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首细菌的赞歌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首先是位医学科学家,被誉为 “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他还拥有理学、法学、文学,甚至音乐等荣誉学位,是位不折不扣的跨界科普达人。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由 29 篇随笔结集而成。每一章篇幅不长,但却往往从特殊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知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可以说每一篇都透着作者深刻的哲思,读完之后大受启发。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他观察到的一切,小到细胞,大到地球,在作者眼中都是彼此相连的。地球是一个能呼吸有生命的奇大无比的细胞组织,用臭氧层等组成的巨膜阻挡紫外线和太空陨石,使得地球万物得以安然的生存,他们互相协作,共生在一起;而只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细胞也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世界里有 RNADNA…… 它们遵循一套固有的法则复制着,互相关联着、影响着,生产着能量。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作者说:我也是一个很大的、会移动的呼吸菌落,操控着一个由细胞核、微管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系统,为细菌的家庭欢乐和生计工作着。托马斯还以幽默的方式讲了自己对炎症的理解:炎症不单纯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身体给自己造成的一种不自在。当炎症出现时,各种防御机制可能出现互不相容的局面,造成的结果常常是对宿主的损伤大于对入侵者的杀灭,这是一次生物学上的事故,如同在一个桥上,事故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都撞到了一起。疾病往往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过度反应,而不是病原体的入侵。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比较理性地议论了现代医学的成就与问题,希望人类不要过于傲慢,关注医学技术带来的风险,告诫我们对医学不要报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更加睿智地审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很多观点需要细细品味,一点点改变曾经的固有认知。以下书摘段落或许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身边的生物世界:💠病毒,原先只被人们看作疾病和死亡的介质,如今看来更像是活动的基因。进化仍旧是一场冗长、无穷尽的生物赌局,唯有赢家才能留在桌上,但游戏规则似乎渐趋灵活了。我们生活在病毒的舞蹈矩阵中;它们像蜜蜂一样,从一个生命体窜向另一个生命体,从植物到昆虫,再从别的哺乳动物到我,又反方向跳回去,回到海里,从这里拖几片基因串,再移植到那里的 DNA 上,像大型派对上递菜一样传递着遗传特征。它们也许是一种机制,使新的突变型 DNA 在我们中间最广泛地流通着。如果真是这样,一些靡费我们诸多关注的病毒性怪病可能不过是一场因为纰漏造成的意外事故。💠已知的大多数生物之间基本上是合作关系,是不同程度的共生关系;看似敌对,它们通常保持距离,其中的一方发出信号和警告,打旗语要对方离开。一种生物要使另一种生物染病,那需要长时间亲近、长期和密切的共居才能办到。💠据估计,我们真正熟知的微生物只占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一小部分,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无法单独培养。它们在相互依赖的密集群体中共同生活,彼此供给营养,维持对方的生存环境,通过一个复杂的化学信号系统,调控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现有的技术还不允许我们把微生物一个个地分离出来,单独培养,正如我们不能把单只蜜蜂从蜂巢取下。💠蚂蚁的确太像人类了,这真让人为难。它们会养真菌,像人类养家畜一样养蚜虫,组织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编织蚁会使用童工,会抱着幼虫往返穿梭,用幼虫吐出来的丝把树叶织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农场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若干种生物受某种隐形力量的驱使,共同组成了混毛虫,然后进一步与白蚁结合。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趋势,就可以由此推测:单个彼此分离的细胞凑到一起,构成原生动物,而最终形成玫瑰花、海豚,当然,还有我们人类。或许最终会证明,生命体融入群落,群落融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融入生物圈,也是同样的趋势。事实上,如果这就是生命的漂移,是世界存在的方式,我们也许最终会发现免疫反应、调控化学标记自我的基因,以及所有进攻和防御的反射性应答,在进化中都是次要的,但对于调整和协调共生关系是必要的,不过不是强行进行干预,只不过是用来防止整个过程失控。💠在癌症治疗中,包括手术、放射和化疗在内的很多技术都是半吊子技术的代表。因为这些措施都是指向业已存在的癌细胞,而不是针对细胞转变成肿瘤的机制。这类技术的特点是耗费大量的金钱,且需要不断地扩充医院设备,永远需要新的、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员来操作这些设备。而且,在目前的知识条件下,也没法走出这样的困境。💠第三类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却很少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是现代医学中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技术,最好的例子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儿童病毒性疾病的现代免疫方法,以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和化学疗法。这类技术才是真正的医学高新技术,是真正理解疾病机制的结果,而它一旦被证明可行,就会显出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相对简单,治疗方式相对容易的特点。💠要是一位外星胚胎学家一直仔细地观察我们,可能就会得出结论:地球的形态变化在正常进行,神经系统初现雏形,以城市形式出现的神经节已有相当大的规模,现在又分化出直径数英里的盘状感觉器官,时刻准备接受刺激。不过,他很可能纳闷我们是怎么相互联系的。我们正逐步进化为斯金纳箱里的斯金纳鸽:四下瞅望,试图建立联系,到处探测。💠离群之后的蜜蜂和蚂蚁除了死亡别无选择。谈不上什么独立个体的生命形式,它并不比从你皮肤表面脱落的细胞更具生命力。与其说蚂蚁是独立的实体,不如说它像是组成某种动物的部件。它们是活动的细胞,连接彼此的是致密的结缔组织,它们在由其他蚂蚁组成的枝状网络中循环。条条线路交织得这样致密紧凑,使得蚁穴符合有机体的所有基本标准。💠对于我身上的其他部件,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不管它们干什么,我相信没有我的干预,它们都会做得更好。理论上,指挥脑子的工作或许有些诱惑力,但我无法想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我会毫无章法,乱七八糟,错误百出,丢三落四。我怀疑我会毫无头绪。我的细胞或出生,或分化,各得其所,清楚地知道如何协同作业。如果我插手进来组织它们,它们会反感,也许会被吓坏,没准儿会一窝蜂地逃难到心室里来。💠这真是不可思议,它们就在这儿,在我的细胞质里到处游走,在我的血肉之躯内呼吸着,却是一帮陌生客。它们跟我的关系远不如它们彼此之间亲密,也远不如它们与山里野居的细菌密切。感觉它们像陌生客,但我又想到,同样的生物,完全相同的生物,也住在海鸥、鲸鱼、沙丘草、海草和寄居蟹的细胞里;再往近了说,也住在我家后院山毛榉叶子里,住在后院篱下那窝臭鼬体内,甚至也住在窗上那只苍蝇体内。通过它们,我跟这一切联系在了一起,我的近亲遍天下。💠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会得病的细菌,其实更像是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如果有机会,它们会侵入人体,进行复制,有些会到达我们身体最深处的组织,进入血液,但让我们生病的,依然是我们自身对它们的存在所做出的反应。我们迎战细菌的火力太猛,又牵涉很多不同的防御机制,这一切给我们带来的危险比入侵者本身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内科医生们知道,他们的妻子婚后不久也学到了,但就是对大众秘而不宣,那就是,大多数毛病不用治自己就好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会呼吸。伯克纳提出地球具有一个生产氧气和消耗二氧化碳的循环,这个循环有赖于地球上动植物的相对繁盛,而几次冰期则代表呼吸的暂停。植物过分茂盛可能导致氧气的浓度高于今天的水平,于是相应地引起二氧化碳的耗竭。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可能破坏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为大气层保持着来自太阳的热量,但随着温室效应被破坏,热量会从地表辐射散失。气温的下降又反过来抑制了大部分生物的生长。一阵长长的叹息,氧气的水平可能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伯克纳推测,这就是大型爬行动物所遭遇的灾难。这些大块头在含氧丰富的大气环境中生存可能不成问题,但此时它们要面临氧气耗尽的厄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胞生命的礼赞

      这本书的神奇和可贵之处在于,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刚刚出炉的评论可能午夜时分已是昨日黄花,分分钟被打脸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他的很多洞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发人深思,甚至因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更让我们觉得颇有新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球是个细胞

        问:地球要怎么过大筛子马斯克: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人类不能一直生活在摇篮里,要成为多行星物种刘易斯:地球还只是个细胞,要分裂,得靠人把种子带到外星球从没有想过的角度,一些都要从一道闪电说起然后就是颗粒度不断增大的复制大气层是地球的膜人类是地球的神经系统为什么要让旅行者号携带唱片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遗传物质而音乐之于文明犹数学之于宇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自课本的一篇文章,细胞生命的礼赞。

          📕 任何以为地球生命脆弱的想法,都不过是错觉。地球无疑是人类可以想象到的宇宙间最坚韧的膜,死神完全无法涉足。而我们倒是其中柔弱的部分,就像纤毛一样短暂、脆弱。自诩人的存在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是我们由来已久的想法。在过去,这种错觉从未梦想成真,而今天亦然。人乃是内嵌于自然中的一部分。📕 据估计,我们真正熟知的微生物只占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一小部分,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无法单独培养。它们在相互依赖的密集群体中共同生活,彼此供给营养,维持对方的生存环境,通过一个复杂的化学信号系统,调控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 细菌已开始具备群居动物的某些面貌;它们为研究不同生命形式在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相当好的模型。它们靠合作、适应、交流和以物易物生活。借助由病毒建立的通信系统,细菌和真菌可能构成了土壤的基质(有人提出,微生物的腐殖酸对于土壤物质来说,相当于人体内的结缔组织)。📕 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在过着两种 “人生”。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忙碌着今天的事,似乎不会想着明天将会如何,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巢中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细胞,是其中不断扭动和思考的有机体。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化的东西。我们不接受能够像有机体一样运作的集体社会存在。如果存在,必然和我们不相干。📕 大部分已知的信息素是小而简单的分子,极低的浓度就能发挥作用。只需要 8 至 10 个碳原子结构,就能对所有事情给出准确、清晰的指令 —— 何时何地集合,何时解散,如何在异性面前表现,如何确认异性,如何按照层级组织社会成员,如何圈定和宣示自己的地盘,怎样毫无争议地确认自我。可以刻意留下痕迹,可以追踪,可以恐吓和迷惑敌人,可以吸引和结交朋友。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启发的是词源流转的讨论

            生物医学、地球科学… 因为是四五十年前的材料,今天读来已经不新鲜。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各种语言之间语词含义流转,大开眼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给一生致力在科研中的医学生看的最好文字

              如果你正在学生物,你可以看看这些文字;如果你正在学医学,也建议你看看这些文字;如果你正在做科普,麻烦你多看看这些文字;如果你写过随笔,建议你仔细看看这些文字;如果你喜欢历史的细节,请你把这些文字一字不落的看完。从巴赫到博尔赫斯、从鲸鱼座到外星生命、从词根到语义学的变化、从地球整体到单个生物个体、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演变、从信息素到计算机、从声音到嗅觉…… 你喜欢的他在讲,你没见过的他也在讲,而且不是简单讲讲,是放在系统和历史中描述整个儿过程。这是很难得的,又岂在 50 年后的 21 世纪 20 年代,这么浮躁的连看电影都只看剪辑后的三分钟精编视频的时代。谢谢刘易斯先生,我得以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一些问题我也会想,而另外一些问题我很少考虑过。在这本来自 1970s 的随笔集中,我不断发现能适用在 21 世纪甚至更以后的时代的观点,这让我惊叹,也明白了思想是可以作为一种武器进行传承的,也明白鲁迅为何弃医从文,因为只有治疗技术是不可能治愈人的创伤的,是文字,也只有文字有这样的能力。在其中,我能够体会到刘易斯先生作为一个医学散文作家独特的风格,也坚定了自己以后要行走的路,那条 “少有人走的路”,那条攀登 “第二座山” 的路。就让我们继续行走吧,去追求人生的多样性,因为 “我的想法已不像几年前那样,认为人是独立的实体。既然这样,我想,其他人也不应该这么想。” 摘抄    现代人的麻烦在于,一直试图将人类与自然剥离。他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顶端,高高在上,悠闲地晃着双腿,睥睨地球上错综复杂的生命。从合适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海滨木板路,阳光灿烂,一群群的医学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年会,俨然群居昆虫开大会。同样是振动式的离子运动,不时被来回乱窜的其他昆虫打断,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会一溜长队冲向恰尔德饭店,就像被抛出的鱼线一般。有一件很奇妙的事,“explore” 一词并不涉及探索中 “搜索” 的含义,而是源于我们在探索时发出的呼喊。我们一般认为科学探索是孤独的、沉思的过程。在最初的阶段,的确是这样的。但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打电话,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在会议上报告论文,将我们的研究发现广而告之。如果生物的本性就是要整合资源,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融合,我们就会有一种新的方式来解释生物的形式为什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我相信,计算机虽无灵魂,但具有某种智能。因此我预言,十年之后,若将已获得的所有信息输入电脑,机器嗡嗡响几声,结果就会整齐而快速地打印出来:“请求更多数据。螺旋体是怎样附着的?不要开火。” 当面对不完备的技术时,或对疾病机理尚不清楚却又不得不提供治疗时,内科医生总会深感束手无策,而医疗卫生系统的缺陷就更明显了。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关心的是从长远看来节省卫生保健的开支,我会认为在生物学领域,给予基础研究更高的优先地位是非常谨慎的做法。要想让医学积攒下生物学前进的每一寸里程,这是唯一的方法。实际上,所谓的蓝天不过是我们的屋顶,是我们生活于其下的一层膜,明亮,但在阳光强烈时又会产生令人费解的折射。我们可以感觉到头顶几英里处的穹顶。我们知道它足够韧、足够厚,当坚硬的物体从外部撞上它时,会迸出火光。地球的彩色照片比外界的任何事物都更让人惊叹:我们生活在一座蓝色的宫殿之中,一个我们自己吹出的气泡之中。外层天空漆黑一团,令人惊骇,那是一片开放的领地,让人不由得要去探索一番。要是一位外星胚胎学家一直仔细地观察我们,可能就会得出结论:地球的形态变化在正常进行,神经系统初现雏形,以城市形式出现的神经节已有相当大的规模,现在又分化出直径数英里的盘状感觉器官,时刻准备接受刺激。相比古人,我们更不愿意直面死亡,因为我们心中偷偷地盼望着它可能会消失。我们偷偷地认为,我们似乎已经有很多奇妙的方法来驾驭自然,只要变得更聪明些,比如明年,我们也许就会避开这一核心问题。现下,习惯变成了一种瘾:我们执迷于活着;它牢牢缠住我们,我们牢牢缠住它,而且越缠越紧。如果明天有人告诉我,我将与我的肝脏直接取得联系,现在就可以指挥它,我可能会感到非常郁闷。还不如告诉我,丹佛城四万英尺的上空有一架 747 喷气式客机归我了,我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毕竟之前我也只是坐过这种飞机的经济舱;如果归我的话,我还有希望跳伞逃命,当然前提是我能找到一个降落伞,并很快知道怎样打开舱门。但如果要我管理自己的肝脏,那我俩可就都没救了。因为,实事求是地讲,我远不如我的肝脏聪明。另外,我的身体禀赋注定了我没能力替肝脏做出决定。但愿我不是必须直接指挥我的肝脏,永远不要。我似乎总也不知道第一件事应该做什么。所有的共生关系似乎天生都是为了善,但这一种 —— 很可能是最古老、最牢固的一种,似乎特别公平。一点也没有弱肉强食的样子,没有哪一方摆出一副仇敌的姿态。如果你要寻找一种类似自然法则的东西来取代 19 世纪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你得从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喻的生命意义中汲取教益。疾病通常是共生谈判无果造成的,是共生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越过了边境线,是对生物界里边界协定的误解。大多数细菌只不过是在终日闲逛,不断改变有机分子结构,这样,它们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量需求。内毒素并非一定有毒,但在识别它的细胞看来,它一定面目可憎,或令人畏惧。有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像鲎的例子一样,经常是一些更加远古的记忆。我们因为一些信号就把自己体内搞得玉石俱焚,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如果说,语言处在我们社会存在的核心,把我们聚拢在一起,赋予我们意义,那么,也可以同样有把握地说,美术和音乐乃是那同一个遗传决定的普遍机制的作用。语言的意义如同由不同声部组成的乐曲,假如我们没有能力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模糊性和陌生感,就如同无法辨识乐曲中的不同声部而无法欣赏音乐一般,无法捕捉字里行间的意义,只得终日蹲在墙角晒太阳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可以用这些音节讲讲柴米油盐,也可以说家长里短,但从词语进化到巴赫基本是不可能的。人类语言的伟大,就在于它使我们不会踟蹰于眼前的苟且上。任何生命似乎都是以死亡为代价换来的,正如一个细胞换一个细胞。科学活动在进行过程中,给人的观感类似侵略:瞄准它,暴露它,抓住它,它是我的了!它像一种原始的角逐,但到头来并没有伤害什么。假若我有发言权的话,我会更愿意人类扮演这样一个有用的角色,而不是不接地气的生命(我们似乎正走向这个方向)。如果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将意味着我们看待彼此的态度得有一番根本的改变。我们最忧心的环境将一定是我们自己。我们将从自己身上发现神奇和快乐,过去我们都是从大自然的其他部分来寻找。尽管心情难免不安,但我们还是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对一些不治之症(如精神分裂症、癌症或脑卒中等)的了解程度,与 1875 年时我们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差不多。 不管怎样,得营造一种气氛,即犯错误的不安感是研究者的正常态度。不同的生物都有这样一种的倾向,就是一旦可能,便结合在一起,建立联系,寄生在彼此体内,返回到早先的秩序,和谐相处。这就是世上众生的生存之道。我们制造着语言,一代接一代,延续了无数代,却不知道语言是怎么造出来的,也不知道造完时 —— 假如还能造完的话 —— 会是什么样子。语言会生长、演化,死后会留下化石。一个个词语就如同不同种属的动物。突变时有发生。不同的词语融合,然后组成配偶,杂交词和野生的复合词便是它们的子嗣。有些混合词会由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主导,而另一方是隐性的。在特定时间内某个词的使用方式是它的表现型,但它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不变的意义,往往隐藏着,便是它的遗传型。我们活着而没有怎么感到惊异,这件事大概并不令人惊异吧。毕竟,我们对于不可思议已经司空见惯了。大气是全然没有人情味的,本来很难跟它建立感情的联结。然而,它就像葡萄酒和面包一样,既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产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散的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并非作为实体存在。我们并不像过去想当然的那样,由一套套日渐丰富的零件组成。我们是被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的。在我们体内细胞的内部,线粒体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的方式提供能量,让我们精神饱满地去迎接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严格地说,它们并不属于我们。它们实际上是独立的小生命,是原核生物(很有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细菌)增殖形成的菌落后裔。在远古时代,这些细菌游到人体真核细胞的祖先体内,留在了那里。从那时起,它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复制,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它们体内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核糖核酸)。它们更像是我们的共生体,就像根瘤菌之于豆科植物一样。没有它们,我们将没法活动肌肉,敲打手指,开动脑筋。线粒体是我体内可靠的、负责的房客,我愿意信任它们。但其他那些以类似的方式定居在我细胞里的小动物呢?它们在归置我、平衡我,将我拼凑在一起。中心粒、基体,很可能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它们有各自特殊的基因组,都像蚁穴中的蚜虫一样,既是外来的,又是必不可少的。细胞不再是最初的单一实体,它们构成了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知是本书翻译腔的原因,还是因为话题太零散,不是很能抓住我的注意力。不过粗略的读了一遍,也是拓展了一些生物学上的理解。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物学真的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名叫《柔美的细胞小将》的韩剧。身体里有万亿个细胞为我们活着在努力,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善待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刷完了一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堪称科普作品的范例!智慧的大脑,一流的文笔,以及深邃的思考,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顾衡好书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地球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细胞膜,人类生在其中,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作为参与者,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就是这样的物种;作为旁观者,后退一步,不要干预。稳定和平衡是人体的铁律,地球也一样。2. 我们需要大脑保留绝对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才能对所有可能的选择始终保持开放态度。3. 对待健康的态度,应该就像司法制度无罪假定一样,在没有证明 “有病” 时,就要假定并确信我们很健康。4. 能够出生并活着,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似乎已经让 “活着” 成了习惯、成了瘾。5. 万物皆有一死,我们却很少看见动物自然死亡,动物似乎都有独自偷偷死亡的本性。作为人类,死亡,何尝不是自然而又关乎少数几个人的事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