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文化做了概览和专题的研讨,全面、深入而又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在民间流传久远、深广,它有着独特的信仰、经籍、养生精神、炼养方技、法术禁忌、科仪符号等,并影响着相关的文学、艺术、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道教的产生和历史流变,道教林林总总的派别,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道教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科仪、道教文学艺术、道教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比如关于道教发源、兴起的标志,采用道教界自身肇始于黄帝的说法,并引入了更全面准确的新的文献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凡例
  • 第一讲 扎根国土的道教文化
  • 一 认识道教的偶然机缘
  • 二 道教认识途径的一点思考
  • 三 道教与道教文化的定义
  • (一)道教的语义学解释
  • (二)文化由来与道教文化的含义
  • 四 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
  • (一)鲜明特色: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 (二)基本形式特征:自觉地运用象征符号来传递生命意识
  • 五 道教文化研究的意义
  • (一)从鲁迅论道教说开来
  • (二)道教文化研究的意义略说
  • 六 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原则与方法
  • (一)应该采取“尊重事实与大胆探索”的基本原则
  • (二)还应该建立一套适合本学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第二讲 多元复合的道教渊源
  • 一 从伏羲到汉易:道教符号基石
  • (一)伏羲画卦与易学
  • (二)汉代易学与道教思想体系的建设
  • 二 道家黄老之学与方仙道:道教渊源之大宗
  • (一)道家黄老思想在道教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二)方仙道对道教的启迪
  • 三 儒墨兼用:传统伦理在道教中的神学变迁
  • (一)儒家道德:道教神学伦理的内核
  • (二)墨家道德:道教济世度人的依据
  • 四 兵家与道教修炼法门
  • (一)兵家思想与道家的关系
  • (二)兵家在道教中的地位
  • 五 两汉谶纬神学在道教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一)谶纬由来与流布
  • (二)道教对谶纬的借鉴与吸纳
  • 六 佛教中国化及其对道教的影响
  • (一)佛教的中国化问题
  • (二)道教对佛教的借鉴
  • 第三讲 枝繁叶茂的道教派别
  • 一 从《太平经》到符箓派道教
  • (一)《太平经》与符箓派的名义
  • (二)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 (三)五斗米道及其“政教合一”方略
  • 二 《周易参同契》与金丹派道教
  • (一)《周易参同契》的由来与传承
  • (二)金丹派的传授源流略考
  • 三 魏晋南北朝社会政治与道教
  • (一)封建统治者对道教的两面政策
  • (二)天师道的传播与上清派的兴起
  • (三)灵宝派与楼观派的出现与流布
  • 四 隋唐社会政治与道教的发展
  • (一)隋唐时期的统治者与道教
  • (二)隋唐时期道教组织的发展
  • 五 宋元以来北方新道派
  • (一)太一道
  • (二)真大道教
  • (三)全真道
  • 六 宋元以来南方新道派
  • (一)白玉蟾与金丹派南宗
  • (二)江南符箓新派与净明道
  • 第四讲 隐喻深远的神仙信仰
  • 一 先民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律动
  • (一)从神、仙的独称到神仙连称
  • (二)道教神仙与人类摆脱生命局限的企盼
  • 二 神仙:道教的理想典型
  • (一)人生病痛的叹息与不死的追求
  • (二)从早期神仙传记看道教的理想追求
  • 三 道教组织与神仙体系的互动
  • (一)道教组织对神仙体系壮大的推动
  • (二)神仙体系对于道教派别组织发展的引导功能
  • 四 道教神仙谱系的结构
  • (一)“三才之道”与天上尊神
  • (二)对应原则与地祇神明、人间仙圣
  • 五 神仙功能的专门化
  • (一)道教神仙功能的专门化
  • (二)道教神仙功能与社会行业分工的关系
  • 六 从神仙功能的扩展看生命意识
  • (一)从民间信仰看道教神仙功能的扩展
  • (二)神仙功能扩展的社会心理与深层生命意识
  • 第五讲 别具一格的道门经籍
  • 一 道经缘起的神话传说
  • (一)经诰发端于妙气
  • (二)三洞经书与三清尊神
  • 二 道经目录与编纂体例
  • (一)《抱朴子·遐览》与《三洞经书目录》
  • (二)“玉纬七部”与“三洞四辅十二类”
  • 三 从《三洞琼纲》到金元道藏
  • (一)“道藏”述义
  • (二)《三洞琼纲》
  • (三)《大宋天宫宝藏》与《政和万寿道藏》
  • (四)金元《玄都宝藏》
  • 四 正统道藏及其他明清道经之编纂
  • (一)《正统道藏》
  • (二)《万历续道藏》
  • (三)《道藏辑要》
  • 五 道经的现代整理与刊行
  • (一)关于道经检索工具书与“道藏提要”
  • (二)《藏外道书》与《道藏精华》的编辑出版
  • (三)《中华道藏》与《中华续道藏》
  • 六 道经阅读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 (一)学习与研究应该循序渐进
  • (二)必须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并且掌握如何使用的一些要领
  • (三)应该养成探索与分析的习惯
  • 第六讲 心通玄机的哲学探究
  • 一 “玄机”与道教哲学
  • (一)“玄机”与“心通”释义
  • (二)“玄机妙用”与道教哲学体系的建构
  • 二 道教哲学概念内涵透析
  • (一)道教哲学概念意义的种种理解
  • (二)道教哲学的定义
  • 三 自然宇宙论和神学创世论
  • (一)自然宇宙论
  • (二)神学创世论
  • 四 以人为主体的生命论
  • (一)生命多样性与形神关系论
  • (二)形神的复杂关系与生命的形态转化
  • 五 道教哲学的认识论与思维方法
  • (一)道教哲学认识论
  • (二)道教的主要思维方法
  • 六 道教哲学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 (一)道教哲学的基本特征
  • (二)道教哲学的主要作用
  • 第七讲 重道贵生的伦理思想
  • 一 道教伦理形成的历史根据
  • (一)伦理词义考原
  • (二)道教伦理的产生
  • 二 道教伦理的主体内容
  • (一)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关系
  • (二)人与众物之间的“生命”关系
  • (三)人与诸神的关系
  • 三 道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 (一)“劝善成仙”精神奠定了道教伦理的主调
  • (二)神明监督是道教伦理的强化手段
  • (三)道教伦理的符号示范
  • 四 道教伦理的思想原则
  • (一)“自然无为”是道教伦理的核心准则
  • (二)“尚中”是道门中人的伦理方法论
  • 五 道教伦理与善书教化
  • (一)道教善书的由来与发展
  • (二)道教善书的分类与主要伦理思想
  • 六 道教伦理的现实价值
  • 第八讲 救己济人的医学法脉
  • 一 道教医学研究的学术回顾
  • (一)道教医学研究之肇端
  • (二)道教医学的专题研究与纵深发展
  • 二 道教医学的流派根据
  • (一)道教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主体内容的相容性
  • (二)道教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流派的事实
  • 三 道教医学的实践精神
  • (一)从方药看道教医学的实践精神
  • (二)从治疗方法的总结看道教医学的实践精神
  • 四 道教医学的历史发展与思想建树
  • (一)道教医学的兴衰变化脉络
  • (二)道教医学思想与成就
  • 五 道教医学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环境”的意义及其生态结构
  • (二)道教医学与文化环境的互动表现
  • 六 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与未来发展
  • (一)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
  • (二)道教医学的未来发展
  • 第九讲 我命在我的养生精神
  • 一 道教养生的主体意义
  • (一)养生主体性的内涵
  • (二)“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养生的主体精神
  • 二 阴阳大化与“执天之行”
  • (一)阴阳大化的养生客体
  • (二)从阴阳大化中把握养生活动之玄机
  • 三 以德养生与身国共治
  • (一)以德养生的理论根据
  • (二)身国共治:以德养生的技术模式
  • 四 “德化和气”与生态整体维护
  • (一)“德化和气”说的由来
  • (二)依“玄德”而治的生态功用
  • 五 形神俱炼与生命复归的逻辑指向
  • (一)形神俱炼的理论依据
  • (二)形神俱炼的理论导向
  • 六 生命自我超越与“道性”发明
  • (一)形神“亦离亦合”:生命自我超越的自由状态
  • (二)道性复归:生命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
  • 第十讲 多彩多姿的炼养方技
  • 一 集中意念的守一、存思术
  • (一)“守一”技术的由来及其在道教中的发展
  • (二)从“守一”到“存思”:道教心灵调节术的扩展
  • 二 顺畅血脉的服气、胎息术
  • (一)服气术的理论基础及其类型、要领
  • (二)胎息:服气的高深层次
  • 三 以仿生为特色的动功炼养法
  • (一)动功的由来及其法理
  • (二)动功的要领及其基本类型
  • 四 啸法:动静相兼的养生奇门
  • (一)啸法的内涵与技艺特点
  • (二)啸法形态的演变及其影响
  • 五 效乾法坤、颠倒五行的金丹大道
  • (一)金丹大道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 (二)内丹修炼的要素、法象
  • 六 以男女俱仙为目标的房中术
  • (一)道教房中术的历史考察
  • (二)道教房中术养生机理分析
  • 第十一讲 消灾祈福的法术禁忌
  • 一 占筮之法:道教基本预测术
  • (一)道教占筮的主要思想来源
  • (二)道教占筮的主体形式
  • 二 占筮变体:太乙、六壬、遁甲及其他
  • (一)太乙占卜之由来及其在道教中的应用
  • (二)六壬占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在道教中的流布
  • (三)遁甲的结构内涵与道教的变通
  • 三 符咒之法:道教沟通人神的主要媒介
  • (一)符箓的由来及其结构功用
  • (二)咒语的缘起与特点
  • (三)道教符咒思维模式与易学的关系
  • 四 堪舆之法:道教的环境选择方式
  • (一)道教堪舆与古老的生殖崇拜
  • (二)道教堪舆程序与基本原则
  • 五 禁忌之法:身心健康需求的表现
  • (一)禁忌的由来与主要类型
  • (二)道教禁忌的内容与特点
  • 六 道教法术的理性审视
  • (一)道教法术的科学技术内容发掘
  • (二)道教法术所寄托的人文精神
  • 第十二讲 生生不息的科仪符号
  • 一 道教科仪的由来
  • (一)道教科仪的历史渊源
  • (二)以斋醮为主体的道教科仪
  • 二 道教科仪的分类
  • (一)以个人修身极道为主的道教科仪
  • (二)为他人他事而进行的种种醮神度鬼科仪
  • (三)人我合益的道教科仪
  • 三 道教科仪的实施条件
  • (一)外斋类科仪的主持者
  • (二)科仪坛场的设立
  • (三)科仪法器、法服、供品、文检诸物的预备
  • 四 道教科仪系统的符号性
  • (一)符号的类型和属性略说
  • (二)道教科仪的符号特性分析
  • 五 道教科仪是一种通讯语言
  • (一)道教科仪的表意功能
  • (二)道教科仪的信息传递
  • 六 道教科仪语言的内在结构
  • (一)道教科仪语言的词法
  • (二)道教科仪语言的句法
  • (三)道教科仪语言的章法
  • 第十三讲 包容广阔的道教文学
  • 一 道教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含义
  • (一)道教文学概念的提出
  • (二)关于道教文学定义范畴的看法
  • 二 从题材角度看道教文学的范围
  • (一)道教文学的内容范围
  • (二)道教文学题材内容的边缘性问题
  • 三 道教文学的主要体式
  • (一)道教散文
  • (二)道教小说
  • (三)道教诗词
  • (四)道教戏曲
  • 四 道教文学的基本特点
  • (一)生命理想化的强烈意识
  • (二)生命理想原型的象征表达及其变格
  • 五 道教文学作品之鉴赏
  • (一)道教文学鉴赏的注意事项
  • (二)道教文学作品鉴赏举例
  • 六 道教文学研究的价值
  • (一)关于道教文学定位的误区
  • (二)关于道教文学总体价值的思考
  • 第十四 讲率情任真的道教艺术
  • 一 道教音乐理想与形态
  • (一)音乐理想
  • (二)道教音乐品式要略
  • 二 道教舞蹈与戏剧神韵
  • (一)道教舞蹈
  • (二)道教戏剧
  • 三 古朴飘逸的道教绘画
  • (一)神仙道人画
  • (二)山水画、方术示意画及其他
  • 四 凝固的空间旋律:道教雕塑与建筑
  • (一)以印篆、造像为主体的道教雕塑
  • (二)协和有情的道教建筑艺术
  • 五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 (一)符号象征的理论追溯
  • (二)从符号象征角度看道教艺术
  • 六 道教艺术审美情趣与人的精神
  • (一)道教艺术怪诞美、模糊美与自然美
  • (二)道教艺术美与人的精神
  • 第十五 讲魅力无穷的洞天福地
  • 一 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 (一)地理博物传闻:道教洞天福地模式的原初资源
  • (二)海外仙岛的体系化
  • 二 洞天福地体系的形成
  • (一)二十四治的内容与堪舆理念
  • (二)从二十四治到洞天福地
  • 三 洞天福地与宫观圣迹
  • (一)道教宫观的由来与建设
  • (二)道教宫观与洞天福地的关系
  • 四 洞天福地的文化积淀
  • (一)洞天福地的故事传说
  • (二)洞天福地的碑铭题刻
  • 五 洞天福地的生态结构
  • (一)生态与洞天福地的空间特征
  • (二)洞天福地的时间特征
  • 六 洞天福地的旅游价值
  • (一)从历代诗人的诗词创作看洞天福地的旅游价值
  • (二)洞天福地旅游的复合功能
  • 后记
  •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道教文化十五讲》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者功底深厚真心令人叹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