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成人世界的暴力混乱,正源源不断地入侵到儿童世界,儿童被迫提早成年,童年正在消逝。

内容简介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维塔奇书局版序言
  • 引言
  • 第一部分 童年的发明
  • 第1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 第2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 第3章 童年的摇篮期
  • 第4章 童年的旅程
  • 第二部分 童年的消逝
  • 第5章 结束的开端
  • 第6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 第7章 成人化的儿童
  • 第8章 正在消逝的儿童
  • 第9章 六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3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童年的消逝》…以12岁心智为标准的当代媒体…

    东西方都有句意思相近的老话,7 岁就是大人了。识字普及前,穷人家的孩子 7 岁就要去当学徒或下地,帮补家用。书本的普及,让知识从老人的大脑里迁移到书本中,孩子需要多年的教育才能具备阅读能力,需要更多的年份才能写作。这个学习阅读与学作的过程与性发育同步,这使儿童与成年有着明显的界限,"童年"就此诞生,这个时间大概是在古登堡印刷机与启蒙运动之间,从此近现代学校也随之诞生…… 电视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看电视不需要训练,儿童在学会说话前就喜欢看动画。电视为了收视率,暴力色情也不再是成人的秘密,在儿童面前成人的形象不再高大。就低不就高,12 岁儿童的心智,就悄悄成了电视节目的黄金标准。看这种节目不仅无须动脑就能开心放松,还潜移默化的让成人与儿童无差别的滋生"我比大多数人更能看懂这个世界"的自信。儿童和成人的界限重新模糊,童年逐渐消失…… 除了电现节目"12 岁儿童的心智"标准,还有"7 秒"网络注意力标准,就算是文字的娱乐,鸡汤鬼怪都市美白小说也只要"9 年义务教育"标准… 波兹曼是在说 "童年的消逝",也是在说"成年"的消逝。美丽的新世界有一种脑缺氧手术,可以让人的智力终生幼态,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从而乐在其中。美丽的新世界看来正向我们悄悄走来……(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童年没有消失,反而是延长了

      本书是 1982 年出版,视角很独特,但观点有点 “九斤老太” 论。主要观点: 在古腾堡印刷机发明之前,欧洲社会识字文化消失了 1000 年,文字的识别成为特殊人群的 “专业技能”,大多数民众失去了理解字母的能力,只能依靠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欧洲人回到了人类交流的 “自然” 状态,一种以谈话为主、通过歌唱来强化的状态。7 岁语言能力成熟,就自然进入了成年社会,没有 “童年” 时期,只有到文艺复兴伴随印刷术,开始重拾读写文字的能力,开启了教育,有个羞耻心,学习 “文明” 阶段(7-17 岁)就是作者定义的 “童年”。现代的电视节目,毁灭了阅读,信息的泛滥和没有限制,第一点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第二点是教育的消失。第三点是羞耻心的消失。而第四点是前三点所导致的后果,即童年的消逝。作者如果看到现在的互联网和无处不在的刷屏,更是洪水猛兽了,《雄性衰落》也是视电子游戏是更加延续的 “奶头乐”,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我个人的结论正相反,现代繁杂的信息,反而让 “童年” 延长。早期工业化初期小学毕业就够了,现在的社会,就是服务业,各种屏幕工具的操作,大学教育是基础,最简单的就是当兵,对无人机的操作,各种复杂仪器的操作,老一辈教育明显更不上了。美国的 “快乐” 教育,毁了年轻的就业大军,中国天然的汉字使用,习惯读 “屏”,就是 “图像” 识别,根据我亲身体会,就是在工地上,中国工人明显比字母文化的工人对操作手册和说明书理解得更快。现代人平均寿命 80 岁,童年也已经顺延 10 年,30 岁才成家,40-50 岁才正当年立业,工作到 70 岁是很正常的,把各阶段顺延能减少焦虑。用老观念看新事物,感叹世风日下,只能表现出 out 了,比如关于出生率,很多人鼓噪养育孩子成本高,但越是社会福利高的社会,出生率越低。对中国人来说家族传承就是宗教(否则人生就变成虚无),老人只有从孩子身上看到永生,接续轮回,中国人的童年是不断轮回的过程,不会消失。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世上本没有童年,有了书也就有了童年

        顾衡老师在课程的第一周解读了 “媒介” 的话题,主要是围绕波兹曼和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看法展开。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是频频出现在各大书单之中,成为一本必读书。我直接把波兹曼的媒介三部曲都翻了一遍,其中让我颇为惊喜的反而是这一本《童年的消逝》


        这本书既然被归类在 “媒介三部曲” 之中,当然也是要写关于媒介和技术进步的看法,但是作者在本书的切入视角十分特别 —— 童年。这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 “童年的发明”,第二个部分就叫做 “童年的消逝”。
        简单来说,作者认为 “童年” 本不存在,而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才出现了 “童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的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这个对童年的定义非常有趣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 “上学读书”。
        有了 “童年” 的概念,就催生了一系列针对 “童年” 而设计的教学制度乃至社会制度,这种分野逐渐演变为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语言等等。最终塑造了现代的家庭形式。
        不要忘了,按照作者推导的逻辑,这一切的一切都始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说完了童年是怎么来的,作者就开始分析童年是怎么没的。以我们对波兹曼思想的预判,很容易想到,在这个过程中的 “罪魁祸首” 就是 “电 X”,包括电报,电报,电视电脑等等。“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电报改变了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在获得信息的门槛下降之后,信息传递的形式也从文字变成了口语,这使得信息交互仿佛回到了前印刷时代,能够把成人和童年区分的那一道文化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站在成人的视角看孩子,我们能够从这本书中收获关于教育的启发,但是我更想往前走一步 —— 童年的消逝不仅仅意味着儿童的早熟,也意味着成人的 “巨婴化”,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是否符合一个 “成人” 所应该具有的标准。
        不妨再往前想一步,如果童年本来就是一个被技术塑造出来的概念,我们又是否要真的继续坚持呢?做一个不成熟 “巨婴” 到底不好在那里?是否只是过于超前,还不被略为滞后的社会所接纳呢?我没有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继续思考。

          转发
          3
        • 查看全部16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