病的现代免疫方法,以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和化学疗法。这类技术才是真正的医学高新技术,是真正理解疾病机制的结果,而它一旦被证明可行,就会显出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相对简单,治疗方式相对容易的特点。💠要是一位外星胚胎学家一直仔细地观察我们,可能就会得出结论:地球的形态变化在正常进行,神经系统初现雏形,以城市形式出现的神经节已有相当大的规模,现在又分化出直径数英里的盘状感觉器官,时刻准备接受刺激。不过,他很可能纳闷我们是怎么相互联系的。我们正逐步进化为斯金纳箱里的斯金纳鸽:四下瞅望,试图建立联系,到处探测。💠离群之后的蜜蜂和蚂蚁除了死亡别无选择。谈不上什么独立个体的生命形式,它并不比从你皮肤表面脱落的细胞更具生命力。与其说蚂蚁是独立的实体,不如说它像是组成某种动物的部件。它们是活动的细胞,连接彼此的是致密的结缔组织,它们在由其他蚂蚁组成的枝状网络中循环。条条线路交织得这样致密紧凑,使得蚁穴符合有机体的所有基本标准。💠对于我身上的其他部件,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不管它们干什么,我相信没有我的干预,它们都会做得更好。理论上,指挥脑子的工作或许有些诱惑力,但我无法想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我会毫无章法,乱七八糟,错误百出,丢三落四。我怀疑我会毫无头绪。我的细胞或出生,或分化,各得其所,清楚地知道如何协同作业。如果我插手进来组织它们,它们会反感,也许会被吓坏,没准儿会一窝蜂地逃难到心室里来。💠这真是不可思议,它们就在这儿,在我的细胞质里到处游走,在我的血肉之躯内呼吸着,却是一帮陌生客。它们跟我的关系远不如它们彼此之间亲密,也远不如它们与山里野居的细菌密切。感觉它们像陌生客,但我又想到,同样的生物,完全相同的生物,也住在海鸥、鲸鱼、沙丘草、海草和寄居蟹的细胞里;再往近了说,也住在我家后院山毛榉叶子里,住在后院篱下那窝臭鼬体内,甚至也住在窗上那只苍蝇体内。通过它们,我跟这一切联系在了一起,我的近亲遍天下。💠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会得病的细菌,其实更像是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如果有机会,它们会侵入人体,进行复制,有些会到达我们身体最深处的组织,进入血液,但让我们生病的,依然是我们自身对它们的存在所做出的反应。我们迎战细菌的火力太猛,又牵涉很多不同的防御机制,这一切给我们带来的危险比入侵者本身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内科医生们知道,他们的妻子婚后不久也学到了,但就是对大众秘而不宣,那就是,大多数毛病不用治自己就好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会呼吸。伯克纳提出地球具有一个生产氧气和消耗二氧化碳的循环,这个循环有赖于地球上动植物的相对繁盛,而几次冰期则代表呼吸的暂停。植物过分茂盛可能导致氧气的浓度高于今天的水平,于是相应地引起二氧化碳的耗竭。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可能破坏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为大气层保持着来自太阳的热量,但随着温室效应被破坏,热量会从地表辐射散失。气温的下降又反过来抑制了大部分生物的生长。一阵长长的叹息,氧气的水平可能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伯克纳推测,这就是大型爬行动物所遭遇的灾难。这些大块头在含氧丰富的大气环境中生存可能不成问题,但此时它们要面临氧气耗尽的厄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胞生命的礼赞

      这本书的神奇和可贵之处在于,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刚刚出炉的评论可能午夜时分已是昨日黄花,分分钟被打脸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他的很多洞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发人深思,甚至因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更让我们觉得颇有新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球是个细胞

        问:地球要怎么过大筛子马斯克: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人类不能一直生活在摇篮里,要成为多行星物种刘易斯:地球还只是个细胞,要分裂,得靠人把种子带到外星球从没有想过的角度,一些都要从一道闪电说起然后就是颗粒度不断增大的复制大气层是地球的膜人类是地球的神经系统为什么要让旅行者号携带唱片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遗传物质而音乐之于文明犹数学之于宇宙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