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水资源研究的力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水资源作为中心问题加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了农民的行为、乡村社会组织的运作,特别是制度性因素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其主旨是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和水资源的关系,如何合理认识和对待人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地位问题。研究历史时期的乡村水利社会,尤其是总结古人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天正确处理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绪论
  • 第一章 自然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一节 关中地区的自然水环境概况
  •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利用——以渠堰修筑为主的河渠灌溉工程
  •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利用——井灌、泉灌
  • 第四节 自然水环境变迁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
  • 第二章 自然水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自然水环境与农作物种植结构
  • 第二节 自然水环境与农业耕作技术的选择
  • 第三节 明清时期农田水利事业与农业发展
  • 第四节 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与管理
  • 第二节 农业用水管理
  • 第四章 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农业与其他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
  • 第二节 水事纠纷的类型与形式
  • 第三节 水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 第五章 制度水环境与地方水资源利用
  • 第一节 政府行为与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
  • 第三节 经济文化因素与水资源利用
  •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诱发性创新机制
  • 参考文献
  • 渭南地区水利碑刻资料选录
  • 附表1 明清陕西干旱灾害统计
  • 附表2 明清陕西水涝灾害统计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