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4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绩能教练创始人匠心之作,帮你成长为教练型管理者。
内容简介
大量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证实了一个有力的结论:“管理者的好坏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而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名好教练!” 如果你是一名希望用较少的学习时间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公司业绩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那么本书就是你很好的选择。
本书综合作者在世界知名企业的教练实践和教学经验,力求用严谨的内容结构、简明的讲解风格、实用的工具方法和生动的情境案例,让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型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本书介绍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都来自真实的企业管理实践,是经过检验的并且正在被先进企业系统运用的管理实践。只要你做到,你就会看到效果。 本书也同样适合有志于成为专职企业教练的读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篇 教练原则
-
第1章 非教练式对话与教练式对话
-
第2章 教练与教练原则
-
第2篇 教练技能
-
第3章 深度倾听
-
第4章 有力提问
-
第5章 有效反馈
-
第3篇 教练流程
-
第6章 SMART目标提问框架
-
第7章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第4条路径
-
第8章 绩能教练®对话流程
-
第4篇 教练实践
-
第9章 教练技术的练习巩固
-
第10章 企业教练的最佳实践
-
附录
-
附录1 教练实践记录表范例
-
附录2 自我教练对话记录表
-
附录3 情境领导模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简单,有效,实用的工具书
教练技术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最重要包括 3 个方面:听、问、说;本书重点阐述了深度倾听、有利提问、有效反馈的技术,通过理论分解、情境演练和工具辅助,开篇的教练原则贯穿全文始终,让相信、赋能、期望的底层逻辑在反复的论述中深入内心;学以致用并形成行为习惯,是对这本书的学习成效最好的表达方式;这是一本在众多工具书中相对易阅读、好理解、很实用的一本,可以快速上手并运用起来,结合日常工作的案例进行效果更好;
如何成为员工心中的“金牌教练”?
管理者不仅是 “管”,更重要的是 “教” 和 “带”。书里说的:“优秀管理者成就自己,卓越管理者成就他人。”✅管理者与教练的共通点书里提到,管理者和体育教练有四个共同点:绩效导向、成就他人、希望对方更优秀、不包揽对方的工作。想起以前带团队时的一个误区,总觉得是 “救火队长”,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结果累得半死,团队还没成长起来。后来我才明白,管理者不是 “替员工干活” 的,而是 “帮员工干得更好” 的。教练不能代替球员上场,可以在场下指导球员如何跑位、如何传球。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共赢联盟,大家一起成长,相互扶持。✅教练型管理的三大核心技能:倾听、提问、反馈这三点看似简单,做到却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技巧。💖深度倾听:你和员工面谈,对方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沉默不语,面谈变成了你一个人的 “独角戏”?我们没做到深度倾听,包括接收、反应、确认。如,当员工说 “我觉得最近工作压力很大” 时,你可以回应:“听起来你最近遇到了一些挑战,能具体说说吗?” 回应会让对方感到被理解,更愿意敞开心扉。💖有力提问书里提到,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未来式提问、如何型提问。如,“你为什么迟到?” 这种提问属于消极型提问,会让员工感到被问责,马上进入防御状态。“今天迟到是因为遇到什么困难吗?” 是积极型提问,目的是了解情况而非追责。多用 “是什么” 替代 “为什么”,如 “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目延期?” 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有效反馈反馈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而正面反馈的核心是 3A 法。✔️Act(描述行为和事实):如,“小李,你上周完成的项目报告,数据分析和结论部分非常清晰。” ✔️Actor(阐述影响及评价):比如,“这份报告让客户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认可。” ✔️Appreciation(表示欣赏和感谢):如,“非常感谢你的努力,这对团队来说意义重大。” 能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值得坚持的。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不是 “控制”,而是 “赋能”。如果你也想从 “优秀管理者” 升级为 “卓越管理者”,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用书里的一句话结尾:“教练型管理者,不是站在场边指挥的人,而是和队员一起奔跑的人。”
让运动员赢
管理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把事做成。这里的重点是他人,而不是管理者事必躬亲。教练型管理者,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 Coach,一个是 Teach。对于一个新来的员工,或者比较生疏的新手,适合用 Teach 的方法来管理,手把手的教他做一遍,这也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而对于本身能力极强,又有很多自己想法的员工,适合用 Coach 的方法,来激发出他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教练型管理者来说,接纳,倾听和回应非常重要。你是否认真在倾听他人表达的背后含义,你是不是给别人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决定了别人是否对你有足够多的信任,以及他是否能够被激发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以上是从观念层面的指导。从具体技术细节来说,作者给出了一张图,非常形象。这张图是一棵大树。树根是 ONE 原则。树干是深度倾听:3R 原则。树枝是有力提问。树叶是有效反馈。果实是工具流程,包括 TOP7,SMART 目标提问框架,和 GROW 对话流程。环境则包括企业内部的教练文化和管理系统。有了以上的具体操作方法,结合教练型管理者的具体原则,加以刻意练习,就可以让 “猴子” 分散开来,由不同的人来负责,从而让大家都能有所成长。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