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1千字
字数
2014-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几乎囊括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和演讲,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向国际社会宣传孙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
内容简介
本书原文为英文,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国际社会宣传孙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编者许仕廉对孙中山的学说及其产生背景的阐释和分析;二是孙中山在政治与社会方面的经典学说原文,包括:孙中山国事遗嘱、孙文学说中“有志竞成”的部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北上宣言、民族主义六讲、民权主义六讲、民生主义四讲等,几乎囊括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和演讲,是理解孙中山思想与民国政治社会的最佳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编者前言
- 导论 孙中山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部分 孙中山遗嘱及自传
- 第一章 孙中山国事遗嘱
- 第二章 孙中山自传
- 简介
- 革命宣传的第一阶段:1885—1892
- 广州的革命组织活动:1892—1895;1895 年广州起义
- 从日本经檀香山到达美国:1895
- 洪门
- 在欧洲和日本的革命活动;在中国与革命者建立广泛的联系:1896—1900
- 公众观念的巨大转变;学生参与革命:1900—1905
- 同盟会之始:1905
- 起义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 在萍乡、潮州的努力:1906—1907
- 广东钦州、廉州起义:1907
- 在云南的尝试:1907—1908
- 新加坡事件;尝试暗杀皇帝:1908—1910
- 筹款活动及其艰难:1910—1911
- 武汉的情形:1911
-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幸运的
- 民国外交之始:1911
- 孙中山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 第二部分 五权宪法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 第四章 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说
- 五权宪法的源起
- 三权宪法的缺陷
- 广泛的选举权和考试制度
- 五权宪法是民国政府的建国基础
-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区别
- 立宪的起源
- 自由与独裁的平衡
- 宪法是控制人事的机器
- 考试的重要性
- 五权宪法是用以管理民国的新机器
- 第三部分 关于宪法的宣言
-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 一 中国之现状
- 二 国民党之主义
- 三 国民党之政纲
- 第六章 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
- 第七章 北上宣言
- 第八章 致段执政的信:关于重开国民会议 (1925 年 2 月 17 日)
- 第四部分 民族主义
- 第九章 种族与人口
- 民族主义
- 民族与国家
- 王道与霸道
- 区分民族的因素
- 中国由一个民族构成
- 英国的民族
- 日本的民族
- 俄国的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德国、法国与美国
- 中国的人口及未来
- 法国的教训
- 中国的命运
- 第十章 政治力与经济力
- 天然力
- 政治力
- 经济力
- 置于列强控制下次殖民地的中国
- 关于关税控制的案例
- 保护税法
- 妨碍国内工业发展的关税
- 中国的外国银行
- 中国在汇兑中的损失
- 外国从存款中获取的无尽利益
- 跨国运输
- 赋税、地租及不断增长的地价
- 商业与投机事业
- 可怕的贡赋
- 三股联合起来的力量
- 第十一章 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 偷珍宝的贼
- 明朝遗民的革命活动
- 将珍宝藏在污秽之中!
- 洪门会党
- 有关中国民族主义的实例
- 民族主义衰亡的原因
- 犹太、印度和波兰的例子
- 中国曾经是帝国
- 世界主义的本质
- 民族主义与良心
- 中国民族的来源
- 竹杠的故事
- 世界主义与满族统治
- 十二万万五千万与二万万五千万
- 第十二章 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
- 欧洲的民族主义
- 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
- 民族自决
- 俄国革命
- 被压迫人民的解放
- 我们的责任:民族主义还是世界主义?
- 帝国主义中国的威望
- 谁是最近最强大的敌人?
- 中国人爱好和平的品质
- 我们两千年前就有的理念和政治哲学
- 中国需要科学
- 第十三章 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
- 政治力
- 一个月美国便可以亡中国
- 40 天英法便可以亡中国
- 各种势力之间的平衡
- 新阴谋
- 外国势力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灭种危机
- 重建民族主义的基础
- 家族忠诚
- 方法论
- 不合作政策
- 第十四章 民族道德与世界稳定
- 民族道德的重要性
- 忠孝
- 仁爱
- 信义
- 爱和平
- 复兴
- 种族偏见和外族干预
- 吐痰的例子
- 其他的陋习
- 中国人固有的能力
- 强盛的新中国
- 中国对世界稳定应负的责任
- 第五部分 民权主义
- 第十五章 民权的定义及其历史
- 人类初生以前
- 蛮荒时代
- 畜牧时代
- 神权政治及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 独裁的证明
- “民权”已有 150 岁
- 《民约论》
- 民权是最新的政治潮流
- 个人野心与民权
- 个人野心与军国主义
- 第十六章 民权与自由
- 争自由
- 自由与民权的重要性
- 中国暴政之下的自由
- 欧洲的专制
- 选择我们革命的口号
- 中国有充分的自由
- 自由太多而缺乏团体
- 三民主义
- 第十七章 民权与平等
- 没有天赋的平等
- 政治地位平等
- 欧洲的不平等
- 美国的不平等
- 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 中国的国情
- 民权的起源
- 工人运动
- 工人与政治
- 三种人类的划分
- 第十八章 争取民权运动
- 美国的抗争
- 美国独立战争后殖民统治的瓦解
- 中国的联邦化
- 美国政府是被授权的
- 法国大革命
- 英国的民权风潮
- 德国是中国的榜样吗?
- 丕士麦与民权的斗争
- 民权的三次障碍
- 民权的四种类别
- 代议政体
- 第十九章 “权”与“能”的区别
- 西方文化简介
- 西化不是万能的
- 西方的政治体制并不适合中国
- 可借鉴的经验
- 三种人
- “权”与“能”
- 欧洲反抗政府潮流的起源
- 有大本领的人才能统治
- 更多例子
- 专家治国
- 第二十章 推行民权的方法
- 行政机器的内涵
- 对强权引擎的控制
- 对政治引擎的管理
- 旧引擎提供新力量
- 政权与治权的区别
- 对政府的直接控制
- 直接民权的四项权利
- 五权宪法
- 造成万能政府,为人民谋幸福
- 第六部分 民生主义
- 第二十一章 社会问题:定义及解决之道
- “民生”的定义
- 社会问题的起源
- 社会、社会学及社会主义
- 乌托邦社会主义
- 科学派社会主义
- 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 阶级冲突的谬误
- 盈余价值的谬误
- 资本主义近来的发展
- 福特汽车厂里的社会试验
- 消费合作社与商人被消灭
- 消费社会的重要性
- 第二十二章 地权和资本问题
- 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
- 共产主义
- 中国的贫困
- 土地价值的增长
- 对民生重要性的低估
-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
- 中国的土地问题
- 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法
- 节制私人资本
- 制造国家资本
- 第二十三章 吃饭问题
- 现代国家的吃饭问题
- 中国的粮食短缺
- 作为食物的空气和水
- 作为食物的植物
- 农业生产和农民问题
- 机械在农业中的运用
- 肥料问题
- 电力的运用
- 换种、除物害及制造问题
- 运输问题
- 运输粮食的意义
- 防天灾
- 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基础
- 民生的四大需要
- 第二十四章 穿衣问题
- 穿衣的起源
- 人类生活的三级标准
- 丝织业的问题
- 制麻工业的问题
- 棉纺工业的问题
- 因落后的工业而造成的损失
- 中国纺织工业的兴起和衰落
-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 需要保护性关税
- 毛工业的问题
- 穿衣的作用
- 孙中山年谱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