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们为什么要懂经济?北大教授林毅夫、张维迎等和你聊聊经济和人生。

内容简介

经济学是什么?怎么学经济学?为什么要学经济学?什么是有意义的学问?我们为什么会信任没见过面的厂商?教育也是一门经济课题?我们通过什么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有人卖血盖房却不住?影响胎儿发育?移动支付的分界线在哪?“走出去”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为什么更高?哪个年代的女性更敢于争取?什么是有意义的学问?“技术上的难”和“意义上的重”如何取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首次招收本科生后,特地为新生举办了多场讲座,多位教授借此机会,严肃、细致、真诚、幽默地回答了这些从学问、社会到人生的各色疑问。

林毅夫、姚洋、张维迎等教授侃侃而谈:经济学方法论、理论与战略,便于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理论支撑;经济学细分领域及相关现象,学到如何成体系地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自身求学经历,传递自己对学问、学习的理解,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怀与责任感。

每一位学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演讲风格都能对你有所启发。这一切都将帮助你进一步理解中国现实、世界局势,在认知自己、认识世界的路上走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01 理念篇
  • 林毅夫 本体与常无——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
  • 中国经济奇迹的意义
  • 中国是一座理论创新的金矿
  • 任何理论都是“刻舟求剑”
  • 何谓“常无”与“本体”
  • 经济学中心随经济中心而转移
  • 来自中国的理论能更好地帮助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现象需要理论创新
  • 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一分析三归纳
  • 理论需要现实的检验
  • 中国是新理论的金矿
  • 姚洋 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要做有意义的学问
  • 何为新政治经济学
  • 几项进行中的实证研究
  • 理论研究
  • 有关儒家与当代治理的研究
  • 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的关系
  • 学术合作与人文关怀
  • 张维迎 中国经济增长——关于市场的两种不同范式
  • 新古典经济学的8个悖论
  • 静态均衡范式和动态非均衡范式的六大差异
  • 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好的市场理论
  • 3种错误的市场失灵理论
  • 企业家之于市场的作用
  • 期待学术企业家的出现
  • 傅军 增长理论和收敛战略——对公理选项和奥卡姆剃刀的再思考
  • 一、题目的说明
  • 科学思维和理论判则
  • 经济增长理论的构建
  • 因地制宜的追赶战略
  • 02 专题篇
  • 闵维方 教育与经济增长
  • 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
  •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特殊挑战
  •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张晓波 达尔文经济学
  • 达尔文经济学的实质
  • 物竞天择之外还有性别选择
  • 达尔文经济学在婚姻市场中的表现
  • 达尔文经济学可以部分解释房价过高
  • 中国人爱存钱的更深层原因
  • 性别比例失衡的诸多负面影响
  • 要面子带来的“食物困惑”
  • 走进鲜活的世界做研究
  • 卢锋 我国高储蓄高投资现象透视
  • 罕见的高储蓄高投资现象
  • 对高投资现象的质疑观点
  • 与经济学说史有关的投资看法
  • 对我国投资效率经验的考察
  • 黄益平 中国的数字金融革命
  • 金融的功能
  • 数字金融和金融的关系
  • 中国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
  • 数字金融的普惠性
  • 信用抵押改变宏观经济
  • 数字金融的发展充满波折
  • 数字金融革命刚刚开始
  • 03 方法篇
  • 余淼杰 当代国际贸易学研究简述
  • 中国国际贸易的三大特征
  •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
  •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相关文献
  • 给入门者的推荐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经典意义
  • 引力模型的应用
  • 如何衡量产品质量
  • 规模经济递增和企业异质性
  • 国际贸易与信贷约束
  • 多产品模型
  • 用企业微观数据做实证研究
  • 如何衡量企业的生产率
  • 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中国企业走出去
  • 薛兆丰 经济学的难易与深浅
  • 经济学的难易
  • 经济学的深浅
  • 如何看待基尼系数的变化
  • 不要轻易进行经济预测
  • 如何看待竞争与垄断
  • 张丹丹 实验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 男性和女性的竞争意愿为何存在差异
  • 性别比失衡与犯罪的关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学第一课》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平均每年 9% 以上的经济增长,连续 40 多年。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继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一战以后的美国、二战以后的日德,被称为 “世界工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1世纪中国经济学大师人才辈出

      林毅夫说,21 世纪是中国经济学大师人才辈出的世纪。21 世纪是中国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要探索一套属于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也应该包含与时俱进的经济学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对人,对市场,对厂商的假设太过理想化,放到现在来看逻辑有问题,静态均衡理论是片面的。发达国家过去好的经验做法放到当今可能也不适用。中国这几十年崛起没有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去走,所以需要我们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研究下一步前进方向。我们要认识世界,以贴近现实世界运行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更好地改造世界。 怎么去学习这些理论,薛兆丰老师说得好:每个学习者都要以问题为导向,让问题驱动你去思考和学习,这样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你才会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研究。再高深的理论,也有它的问题导向,指向现实世界的什么问题,这样去学习就不难了。 当今社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许多问题都值得去研究,通过不断收集资料和数据,并通过调研来得出一些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推荐

        你觉得投资和消费两者之间,投资就是投资,消费就是消费,这不是很清楚吗?我问你,今天中午吃盒饭,这是投资还是消费?吃饭当然是消费,但是中午不吃饭晚上还能工作吗?为了晚上能工作,中午吃的这个盒饭就是投资。投资跟消费之间的关系好像真的没那么清楚。  经济的基础是消费,消费促进经济流转

          1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