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费正清奖得主彭慕兰经典代表作,资深译者奉献中文世界全新译本。

内容简介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

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开,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

大量输入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以后,500年前大分流开创的世界经济是否已经终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欧洲经济发展的比较、关联与叙事
  • 第一部分 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世界
  • 第一章 欧洲领先亚洲? 从人口、资本积累与技术解释欧洲发展
  • 第二章 欧洲与亚洲的市场经济体
  • 第二部分 从新风气到新经济? 消费、投资与资本主义
  • 导论
  • 第三章 奢侈性消费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四章 看得见的手 欧洲与亚洲境内的商行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资本主义”
  • 第三部分 超越亚当·斯密与马尔萨斯 从生态限制到持续性工业成长
  • 第五章 共有的限制 生态不堪负荷的西欧与东亚
  • 第六章 废除来自土地的限制 美洲这个新型边陲地区
  • 附录
  • 附录A 对1800年左右德意志与北印度的人均陆路载运量的估计与比较
  • 附录B 对18世纪晚期用在华北与欧洲农田之粪肥的估计,以及对因此产生之氮流量的比较
  • 附录C 对法国、岭南与华北部分地区之森林覆盖率与燃料供给量的估计(1700—1850)
  • 附录D 对多种进口品为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的英国所提供之“幽灵地”面积的估计
  • 附录E 对长江下游地区乡村纺织工人收益能力的估计(1750—1840)
  • 附录F 对1750年及其后长江下游地区和整个中国棉花、丝产量的估计 与联合王国、法国和德意志比较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试图解答李约瑟难题

    书是好书,翻译太差,书比较专业,翻译完全是属于机器翻译,读起来有些涩,啰嗦。说结论:作者非常详细数据分析了,欧洲先一步发展进入工业化,并不是因为商贸主义,制度,等优势才先行一步,300 年前大家情况都差不多,西欧人的优势在于勇于开拓创新的民族性,让其发现新大陆,因为对新大陆的殖民掠夺,棉花贸易(见棉花帝国,白银帝国,1493),让欧洲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不再依赖土地,完成了地主向资本家的转变。只有完成土地革命才能真正进入工业化,因为这样国家才有资金完成现代的全民教育,为工业化准备好劳动力。也有资金完成土地征用为工业化土地厂房,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准备好,更不要说重工业的基础投入。欧洲并不是制度优势,只是先行了一步。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欧洲、中国、日本的社会对比集大成之作

      每日一书:《大分流》。加州学派彭慕兰代表作。本书中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中国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走向不同道路?如果说《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代表作,这本书则是欧洲、中国、日本的社会对比集大成之作。内在驱动力在欧洲的成长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不过同时也强调,直到将近 1800 年为止,这种内在驱动力和其他地方的状况,尤其是东亚,都还是很接近。虽然的确存在一些举足轻重的差异,但我会提出论证,说明那些差异只有在特定时空环境下,才会产生像 19 世纪那样的大转型。欧洲有特权取得海外资源,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这个时空环境的形成。例如说,西欧很可能有较管用的组织机构,能调动庞大的资本,因此相对愿意等待较长的时间来回收获利;但直到 19 世纪为止,法人形态的组织(corporate form)除了用于武装长程贸易和开拓殖民地之外,并无多大用处,而长期联贷在欧洲则主要用于替战争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18 世纪时的西欧已在多种节省劳动力技术的运用上领先世界其他地方。我们该承认以下三个事实:第一,在荷兰和乌克兰之间,或甘肃和长江三角洲之间,都只存在少许共通的基本特色;第二,像是长江三角洲之类的地区(约 1750 年时长江三角洲人口约 3100 万至 3700 万,视精确定义而定)肯定大到足以和 18 世纪的欧洲国家相提并论;第三,包括长江三角洲、日本关东平原、英国和荷兰、古吉拉特(Gujarat)等,这几个零星分布于旧世界的核心地区彼此之间共同享有某些重要特质(例如较自由的市场、庞大的手工业和高度商业化的农业),但这些特质却并未出现在它们所在大陆或次大陆的其他地方。杉原薰和我一样,强调不该把 1500 年至 1800 年间东亚人口的高增长视为阻碍 “发展” 的病变。相反的,他主张这是在供养人民、创造技能等方面的一场 “东亚奇迹”,其经济成就完全比得上 “欧洲(的工业化)奇迹”。杉原薰也和我一样,强调 18 世纪日本和中国(在他眼中低于日本)的高生活水平,以及当时两地的先进制度。当时中、日虽然没有对财产与合同给予官方保障(许多欧洲人所认定的形成市场的先决条件),其先进的制度仍制造出许多有益的市场效应。这一主张既符合晚至 1750 年两地仍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发现,也符合我要把 “为何英格兰未成为长江三角洲” 和 “为何长江三角洲未成为英格兰” 这两个疑问同等看待的决心。欧洲之所以没有走上这条路,乃是因为它碰上了重要且剧烈的断点所致。这些断点以化石燃料和有机会取用新世界的资源为基础,并在这两者的共同加持下,使西欧没必要以集约的方式管理土地。山东省在 1800 年时人口约 2300 万(比法国人口稍多),商业化程度不是特别高,但也不特别落后。18 世纪时,该省一般来讲一年输入足以喂饱 70 万至 100 万人的谷物(比波罗的海贸易量还高),同时也输出约略相同数量的谷物。因此,如果把山东这个大小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省份的进出口谷物量当成欧洲境内的 “国际贸易量”,就会发现该省所从事的谷物贸易,足以比得上欧洲境内所有长程谷物贸易。就连 1800 年前欧洲人往到处有新土地的新世界的迁徙,都比不上中国人的迁徙。1800 年前迁徙到美洲的欧洲人总共大概不到 150 万。此外,从英格兰移过去者,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契约仆役,而诸多殖民地里的政策,使穷人难以随心所欲利用新世界的机会。移入美洲的欧洲自由民数量,光是和英国境内的剩余劳动者数量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完全无法像正要出清的劳动力市场所会有的作用那样,使大西洋两岸自由白人的生存机会均等。如果乡村中国真是个内卷的经济体,照理乡村家庭几乎不会为了减少女人的工作量而花钱,因为在这样的经济体里,至少女人和小孩之劳动的机会成本,低到让他们只要有机会多干活、有机会即使多赚一丁点儿工资,都几乎绝不会白白放过;但其实有许多乡村家庭都会这么做。例如,从 1350 年至 1850 年,棉衣几乎完全取代了麻衣。黄宗智指出,由于大麻纤维较短,需要 “相当复杂精细的过程” 才能制成适合制布的纱线;棉在这方面就容易得多。中国全境,一如欧洲全境,蜡烛购买量的增加,证明人们愿意花钱来减少操持家务所需的劳动。17 世纪的小说《金瓶梅》对当时形形色色的昂贵食物、家具、衣物、装饰品乃至房事助兴用品,有着极详细的描述,而小说的背景设在华北的中型城市临清(在华北这个相对较乡村的大区,1843 年它是该区第十大城市,在 17 世纪时排名大概更高)。这部小说也对 “品味” 的规则提供了一些最清楚的例子,说明了较老一辈的精英如何在新的消费主义世界,利用这个规则来替自身地位辩解:小说中经商的主人公西门庆,书中不断借由他缺乏品味的消费行为(就像柯律格笔下那些手册所认定的低俗行为)来贬低其地位。中国的性别规范,则可能是一个更加牢不可破的因素。女人在室内工作(尤其是纺纱与织布),被认为比起下田干活来得更加 “得体”。要不是这种心态(和对妻子缠足的偏好)的存在,则内陆家庭本可能会找更大的土地耕种或以更集约的方式耕种(从而有更多剩余谷物可卖),并且生产较少的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初始资本积累先完成

        作者主要的观点認为,欧洲在 19 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开,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大量输入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