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智利著名作家波拉尼奥的代表作,一部时间和空间超长跨度的“全景小说”,被誉为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式作品。

内容简介

《2666》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家
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
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 阿玛尔菲塔诺
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
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 法特
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 罪行
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 阿琴波尔迪
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作者遗产继承人说明
  •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家
  • 第二部分 阿玛尔菲塔诺
  • 第三部分 法特
  • 第四部分 罪行
  • 第五部分 阿琴波尔迪
  • 初版附言
  • 译后记
  • 附录 《2666》初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首交响一首诗

    我喜欢去现场观看音乐会,但我其实听不太懂交响乐,作者和音乐家们想表达的复杂意思,我接收到的可能百中无一,却依然喜欢沉浸在那个氛围。读这本《2666》,让我想起了这种感觉,作者的作品深刻,而我,大概只看到了表面的热闹。第一乐章:轻松的舞曲如果《2666》是一场音乐会,那么第一个乐章 “文学评论家” 如华尔兹般优美又放松。四位来自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学者,由于共同的研究方向阿琴波尔迪而邂逅,随后他们的脚步在旋律中起舞,如同他们第一次在小巷中徜徉的夜晚。欧洲的传统强国,既经历过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也经历过文艺复兴的辉煌;他们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文明,既不同于东方的古老文化,又区别于美国的现代摩登。他们所在的国家和阶层,自认超越于亚洲、拉丁美洲之上,他们不需要为生计和安全担心,从事着意义似有还无的工作,有怀着虚无缥缈的小担心。他们的脚步在生活的舞池里旋转,身影在灯光下摇曳。在这一乐章的结尾,智利小镇女性死亡的消息,如突然加入乐章的低音大提琴成为美妙华尔兹的破坏者,这段旋律虽然听不真切,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在死亡之音的映衬下,飞旋的舞步沾上了甩不掉的血迹。第二乐章:低沉的慢板智利教授阿玛尔菲塔诺,和他的家人,是这一章的主角。本书作者波拉尼奥,和这位教授看起来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同样出生于智利,因为国内局势动荡,选择迁居到墨西哥,再后来定居欧洲的西班牙。阿玛尔菲塔诺的经历,看起来有作者的影子。这一章的叙事不疾不徐,如低沉的慢板,将教授一家的境遇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大胆追求理想的妻子,苟活的二尾子教授,前途未卜的女儿,这一个普通家庭三个人,在时代的背景下,用三种选择,走向三种命运。在本章结尾,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不确定的未来,就如同一叶孤舟,漂泊于诺大的海洋却无处靠岸。这是一段低沉的慢板,生活在麻木中一天天过去,看不到阳光和彩虹,也看不到尽头;而那段该死的低音大提琴的死亡旋律,还一直在耳边响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智利、墨西哥的生活,和前一乐章欧洲主流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两个平行世界。第三乐章:混乱的变奏美国黑人法特,因为一个偶然,闯入了圣特莱莎这座墨西哥小城。来自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和最为发达城市的媒体,却只关心这里的拳击赛,并不在意这里不断发生的女性命案。就仿佛一段用萨克斯奏响的爵士乐旋律,闯入了本来低沉的乐章;再强悍的爵士乐,也无法从整齐的管弦乐中夺走主旋律。死亡的声音如列车般缓缓前行,法特,就如同试图阻挡列车前进的螳螂,如空气般无力。这段爵士乐,只是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激起一波浪花,就消逝无踪。这座罪恶之城的真相,宛如海洋中巨大的漩涡,要么被卷入,要么就远离。第四乐章:令人窒息的鼓点 “罪行”,是这一部分的标题;也是这一部分的内容。漫长的篇幅,叙述着漫长的死亡;如花朵一般的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接一个逝去;主犯是犯罪集团,主犯也是不作为的政府,而这座城市的其余麻木的人都是从犯。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事实上,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低音大提琴的旋律映衬下,死亡的鼓点一次一次的奏响,敲打在每一个生活在圣特莱莎小城居民的心里,鼓声越来越响,将其他声部彻底压制,也将阳光彻底阻隔,暗无天日。第五乐章:生命的回旋阿琴波尔迪的名字在第一部分就反复出现,终于成为了本部分的主角。这个存在于欧洲文学评论家们想象中的名字,这个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学家,一生是如此精彩波折。从幼年到童年,从战争到和平,从平凡到巅峰,从相聚到别离;在每一段经历中,阿琴遇到不同或者相同的人,经历着相似或者迥异的事。作者借用阿琴波尔迪的视角,带我们观察着世界的一个个角落和一幅幅面孔;作者借用阿琴波尔迪的命运,给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重要或不重要的一桩桩事件。在全书的结尾,阿琴波尔迪和自己的妹妹用一夜长谈结束了一生的陪伴和牵挂;而那该死的低音大提琴奏出的死亡旋律,又一次在耳畔响起。年迈的阿琴波尔迪,踏上了通往墨西哥圣特莱莎城的旅程,又是一段回旋的开始,余音绕梁,没有结局。《2666》是一首交响,旋律、声部、乐器、节奏,在作者高超的指挥技艺的加持下,依次有序的展开;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主旋律,又有着丰富的细节。死亡则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毕竟这种无法想象的罪恶,在真实的智利边境小城,也曾上演。伟大的交响乐作品,听起来并不轻松,其含义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我来说,《2666》也是这样一幅作品,读起来吃力,当陷入细节和故事中,越是想抓住些什么,越是不得要领。全书读完,离远些看,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节奏感很好,此书堪称完美

      简洁是此书语言的基调,但绝不单调。首章有着英国式的反讽俏皮,次章用哲学般的严谨语言讲述带迷幻色彩的故事,仿佛《哈扎尔辞典》,第三章是美式硬汉侦探小说的明快有力,第四章是新闻体和典型拉美叙事的杂糅,末章是透明的童话风格,还有对苏联文学惟妙惟肖的反讽(高尔基的来信让人绝倒)。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眼中的《2666》

        《2666》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出人性的贪婪、自私和凶残的本性在当代有了迅速膨胀,其势头越演越烈,不可遏制,不可救治。善良的人们几乎无法抵抗如此恶性的发展。恶势力弹冠相庆,气焰嚣张。人性恶发展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灭亡,因为 “自作孽不可活” 嘛。《2666》作者判断的依据是:人类的动物性就是灭亡人类的死神。因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痼疾,例如,疯狂地发展物质生产,全然不顾生存环境;恶性的市场竞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道德沦丧;官场腐败…… 种种倒行逆施,都源于自私和贪婪。高科技迅猛的发展非但没有改善人性,反而推动人类像高速列车一样向万丈深渊驶去。因为高科技的发展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助长消费、安逸、懒惰,还不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作者认为,人性恶的膨胀是不分社会阶层、政党、团体、企业、事业的。自私和贪婪之心,人皆有之,一旦有了滋生的条件就会发作起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