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动人的故事+漂亮的数字=更好的估值

内容简介

一家从未盈利的公司为何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为什么有些初创企业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而另一些不能?在“估值教父”、金融学教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阿斯沃斯·达摩达兰看来,正是故事的力量推升了企业价值,增加了数字的内涵,说服了那些谨小慎微的投资者去承担风险。在商业中,既有故事讲述者,讲述着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有数字处理者,构建着估值模型和计算公式。两者都是成功的关键,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企业才能提升其价值并长盛不衰。达摩达兰研究了优步和阿里巴巴的首秀,以及叙事如何成为其获得不通估值的关键所在。他调查了推特和脸书这两家在IPO中估值数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为什么一个停滞不前,而另一个发展迅速。他还着眼于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如苹果和亚马逊,以展示公司的历史如何既能丰富也会制约其商业叙事。《故事与估值》揭示了围绕数字编织故事的益处、挑战和陷阱,以及测试故事可行性的有效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一个关于两类人的故事
  • 简单的测试
  • 故事的魅力
  • 数字的力量
  • 让估值发挥桥梁的作用
  • 变化是常态
  • 公司生命周期
  • 小结
  • 第2章 为我讲个故事
  • 贯穿历史的故事讲述
  • 故事的力量
  • 在科技(数据)时代讲故事
  • 讲故事的危险性
  • 小结
  • 第3章 讲故事的要素
  • 故事结构
  • 故事类型
  • 故事讲述者采取的步骤
  • 好故事的组成成分
  • 小结
  • 第4章 数字的力量
  • 数字的历史
  • 数字的力量
  • 数字的危险性
  • 小结
  • 第5章 数字处理工具
  • 从数据到信息
  • 收集数据
  • 分析数据
  • 数据呈现
  • 小结
  • 第6章 构建一个故事
  • 成功故事的精髓
  • 前期工作
  • 故事
  • 小结
  • 第7章 故事试讲
  • 三种可能性(3P原则):有可能、很有可能和极有可能
  • 绝无可能的故事
  • 似无可能的故事
  • 不太可能的故事
  • 小结
  • 第8章 将故事关联到数字
  • 价值分解
  • 将故事与输入相结合
  • 定性与定量
  • 对故事定价
  • 小结
  • 第9章 从数字得出估值
  • 从输入到估值
  • 解构价值
  • 小结
  • 第10章 完善和修改故事——反馈回路
  • 切莫刚愎自用
  • 定价反馈
  • 其他故事
  • 小结
  • 第11章 修改故事——现实世界的影响
  • 为什么修改故事
  • 故事修改的三种类型
  • 小结
  • 第12章 新闻与故事
  • 信息效应
  • 收益报告与故事
  • 其他的公司新闻
  • 公司治理新闻
  • 小结
  • 第13章 从“大视角”进行研究——宏观故事
  • 宏观故事与微观故事
  • 宏观故事构建的步骤
  • “大故事”
  • 宏观投资注意事项
  • 小结
  • 第14章 公司生命周期
  • 公司的成长过程
  • 公司生命周期中的故事和数字
  • 对投资者的启示
  • 小结
  • 第15章 管理上的挑战
  • 从公司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待管理职责
  • 公司生命周期对管理者的启示
  • 过渡问题
  • 小结
  • 第16章 尾声
  • 故事讲述者和数字处理者
  • 对投资者的启示
  • 对创业家和公司管理者的启示
  • 小结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低估的投资书籍

    评分人数不足,但这本书的主题是当下理解投资最重要的视角之一

      5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听商业故事跟听八卦一样,认真你就输了~

      看完了~作者说本书写给投资人、创业者,而我是喜欢看商业故事和八卦的~文科生适合投资一级市场,因为要有想象力;理科生偏好投资二级市场,因为要特别会算账。尤瓦尔・赫拉利说,会用火和工具的不一定是现代智人,会讲动人故事的才算。商业管理大师们认为,会通过故事建立共识,发动群众解决难题,就是重要领导力。1. 为什么资本市场没有共识?商业世界中,即使是财报公开的公众企业,也是多空双方吵个不停,从来就没有共识。大家对同一个商业故事的理解不同,因此在估值层面也无法达成共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佛教唯识宗认为,这是因为彼此的末那识、阿赖耶识不同,当然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识也不一定相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彼此不同的过往经历,形成了不同的心智模型,基于不同偏好,形成不同观点。其实同一行业的从业者,对商业故事也有不同理解,基于自身条件、偏好、战略定位进行取舍。2. 即使故事动听,也是事在人为。如果计划投资,一定要注意,商业故事合理自洽基础上,还要看讲故事的人,操盘企业的人,能力是不是与之匹配。创投圈有个共识,经纬中国的张颖大叔也说过,决定一家企业最终能做成什么样的因素:a. 创始人占 6、7 成,如果其三观、格局、技能树不匹配,企业直接被判死刑;b. 创始团队及高层适合 + 2 成,不适合 - 2 成;c. 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源占 1 成;d. 运气占 1 成;即使各种数据看起来不错,也仅仅代表过去,不等于未来一直好,市场人心都无常,瞬息万变的说~3. 不仅仅是投资人,作为消费者,其实更需要懂得,商家给你讲的故事,不可偏听偏信。碳酸饮料品牌,一定不会说它不健康。如果不是可口可乐是股神 10% 的持仓标的,会总是挂在嘴边吗?这么大年纪,真的天天喝高糖饮料?为什么钻石会跟婚姻有强关系,因为都是碳基?自从有人说为咖啡平权,"做每个人都喝得起、喝得到的好咖啡" 后,很多原本不怎么喝的,都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花更多钱喝更多咖啡,还认为理所应该,并不觉得哪里不对…… 对消费者、投资人来说都是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故事和数字来理解估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一家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公司进行估值!可以说,估值的成败决定了接下来投资的成败!如果对公司估值过高,即使这是一家好公司,高估值也会过度透支公司未来的增长!可如果是对一家 “坏” 公司给出了高估值,那么这就是一个灾难!如何对一家公司估值?以前我们最常见到但就是采用:财务!也就是根据公司未来的增长,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对公司进行估算,从而获得一个估值!可现在我们会发现,这种财务视角下的数字估值方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这些新兴企业,互联网公司,这种估值方式非常的不实用!因为互联网公司,在增长的阶段主要是以占领市场份额为主,在这时候都是高投入,更本就不盈利!比如,谷歌、亚马逊公司,它们在初期的时候,都是通过不断的投入,扩大增长,扩大市场份额,公司根本就不考虑盈利的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如果我们还是根据财务数据,对公司进行估值,那么就很难得出正确的估值方式!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 “讲故事”,讲述公司增长的故事!也就是我现在投入多少,能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增长率是多少?可我们也会发现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增长到底是不是虚假增长?它会不会是一个骗局?这就是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故事与数字的结合!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要从讲述的故事中,去把它转化为我们理解的数字!而对于创业者来说,也不能只讲述空洞的故事,要把我们的数据放在故事中!故事与数据,让我们能够去真正的对公司进行估值!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