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童年的消逝》…以12岁心智为标准的当代媒体…

    东西方都有句意思相近的老话,7 岁就是大人了。识字普及前,穷人家的孩子 7 岁就要去当学徒或下地,帮补家用。书本的普及,让知识从老人的大脑里迁移到书本中,孩子需要多年的教育才能具备阅读能力,需要更多的年份才能写作。这个学习阅读与学作的过程与性发育同步,这使儿童与成年有着明显的界限,"童年"就此诞生,这个时间大概是在古登堡印刷机与启蒙运动之间,从此近现代学校也随之诞生…… 电视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看电视不需要训练,儿童在学会说话前就喜欢看动画。电视为了收视率,暴力色情也不再是成人的秘密,在儿童面前成人的形象不再高大。就低不就高,12 岁儿童的心智,就悄悄成了电视节目的黄金标准。看这种节目不仅无须动脑就能开心放松,还潜移默化的让成人与儿童无差别的滋生"我比大多数人更能看懂这个世界"的自信。儿童和成人的界限重新模糊,童年逐渐消失…… 除了电现节目"12 岁儿童的心智"标准,还有"7 秒"网络注意力标准,就算是文字的娱乐,鸡汤鬼怪都市美白小说也只要"9 年义务教育"标准… 波兹曼是在说 "童年的消逝",也是在说"成年"的消逝。美丽的新世界有一种脑缺氧手术,可以让人的智力终生幼态,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从而乐在其中。美丽的新世界看来正向我们悄悄走来……(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童年没有消失,反而是延长了

      本书是 1982 年出版,视角很独特,但观点有点 “九斤老太” 论。主要观点: 在古腾堡印刷机发明之前,欧洲社会识字文化消失了 1000 年,文字的识别成为特殊人群的 “专业技能”,大多数民众失去了理解字母的能力,只能依靠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欧洲人回到了人类交流的 “自然” 状态,一种以谈话为主、通过歌唱来强化的状态。7 岁语言能力成熟,就自然进入了成年社会,没有 “童年” 时期,只有到文艺复兴伴随印刷术,开始重拾读写文字的能力,开启了教育,有个羞耻心,学习 “文明” 阶段(7-17 岁)就是作者定义的 “童年”。现代的电视节目,毁灭了阅读,信息的泛滥和没有限制,第一点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第二点是教育的消失。第三点是羞耻心的消失。而第四点是前三点所导致的后果,即童年的消逝。作者如果看到现在的互联网和无处不在的刷屏,更是洪水猛兽了,《雄性衰落》也是视电子游戏是更加延续的 “奶头乐”,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我个人的结论正相反,现代繁杂的信息,反而让 “童年” 延长。早期工业化初期小学毕业就够了,现在的社会,就是服务业,各种屏幕工具的操作,大学教育是基础,最简单的就是当兵,对无人机的操作,各种复杂仪器的操作,老一辈教育明显更不上了。美国的 “快乐” 教育,毁了年轻的就业大军,中国天然的汉字使用,习惯读 “屏”,就是 “图像” 识别,根据我亲身体会,就是在工地上,中国工人明显比字母文化的工人对操作手册和说明书理解得更快。现代人平均寿命 80 岁,童年也已经顺延 10 年,30 岁才成家,40-50 岁才正当年立业,工作到 70 岁是很正常的,把各阶段顺延能减少焦虑。用老观念看新事物,感叹世风日下,只能表现出 out 了,比如关于出生率,很多人鼓噪养育孩子成本高,但越是社会福利高的社会,出生率越低。对中国人来说家族传承就是宗教(否则人生就变成虚无),老人只有从孩子身上看到永生,接续轮回,中国人的童年是不断轮回的过程,不会消失。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世上本没有童年,有了书也就有了童年

        顾衡老师在课程的第一周解读了 “媒介” 的话题,主要是围绕波兹曼和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看法展开。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是频频出现在各大书单之中,成为一本必读书。我直接把波兹曼的媒介三部曲都翻了一遍,其中让我颇为惊喜的反而是这一本《童年的消逝》


        这本书既然被归类在 “媒介三部曲” 之中,当然也是要写关于媒介和技术进步的看法,但是作者在本书的切入视角十分特别 —— 童年。这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 “童年的发明”,第二个部分就叫做 “童年的消逝”。
        简单来说,作者认为 “童年” 本不存在,而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才出现了 “童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的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这个对童年的定义非常有趣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 “上学读书”。
        有了 “童年” 的概念,就催生了一系列针对 “童年” 而设计的教学制度乃至社会制度,这种分野逐渐演变为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语言等等。最终塑造了现代的家庭形式。
        不要忘了,按照作者推导的逻辑,这一切的一切都始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说完了童年是怎么来的,作者就开始分析童年是怎么没的。以我们对波兹曼思想的预判,很容易想到,在这个过程中的 “罪魁祸首” 就是 “电 X”,包括电报,电报,电视电脑等等。“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电报改变了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在获得信息的门槛下降之后,信息传递的形式也从文字变成了口语,这使得信息交互仿佛回到了前印刷时代,能够把成人和童年区分的那一道文化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站在成人的视角看孩子,我们能够从这本书中收获关于教育的启发,但是我更想往前走一步 —— 童年的消逝不仅仅意味着儿童的早熟,也意味着成人的 “巨婴化”,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是否符合一个 “成人” 所应该具有的标准。
        不妨再往前想一步,如果童年本来就是一个被技术塑造出来的概念,我们又是否要真的继续坚持呢?做一个不成熟 “巨婴” 到底不好在那里?是否只是过于超前,还不被略为滞后的社会所接纳呢?我没有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继续思考。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符号下的童年

          2020 年 1 月 22 日对于郑爽粉丝来说注定不平凡,原因无需我过多解释,我也不敢解释,因为我很怕我自己的解释会沦为掩饰,毕竟我曾经也是追星族中的一份子。PS:我的爱奇艺账号名就叫【ET 的一份子】😂😂😂但不解释归不解释,事件背后的道理还是得掰扯清楚的。若要辨清,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面光滑的镜子。这意味着要找的镜子当中不能有一丝杂质,只有这样,它反射的光线才有可能平行射出,进而照亮房屋中的黑暗。笔者选的镜子是【符号】。之所以选符号,一方面是因为无论任何事情,最终都难逃被抽象化的命运,而抽象意味着纯粹,这和上文所说的没有杂质恰巧呼应。没有杂质当然好,但需要警惕的是,概念过于纯净后活力的丧失。这就引出了我选择符号作为镜子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 符号具备完整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从这个名字里我们就能看出当中的隐喻,即将符号与有机体做类比。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环境给予了生物以新陈代谢的机会,也为符号的成长提供了筹码。立足于有机体的角度向下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符号既有诞生又有毁灭,只不过它的诞生与毁灭与体内细胞无关,只跟它的宿主 —— 人类文明有关。这说的是,符号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文明,其发展的总过程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影响。那么,这个诞生与毁灭的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将以作者提出的【童年】这个概念为例,为大家一层一层地拆掉概念的外包装,直达问题的核心。先提一句,前面,我也为尼尔波兹曼的另一本书《娱乐至死》写过书评,那本书中谈的也是媒介对人类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被叫做【未成年】。但《娱乐至死》内的内容比《童年的消逝》更加地丰富,也更加地体系化。因此我建议大家将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读的时候先读《娱乐至死》,再将《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作为补充。回到正题,得到的同学想必都熟悉黑格尔对概念的论述,即概念的产生需要他者的协助。正因为这个的原因,【童年】这个概念的出生意味着【成年】的出生,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它们必然相伴而生又相伴而死。与此同时,考虑到概念的内涵,后者与前者之间也存在着转化关系。此种转变看似普通,怎奈魔鬼藏在细节中。我们平常之所以会把一些事物视作【普通】,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普通事物背后的普遍性。举个例子:你是否思考过世界的本质?又是否思考过动物的意识?具体到【童年】与【成年】,你是否有了解过它们两个的意思?既然都没有,你又有什么资格说它们普通?关于前两个问题,除非有过硬的证据,否则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最终的答案;但关于后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中做了较为详细的回答。他提到,从希腊时期起,人们便将是否【成年】的标准定义为能否使用文字,在此后数百年间,概念的内涵虽然稍有波动,但其逻辑起点却仍旧是文字的使用。波兹曼的这个标准乍一听很难接受,的确,在现代社会,很多文盲都被公认为已【成年】,但是在波兹曼眼中文盲的这种状态并不叫做【成年】,他们只能被归类为【成年化的儿童】,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成年人】的思维包括:自制能力,对延迟的满足感的容忍度,具备抽象、有序思维这样高一级的能力,关注历史的延续性和未来的能力,高度评价说理和等级秩序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在波兹曼眼中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成年人】,而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就是【未成年人】。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在阅读当中慢慢培养的,而不识字的人显然不符合这些能力的要求。将这些道理理清楚,讲明白,作者这才敢将平常人眼中的成年人贬斥为【成年化的儿童】了解了【童年】的概念,我想大家对于这本书书名当中的问题 ——【童年】为什么会消逝也都有了自己的猜测。那么,接下来我将揭示作者提供的答案,您可以看看作者的答案与您的猜测是否一致。【童年】为什么会消逝呢?作者将后果归咎于电的发明。我想,你的答案大概会是视频与图片。这两个答案其实是相通的,电的发明是视频与图片的技术基础;同样,也正是电赋予了视频与图片跨时空传递的特性,从而使消息图像化、碎片化以及数量增多。碎片化的消息显然不会为逻辑能力的成长提供空间,也就更加降低了人【成年】的可能。刚刚在讲概念的时候讲过,【童年】与【成年】是绑定在一起的,再加之人们都不愿承认自己是【未成年】,因此,与其说是【成年】在消逝,毋宁说,是【童年】在消逝。至此,【童年消逝】的过程我就为您推导完了。读完上述介绍,想必你也已经大概知道了作者对于【童年】前景的态度是异常悲观的。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为延缓【童年衰退】提供了比较有可行性的办法,但因为这些办法在今天早已被证明无效,我就不在本篇文章当中展开讲了。我只讲一点,在作者的解决方案当中有一项放在今天来讲是极为可笑的 —— 利用【电脑】这项新技术。它的理由是,电脑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习机器语言。倘若波兹曼看到今天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用电脑来打游戏,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最后,回归到开头所讲的符号问题上来。符号作为抽象世界的一部分,大概率上很少会受到打击,但从【童年消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符号也自有其生命周期,究其原因,索绪尔将其概括为能指与所指的相互依存关系。用浅白的话语来表达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指作为一种表现方式,以能指为基础,它的产生、发展、毁灭必然会受到能指的掣肘,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千年前,古人就已指明的道理,放在今天依然成立。具体到生活中,我们与其坐等着吃瓜,倒不如多想一想吃瓜这个现象还能存在多久;与其计较利弊得失,倒不如放眼未来。我想这既是波兹曼先生的心声,也是现代社会人面临困境时所应保持的心态。🌞再试着从哲学角度进行一些思考:如果稍稍跳脱出这本书,单看两个概念,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两个概念间暗含着一条时间线,这条线的两端的内涵截然相反。了解了这一点,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时代视为【成年】,而将传统年代视为【童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得出的结论与上文正好相反。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现代社会【老小孩】多的是,只不过,我们这代【老小孩】为了解决现代问题还需要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书评写完了,我想表达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这本书总的看下来写得并不好,特别是当中的例子显得过于陈旧。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对它的个性化解读,这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情。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方式我认为不应仅仅局限在这一本书,对待每一本书,我们都应该采取这种方式。罗振宇老师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我们应该将一本本书当作自己的一位位幕僚,必要时向他取取经,这就足够了。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想,书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种无法被定义的新型人群:“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

            “童年” 和 “成年人” 这个概念,在 16 世纪随着印刷术(shuā )的普及才被发明出来。因为书籍和文字,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竖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所以具备阅读能力的人,才叫成年人,反之,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就是儿童。 但是在今天,这道屏障被打破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有位艺术家做过一个这样的作品:他拿了一个苹果,用世界上不同语言的字典,查到了关于这个苹果的解释。再把这些解释打印出来,用这些解释一页一页地把这个真实的苹果包裹起来。最终这个真实的苹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关于这个苹果的闸释。这个例子很适合用来表示人们感官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印刷时代,人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用文字逻辑,书写文化、逻辑文化,把苹果一层一层包裹起来。 现在的人理解世界,信息时代相反,是把包裹着的一层一层剥掉。从文字逻辑到图像感官,人人面前都有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苹果。这用尼尔・波兹曼的观点,就是信息控制权和等级制度的崩溃。这导致的后果,就是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逐渐被电视、电脑、手机侵蚀。 阅读作为童年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和壁垒,正在被打破。 童年在消逝,成年也在消逝。出现了两种无法被定义的新型人群:“儿童化的成人” 和 “成人化的儿童”。 “儿童化的成人” 的特点:在生理特征上成熟,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 总结来说,就是 “三不主义”—— 不阅读,不思考,不负责。“成人化的儿童” 的特点: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是羞耻心的消失。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童年的消逝也意味着成年的消逝

              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存在,不是从来如此的,在古代,没有童年的概念,孩子是还没长大的成人,做着和成人一样的事情,拿着更少的工钱,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后来,因为时代的进步,印刷文明的出现,孩子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为成为,这样,就诞生了童年的概念,但是现在,童年也将消逝,因为时代再次发生了变化,不幸的是,其实是成人的消逝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孩子和成人不再有什么区别,成人萎缩了,这导致更精巧的思考,更有益于社会的行为越来越少,最后娱乐至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请注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之所以用这么个看着悲观的有点歇斯底里的标题,是因为这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的真实感觉。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经常这么说的人。我觉得他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古道热肠、珍爱传统,当看到他们视为珍宝的坛坛罐罐被某些不肖子孙随意扔了时,他们唠唠叨叨却有无能为力。这样的人是可爱的。在我看来作者尼尔・波兹曼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还写了另外一本书,书名叫《娱乐至死》。你甚至从书名中就能嗅到老爸骂你打游戏时的味道。当技术进步到图像时代时,他对文字时代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的耐心、逻辑和分等级的知识体系因此而崩塌、消失感到痛心疾首。他不厌其烦的指给我们看那排版的书是多么的有条理!而那纷繁多变的图是多么的杂乱无章!又是多么容易让人迷茫和麻木!童年,社会意义上的童年,是被印刷机文明发明出来的,之前是没有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作者说服了我。西方的历史我不了解,可中国历史上的 “甘罗十二当宰相”、“刘秀十二下南阳” 这些典故,即使不是真实的也反映了一种价值偏好,的确印证了古代是没有今天的童年模式的。不过说到今天的童年模式会完全消逝,我却没有作者那么悲观。我们必须看到当今印刷机文明的精英特征的解构势必会与古代贵族社会的解构遵循相同的规律,那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今天社会的道德规范不就是源于那个时代吗?我们今天的人会到古代是人人都可以作文明代表的。所以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童年的模式,人们会有多种选择、甚至是争论,可是最终会形成一种更加有利于儿童的新模式。基于信息革命的 “地球村” 这个说法固然被提出来已经有几十年了,可是相较于人类文明进步、文化融合的数万年历史进程而言,毕竟还是太短了,着啥急呀!古代的宝贝我们今天该有的都有。我所认为的第二种人,就是那种愤世嫉俗、颓然无所作为的人。他们的心是冷的,不可爱,更不可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消逝的童年亦或消逝的成人?

                  书不厚,但分量却不能轻视。童年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阶段,但更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阶段。当这个认知不断模糊,儿童不再是儿童,那成人何以为成人?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不该算作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换言之在童年消逝的如今,儿童或许算是青年,但成人只能是巨婴。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是分不分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喜欢镰刀的韭菜,为什么那么多允许自己变蠢或让别人把他变蠢。因为,这就是一群永远无法迈入成年的狒狒,还觉得自己是上帝。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是尼尔波兹曼媒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所有的家长,以及关心儿童教育的人都应该好好的读一读这本书。
                    在书中,作者提出一个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童年是一个被构建起来的概念。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童年似乎是一个必然的人生阶段,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在中世纪的时候是没有童年这个概念的,童年的诞生是由印刷文化的普及所带来的。印刷时代带来成人和儿童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同,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阅读,写作,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够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文字构建起一个由符号组成的世界,把能阅读的成人和不能阅读儿童一分为二。到今天,随着电子时代的出现,电视机创造的符号世界抹杀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儿童可以和成年人一样接收到电视上的画面声音和内容,他们过早的了解了成人世界中的一切,而这又导致了童年的丧失。
                    今天,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过去电视所发挥的作用,对今天的智能手机,iPad 和互联网所取代,在图像和声音所构成的世界面前,儿童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成人世界的东西,而且比起电视,家长和学校更难筛选信息的来源。随着家庭和学校这两个信息过滤机制的衰退,孩子们的天真过早的丧失,越来越早的融入成年人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到底是童年的消逝还是成人的消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阅读过作者的《娱乐至死》。本书由《雄性衰落》电子书 p4142 译后记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童年视角解说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无童年,何谈消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单的深刻

                              一个关于童年诞生到快要消失的起伏过程,童年来,是因为技术进步,童年去也是因为技术进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消逝的童年,童年这个定义是由人们历史定义出来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是没有童年这个概念的,可能只是在后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认为童年需要被人照样,所以才会发明,童年的这个文化概念。而且从来这个概念是离不开现在的强媒介,互联网跟电视上面的媒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与童年

                                  作者的担忧,在今天移动互联的社会可能愈加严重。信息茧房让为人父母的年轻人都难以自拔,如何教育下一代,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可能 “阅读” 是最后的方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