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缓慢地描摹乡愁,给每一个在时间流浪中的人一个可以认领的故乡。

内容简介

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的经典之作。全书从一个“闲人”的角度,诗意地描摹了一个村庄里的草木、动物、风、夜晚、月光和梦。“闲人”不忙于春种秋收,只把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当作大事情,在最天然恣意的生存中,感受着世间万物的尊严。他躺在广阔的田野上细听虫鸣,在荒野中对一朵花微笑,他感受到拉车干活的驴是悟透人世沧桑的智者,匆忙抢收的老鼠也在为丰收感到喜悦和欢庆……所有这些对万物的注视、抚摸,以及对话,使得全书充满了元气和灵气,成为一部引领人摆脱市井喧嚣、回归自然生存的当代经典。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按照自然意志缓慢而永恒地生活,这曾是华夏民族数千年的生存状态,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却成了过着碎片化生活的人们内心的“乡愁”。在以分秒切割的时间中,在脱离自然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不安、焦虑,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缓慢、悠长、完整的生活。幸好有《一个人的村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辑 人畜共居的村庄
  • 狗这一辈子
  • 我改变的事物
  • 通驴性的人
  • 逃跑的马
  • 与虫共眠
  • 冯四
  • 剩下的事情
  • 一条土路
  • 住多久才算是家
  • 人畜共居的村庄
  • 村东头的人和村西头的人
  • 黄沙梁
  • 春天的步调
  • 干点错事
  • 别人的村庄
  • 寒风吹彻
  • 野地上的麦子
  • 一个人的村庄(节选)
  • 第二辑 风中的院门
  • 风中的院门
  • 炊烟是村庄的根
  • 鸟叫
  • 捉迷藏
  • 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 天边大火
  • 谁的影子
  • 那时候的阳光和风
  • 共同的家
  • 两条狗
  • 永远一样的黄昏
  • 最后一只猫
  • 追狗
  • 两窝蚂蚁
  • 我的树
  • 树会记住许多事
  • 我认识那根木头
  • 老根底子
  •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
  • 春天多远
  • 高处
  • 谁惊扰了我
  • 我受的教育
  • 韩老二的死
  • 村庄的头
  • 走着走着剩下我一个人
  • 偷苞谷的贼
  • 空气中多了一个人的呼吸
  • 一场叫刘二的风
  • 第三辑 家园荒芜
  • 只有故土
  • 一个人回来
  • 走近黄沙梁
  • 扔掉的路
  • 有人死了
  • 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 一顿晚饭
  • 好多树
  • 留下这个村庄
  • 只剩下风
  • 闭着眼睛走路
  • 父亲
  • 木匠
  • 坑洼地
  • 一截土墙
  • 狗全挣死了
  • 两个村子
  • 清点人数
  • 一村懒人
  • 成长
  • 大树根
  • 那些鸟会认人
  • 坡上的村子
  • 我们家的一段路
  • 远远的敲门声
  • 家园荒芜
  • 柴火
  • 我的死
  • 谁喊住我
  • 今生今世的证据
  • 我挡住了什么
  • 最后时光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里的孩子可以看,乡野的孩子可以懂也许在农村长大也是一种幸运,体验了许多非农村成长的孩子一生都无法体验的生活,例如下雨天几个小屁孩围着臭水沟挖 “排水道”,偶尔再用泥巴做个 “雕塑品‘,虽然很脏但却很快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灵魂的皈依

      这本书是作者刘亮程的散文集,他不是站在一边以 “体验生活” 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刘亮程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 “体验生活” 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这就是《一个人的村庄》之命题和立意所在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個人的村莊》閱讀心得

        書評人:張瑞芬 Danielle 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隨手抽出劉亮程的這部《一個人的村莊》雜文隨筆集,書面上作者是這樣寫道:「在我二三十歲最寂寞的時光裡,我糊里糊塗寫出了一部好書。那是我能聽懂風聲,可以對花微笑。我信仰萬物有靈。作家就是那種能跟石頭說話的人。」當時我一驚,這位作者的口氣會不會太驕傲,竟然說自己「糊里糊塗」地就能寫出一本好書,這對那些苦心營役、斟酌字句的作家置於何等位置呀?可是當我細心一讀,這的確是我看過的散文中一流的文字,它所營造出來家鄉黃沙梁的氛圍是如此地孤獨而荒涼,每一篇寫的都像是夢境中的故土,甚有魔幻現實之感,而文字又是如此地自然流暢,不見雕琢工膩的字詞,作者就像坐在對面的木椅子上,跟讀者細細說著自己昨晚又夢見故鄉的情境,蒼老的面容下是一顆離家遊子不安的心,讓人聽了深感悲憫 —— 這世界竟有如此孤獨而日夜惦念兒時家鄉村莊的人。這條村子裡跟他親近的不是家人、不是村民,而是懦弱的黑狗、溫順的牛羊、蠶食他肉身的小蟲子、村邊田埂上的那棵樹枝指著自己家的樹、照在破墻上的溫曦太陽、以及死亡。所以在他的村子裡面就只有他一個人,那些真實存活著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在作者筆下似乎都被不屑一顧。「天從不為哪個人單獨黑過一次,亮一次。馮四的一天過去後,村裡的人一天也過了。誰知道誰過得更實在呢。黃沙梁再沒有馮四這個人了。他撇下朝夕相處的一村人走了。我們埋掉他,嘴裡念叨著他的好處,我們都把死亡看成一件美事,我們活著是因為還沒資格去死。」—— 我想起美國寫實派大宗師維師(Andrew Wyeth)的畫作,張五常甚是推崇其畫作如此評論到:「他以精細的寫實表達自己的觀感,但使觀者感到絕不真實。…… 以工筆畫得像攝影那樣,但卻使人看起來絕非真實,大有物外之意。似是而非。」同樣劉亮程的文字跟維師的筆觸一樣,都是如此細膩地描繪著自己的村莊,但明明給讀者的感覺如同太虛幻境般,是最不真實的一個人的村莊。維師的畫作色調多是陰灰暗沉的,是一種老去黯然的神傷,跟劉亮程的文字又是如此地吻合,大概如果不存在版權、中西諸如問題的話,維師的畫作其實是完全可以作為劉書中的插圖吧。「不論收多收少,秋天的田野都叫人有種莫名的傷心,仿佛看見多少年後的自己,枯枯抖抖站在秋風裡。多少個秋天的收穫之後,人成了最後一茬作物。」活著的他就像一茬莊稼,只是莊稼尚能輪迴等到春暖花開的春天,而作者他,心已老得在通往涼秋寒冬的一條時間的不歸路上,再也無法回頭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

        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是辽宁出版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紧扣辽宁出版集团内容资源,定位于版权运营、电商建设及全网数字化营销经验丰富;致力于推广辽版图书,开拓线上市场,为全面提升辽版图书市占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