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宋帝国三百年》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内容简介

八卷十七册,中国独一无二的恢弘史诗,以史证经的皇皇巨著!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

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大宋立国前十年的历史,是精兵简政、广开言路、处理藩镇纠纷、平定地方盗贼、南扫江淮、北击契丹的历史,是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演进史,也是一代大帝赵匡胤开创大宋王朝的起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壹 郭威的遗产
  • 郭威的肺腑之言
  • 慕容彦超战略受挫
  • 悖天命将士离心
  • 兖州破险遭屠城
  • “银包铁”人心解体
  • “勾距之术”捉盗贼
  • 梦祥兆城破拜圣人
  • 最强的文官阵容
  • 王峻的战略大局
  • 为得宠王峻罢朝
  • 惹帝怒郭威使辣手
  • 开国功臣王殷被杀
  • 王殷之死的背后
  • 柴皇后一见倾心
  • 一部兵书打天下
  • 为民着想减免进贡
  • 开言路以求郅治
  • 短暂的帝王生涯
  • 贰 南唐的前世今生
  • 中原对北敌的战略
  • 杨行密斩杀朱延寿
  • 徐知训荒淫昏暴
  • 除祸害自刎而死
  • “王国”升格“帝国”
  • 南唐“鬼才”宋齐丘
  • 徐温的辣手罪恶
  • “一言兴邦”的大计
  • 落魄公子成江南显贵
  • 徐知诰“传禅”遇阻
  • 向宫女玩“咸猪手”
  • 借兵祸图谋“篡位”
  • 李昪救吴越国灾
  • 爱和平,不爱用兵
  • 让人怀念的仁厚君主
  • 鸩杀大臣事件
  • 叁 李璟
  • 初用兵生擒乱贼
  • “巧佞”之徒薛文杰
  • 荒诞的闽国大帝
  • 李璟智昏南唐衰微
  • 三战败北南唐折将
  • 乱加赋敛百姓遭殃
  • 拓跋恒逆帝上书
  • “立少废长”马楚大乱
  • 征中原错失良机
  • 韩熙载睥睨名流
  • 伪君子陶谷作秀
  • 勘破大局名士避祸
  • 肆 高平之战
  • 平北汉柴荣亲征
  • 两军遭遇对峙巴公原
  • 一战告捷大败北汉兵
  • 大学士逃命丛林
  • 高平之战的历史大义
  • “五朝十君”老宰相
  • “不倒翁”的菩萨行
  • 远结契丹冯道出使
  • “传国宝万岁杯”
  • 狼虎丛中立身
  • 世宗北征无功而返
  • 居河东北汉不血食
  • 伍 柴荣
  • 柴荣铁腕执政
  • 为得安抚李彝殷“撒娇”
  • 周世宗治盗有术
  • 为民生世宗革弊政
  • “上辅之器”王朴
  • 底定中原路线图
  • 历史的多种可能
  • 西征军首战失利
  • 王景与向训的转变
  • 败蜀军连下数州
  • 陆 征淮南
  • 谋中原南唐结契丹
  • 刺杀使者彼此离间
  • 契丹、南唐虚假同盟
  • 周世宗出兵淮南
  • 破滁州生擒皇甫晖
  • 赵匡胤威名日盛
  • 扬州城四门大开
  • 吴国杨氏绝嗣
  • 南唐危急孙晟议降
  • 和谈破灭以身殉国
  • 攻伐失利世宗返京
  • 率水军世宗再亲征
  • 查文徽不夺人妻
  • 刘仁赡“投降”周师
  • 柒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宋刑统》震烁古今
  • 窦俨治国六荐
  • 第三次御驾亲征
  • 唐主李璟自削帝号
  • 柴荣大帝亲征幽燕
  • 契丹未平柴荣病逝
  • 谶语的记录史
  • 停兵澶州柴荣思社稷
  • 李重进与赵匡胤
  • “点检作天子”
  • 捌 天现二日陈桥驿
  • 世宗病亡契丹入侵
  • 陈桥兵变的“预谋”
  • “天现二日”催兵变
  • “阴谋推戴”黄袍加身
  • 阴谋拥戴有动力
  • 管兵士“约法三章”
  • “阴谋推戴”或“偶然事件”
  • 一个“偶然”力量
  • “权反在下,下凌上替”
  • “上位”经验总结
  • 玖 赵匡胤践祚
  • 张永德的远见卓识
  • “姑息藩镇”的祸端
  • 张永德慧眼识珠
  • “叛军”回京韩通失分寸
  • 韩通遭残杀老赵震怒
  • 老赵初登明德门
  • 政事堂帝相对峙
  • 行禅代礼老赵登基
  • 天子践祚“大赦天下”
  • 老赵好“微行”
  • 荐人才赵普居功
  • 皇上与大臣的“博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点检做天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936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四)历史 -《大宋帝国三百年 2》(113)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选择的两宋风云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二本是《大宋帝国三百年 2》,八卷十七册,中国独一无二的恢弘史诗,以史证经的皇皇巨著!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 951 年至公元 960 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 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 “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大宋立国前十年的历史,是精兵简政、广开言路、处理藩镇纠纷、平定地方盗贼、南扫江淮、北击契丹的历史,是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演进史,也是一代大帝赵匡胤开创大宋王朝的起点。2、精彩内容:①柴荣的时间公元 957 年夏到公元 959 年冬,两年多的时间里,周世宗柴荣做了三件大事:一、完善帝国管理制度;二、平定江北淮南全境;三、恢复燕云关南之地。三件大事做完,大帝柴荣还有更多大事要做,但是上苍没有给他更多时间。柴荣下诏修缮永福殿,命宦官孙延希监督工程。但是当柴荣到修缮场所,看到农民工们在使用木片削成的勺子吃饭,而饭菜都盛在瓦片中时,大怒,当即将孙延希推往街市正法。从此改善了农民工的待遇。显德四年,公元 967 年,柴荣又下诏,认为范质、窦仪主持制定的《刑统》初稿,集中了五代以来的律令,文辞古奥,难于知晓,格式、敕令等,又繁杂不一,于是又命御史知杂事(略相当于御史府中的轮值主席)张湜等人,对律法诸条做出注释。范质等人又对此做了评定。后来通行的《刑统》,就是范质、窦仪、张湜等人斟酌修订的文本。此事不可小瞧。《刑统》即《大周刑统》,直接承接《唐律疏议》以来诉诸公正主题的司法精神,是中国文明史至为重要的一部文献。范质历五代终始,知道天下最后一定有一个归宿,他当初选择后周时期来主持《刑统》,其深意在于寄希望于邦国政治之展开,应由法制推演。这相当于 “制礼作乐” 之后的文明深化。范质期待中的圣贤愿景是礼乐与刑法的合流。958 年秋天,《大周刑统》定稿,下诏颁行。②点检做天子倾向于认为:如果郭威讲述的那个谶语是真实的,那么此时柴荣所做的这个决定就是昏聩的;如果柴荣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的,那当初郭威讲述的谶语就是不真实的,《旧五代史》记录了一个虚假事件。为何选择赵匡胤?今天已经没有铁板钉钉的理由。也许柴荣确实对李重进有了猜疑?也许是因为那一场高平之战中老赵的出色表现?也许是因为老赵与后周没有亲戚关系,让柴荣更放心?也许是因为他更多地感到了老赵的德才兼备?也许仅仅因为 —— 史家所乐于讲述的 —— 天命所归?历史在此出现了纵横交错的逻辑,各种逻辑…… 但是我知道一个有趣的说法:某事发生之前,会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总有一种会成为事实。一旦有了某种事实,其他的可能性全都走向了虚无,不存在了。历史来看,几乎所有的谶语都在 “应验”,即使知道这个谶语对自己不利,事先做了防备,它还是要应验。数不清的历史记录,都在呈现着这个多少有点惊悚的故实,真假莫辨。③陈桥兵变契丹、北汉趁后周国丧来侵,应为事实。所以,当后周新寡的太后和一干文臣听说此事后,有了恐惧。后周国丧,周边不宁,中原汹涌,人心摇动;又赶上北部强敌来侵,如何是好?符太后急召宰相范质等人来商对方案。他们的意见是:只有赵匡胤挂帅迎敌,才可能化险为夷。在这个决策过程中,老赵稳如泰山,没有任何异动。但一旦得到国家委派,立即派出殿前副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前锋北上。慕容延钊的治所,即今河南濮阳所在,距离开封约三百里路,是开封的北大门。慕容延钊得令后即由濮阳整军北上,而赵匡胤则自统中央禁军出东京城(开封汴梁),傍晚,行至陈桥驿宿营。随后,就有了著名的陈桥兵变。苗训不失时机地说了四个字:“此天命也!” 古来改朝换代,往往诉诸 “天命”。天下仍旧,便称 “天命未改”;天下纷纭,可称 “天命有变”;天下已变,即称 “天命已定”。这是因为君权神授,帝王受命于天,所以称之为 “天命”。此际 “天现二日” 明白就是 “天命有变”,预示了后周天下即将为新的 “应天命” 者所替代。与正月初一的边警谣言、正月初二的鼎革谣言,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现在这个天命谣言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鼓动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宋帝国三百年2

      二刷这部巨作,有一种观感,第一册描述五代乱世,第二册的主角当是周世宗柴荣,第三册才是宋太祖的传记。本册最大的印象在于,逐渐结束五代乱世的杀戮,由郭威到柴荣,都是心存仁义的帝王,尤以柴荣最为可惜,天不假年,如果有 30 年时间,也可以实现平乱世,修文治,开太平的目标。而后,我们可以看到,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在几乎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完成政权的平稳过渡,在那样一个乱世极为难得,也是宋代开太平之治的开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宋帝国三百年》系列小说,可以说是《宋朝那些事儿》,是宋朝粉儿的所爱哦! 其中既有男生为之神往的金戈铁马(比如让宋太宗上演了 “奔跑吧,皇帝” 的高梁河之战)、厚黑博弈(比如 “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赵普如何巧妙整死政敌); 也有女生为之痴迷的霸道帝王(比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唯美爱情(比如契丹第一美女萧燕燕与韩德让的再续前缘)。 本系列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唐末农民起义到崖山海战之间三百余年中发生的历史故事,史料均源于正史。 其中既有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也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既有帝王的开疆拓土、或明或昏,也有名臣的生平际遇、宦海沉浮。 十余部连载作品、百余个登场人物、千余起历史事件,交织成一部大气磅礴的两宋历史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凤凰联动

        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目前辟有生活健康、社科文艺、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和青春网络等图书产品生产线,拥有一支成熟的图书策划和营销专业队伍。公司秉承“植根中国本土 张大国际视域 体察思潮流变 创造完美产品”的理念,以无穷创意为经,以澎湃激情为纬,以与天下人共享阅读为乐,是一家实力雄厚,有内容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一流出版发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